发新话题
打印

1月11日晚,中国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进行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国家,而它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也不亚于1964年10月16日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1999年8月2日东风31洲际导弹的首次试射。


1月11日晚中央台播报了中国陆基中段反导试验的消息。2010年1月11日晚8点58分,新华社发布了一条快讯: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美联社很快做了跟进报道,报道内容提到五角大楼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事先未收到要进行导弹试验的通知”,“我们监测到了从两个不同地点发射的导弹和一次外大气层空间撞击。我们正在向中方探询这次拦截试验的目的以及中国未来部署拦截系统的意图和计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短短的新闻立刻迅速传播,成为这几天军事爱好者中最热门的话题。因为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的首次试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1964年10月16日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1999年8月2日东风31洲际导弹的首次试射。


上图:飞行全程分助推段(蓝色)、中段(绿色)、末段(红色)三部分。下图:助推段拦截难度最大,这导致了KEI的最后下马。弹道导弹防御的历史与弹道导弹突防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由于防御拦截的难度极大,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投入实用化,攻防双方的优势一直在弹道导弹一方,不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早期大量的技术预研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弹道导弹飞行全程一般分为助推段(Booster Phase),中段(Midcourse Phase)和末段(Terminal Phase)。对于中段还可细分为上升段(Ascent Phase),下降段(Descent Phase)。从反导难度上说,助推段,中段,再入段/末段分别是从难到易,不过拦截效果就是从优到差了。一般的说,射程越远的弹道导弹速度越快,反导拦截难度也就越大。
助推段拦截
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弹的拦截难度很大,为了提高拦截效果,导弹防御研制人员试图在助推段,中段和末段进行分层拦截。助推段拦截效果极好,导弹正处在加速中,速度慢而且红外特征大,分弹头和诱饵都没有分离,拦截成功不仅可以一窝端免去区分诱饵的麻烦,而且由于导弹尚未加速到足够速度,彻底避免了放射性物质飞行本国的危险。
不过助推段拦截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洲际导弹加速很快,3分钟左右发动机燃尽关机,除非拦截弹部署的和洲际导弹发射场距离很近,否则即使是美国具备高加速能力用于助推段拦截的KEI,配合SBIRS等天基红外预警卫星也无法在洲际导弹发动机关机前进行拦截,事实上这也是KEI被取消的重要原因。

上图:弹道导弹在中段时会释放诱饵从而加大拦截难度。下图:不过中段拦截区域大,能防御全国范围。中段拦截
由于助推段拦截难度太大,只好退而其次进行中段拦截。中段拦截时洲际导弹速度很快,而且一般已经放出了子弹头和诱饵,必须面对假目标识别的问题,但是中段拦截的拦截区域很大,必要时可以进行两次中段拦截提高拦截率。中段拦截防御覆盖面积也很大,可以为中美这样国土面积广大的国家提供全国范围的防御。尽管中段拦截不能完全避免拦截成功后仍有放射性残片弹道飞行落入本土的威胁,但是大部分碎片会改变方向,即使仍有残骸沿原有方向飞行,也会在再入大气层时被烧毁的差不多。由于这些特征,中段拦截是综合考虑导弹防御技术与难度的最佳方式。目前,投入部署的中段反导拦截系统只有美国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GMD)。
末段拦截
至于末段拦截,由于弹头已经再入,尽管可以靠大气阻力过滤诱饵,但是留给拦截系统的反应时间短,而且拦截范围有限只能用于城市等高价值目标的点防御,最重要的是拦截后放射性材料肯定会落入本土,只能说是不得已的选择。美国的“爱国者3”、以色列的“箭2”、俄罗斯的S-300、中国的“红旗9”等,这些都属于末段反导拦截系统。


陆基拦截弹使用PLV作载具(图左)再外加反导拦截器(图右)。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正式启动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建设,其中的拦截弹就是陆基拦截器(GBI)。到了21世纪,随着NMD和TMD统一为一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NMD的陆基部分改称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
作战对象与系统组成
GMD的作战对象是敌方的洲际导弹和远程导弹。
GMD系统将由国防支援(DSP)卫星(或SBIRS天基红外系统)、STSS空间跟踪及监测系统、陆基远程跟踪雷达、海基远程跟踪雷达(SBX)、陆基拦截弹(GBI),以及一系列战斗管理中心、司令部、控制及通信中心组成。
陆基拦截弹(GBI)
GMD主要的作战部分就是陆基拦截弹。自1999年IFT-3试验以来,进行了13次飞行试验,成功8次。包括更早竞标EKV的两次飞行在内,前10次试验采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二级PLV火箭外加反导拦截器(EKV)构成,其最大飞行速度有限,外界估计在2.2~2.4公里/秒之间。

C2BMC可联结整个中段反导系统的各个单元,实施高效指挥。2004年开始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和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正式部署实战型GBI,使用轨道科学公司的三级OBV火箭外加EKV,其最大飞行速度据称高达9公里/秒以上,对远程和洲际导弹形成了有效拦截能力。此后的拦截测试中IFT-13C,IFT-14失败,FTG-02,FTG-03A和FTG-05成功,最新的FTG-06试验可能在2010年1月22日进行,使用三叉戟C-4衍生而来的LV-2靶弹,同时测试新的 CE-II EKV和复杂诱饵,拦截将进一步贴近实战。
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
为了进行中段拦截反导作战,GBI需要整个BMDS系统的配合。其中“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C2BMC)系统是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承担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等功能。C2BMC借助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IFICS),把组成地基中段防御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协调工作。

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GMD)发射拦截弹。GMD的拦截作战过程
在来袭导弹发射后,天基红外系统利用红外探测仪可以及时发现弹道导弹发射时和助推段产生的激烈尾焰,并作出预警。当敌方导弹结束助推段,弹体与弹头分离后,STSS空间跟踪及监测系统承接起跟踪敌方弹头的任务,STSS的卫星装有更灵敏的红外探测仪器,可以跟踪低红外特征的弹头。当敌方弹头进入陆基或海基远程雷达的探测范围后,雷达展开对敌方弹头的跟踪,并计算最佳的拦截点。
一旦敌方弹头进入射程,陆基拦截弹(GBI)发射升空,远程跟踪雷达保持对敌方弹头和己方拦截弹的跟踪,并引导己方拦截弹进行拦截。陆基拦截弹(GBI)在达到适当的高度、速度后,进行弹体分离,释放大气层外动能拦截载具(EKV)。EKV上搭载有红外导引头,变轨推进器等;在红外导引头截获敌方弹头后,EKV进行变轨机动使自己的飞行轨道与敌方弹头的飞行轨道交汇,最后直接将敌方弹头撞毁。


网络流传的1月11日晚新疆夜空照片,疑为此次反导试验。世界上第二个进行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国家
根据此前获得的各种资料判断,中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从体系上说,是仿效美国。新华社新闻明确说明“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意味着此次拦截所用的拦截弹,类似于美国陆基拦截弹(GBI)而不是类似于THAAD的战区高层反导系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进行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国家。
判断此次拦截试验的拦截弹是类似于GBI拦截弹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新华社公布后,搜索发现天涯社区一位网友的帖子,以他的发言内容推测,导弹发射地应该是山西太原,拦截弹发射地可能是新疆库尔勒,拦截点在甘肃酒泉西北方向约200公里处。这样的射程,只能采用中远程导弹。

网上流传的11日晚间新疆不明飞行物大致飞行路线图。此外美国国防部声称监测到两次导弹发射也简介证明了这一点,国防支援卫星(DSP)的红外传感器无法观测到云层下目标,更重要的是THAAD之类的末端反导系统拦截弹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十几秒,而DSP的滤波时间就需要约15秒,无法监视到此类近射程的末端拦截弹的发射。本次反导试验的时间是1月11日,恰好和07年中国进行的反卫星试验相同。对比一下,这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的迷雾就逐渐清晰了。
拦截弹源于开拓者1号商用运载火箭
1999年形成的《关于中国防空防天武器装备2010年及其后发展战略的几点意见》文件,明确提出突破“在高空以及外空对战术弹道导弹及卫星的拦截”,并说明“目前 863-409专题正研究多用途的动能拦截器(KKV)并逐步小型化,已取得进展”。与美国GBI使用商用货架的OBV作为助推器相似,中国陆基中段拦截弹配套的助推器很有可能是衍生自航天科工的开拓者1号(KT-1)小型固体运载火箭。KT-1火箭一、二级使用DF-21中程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三四级采用新发动机。

外媒绘制的中国2007年反卫星试验示意图。早期测试的陆基中段拦截弹很有可能是以KT-1的改型火箭为助推器,加上863-805专项发展出来的小型化KKV构成,具备和美国GBI类似的射程和射高,以作为中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
两次未宣布的反导飞行试验
在2007年1月11日反卫星行动后,美国披露中国在2005年7月7日和2006年2月6日也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但没有实际的拦截碰撞发生,是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助推器和KKV跟踪捕获能力还是拦截失败不得而知。2007年的反卫星试验验证了助推器和动能拦截器的性能后后,项目进入型号开发阶段,正式开始国家战略反导系统拦截弹的开发。2010年1月11日正式进行了中国国家战略反导的首次实际拦截试验。

IFT-7试验摧毁靶弹,当时在靶弹上放置了一个C波段信标。此次试验难度相当于美国10年前水平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反导成功仅仅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美国GBI正式服役前,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PLV载具进行拦截试验,在 IFT-3,4中,模拟弹头携带了一个GPS接收器;在IFT-5,6,7,8试验中携带了一个C波段的信标(发出无线电信号,帮助拦截弹及时发现),从而降低了拦截的难度。GBI实际部署后,尽管试验细节不公开,但是试验越来越贴近实战是毫无疑问的同样的,中国的此次试验很有可能也装备了信标用于降低难度,以后的试验也将越来越苛刻,使用不同的靶弹和从简单到复杂的诱饵进行测试,仅从拦截难度说,中国此次试验相当于美国10年前的水平。

美国最新预警卫星已能透过云层侦测到弹道导弹发射情况。缺乏远程雷达监视网和预警卫星
在拦截器外,中国和美国技术装备差距也很大,中国尚未建立有效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而美国DSP卫星已经发展三代,下一代的SBIRS星座已经开始部署;美国的UHF波段远程预警雷达在本土,阿拉斯加,格林兰和英国都有部署,形成了全面的雷达监视网络,而中国类似的远程预警雷达在性能,部署数量与部署方位上都和美国差距不小,尤其是海外基地的远程雷达,是中国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奢望的;在高精度的X波段火控雷达上,美国部署了GBR-P,SBX等远程高精度雷达,还用数目巨大,可用C-17空运灵活部署的FBX雷达作为补充。而中国目前只能靶场附近部署X波段雷达进行测试用,更大规模的部署还有待时日。
中国此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依靠远程雷达提供弹道导弹弹道轨迹,X波段进行拦截弹火控制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该缺乏天基红外系统提供导弹防御预警,对C2BMC系统的性能要求也很低。也即是说,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


GMD部署的拦截弹数量很有限,甚至低于中国的攻击能力。大国对小国的不对称军力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作用,也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很多人有疑问,面对核大战的弹道导弹攻击,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有用么,这些钱投入到发展弹道导弹上形成战略优势是不是更合适?从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说,弹道导弹威胁分为核大战,美国对中国洲际导弹的先发打击,核大国之间的误射,中小核国家的核讹诈等类型。
那么弹道弹道防御系统的目标是应对什么呢?以美国为例,2000年美国雄心勃勃开展反导计划的时候,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规划目标,到2015年的第三阶段也只是部署250枚陆基中段反导拦截弹,可以应付50枚单弹头洲际导弹加简单诱饵或是20枚单弹头洲际导弹加100个高级诱饵的攻击。这个防御能力,远远低于俄罗斯的攻击能力,甚至也低于中国和法国在2015年的攻击能力。
可见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系统最完善投入最多的美国,也不奢望能够靠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打赢核大战,它更多的是废除了中小核国家的核讹诈,和应对拦截核大国之间误射的洲际导弹。导弹防御系统实际上是大国针对小国构建的不对称军力。

印度邻近中国西部,拦截弹对其有很好的拦截区段。可以抵消印度的核威胁
对中国来说,即使我们投入再多的资金发展完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不可能废除美俄法英的核打击能力。但是中国周边核国家众多,从朝鲜,巴基斯坦到伊朗印度,他们简单的核武器都对中国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和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印度,对此不得不怀有警惕。
中国建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目的是同样通过导弹防御的技术优势消除这些政权的核讹诈能力,获得对这些政权的单向核优势和常规行动自由权。中国陆基中段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建成后,将彻底消除解除朝鲜、巴基斯坦国内政局不稳定时核力量对中国的可能威胁,印度在未来可能的边境战争失利后对中国进行核威胁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免除了核讹诈,中国的常规军力优势就可以全力发挥,周边国家无力对中国进行战争挑衅,将为中国带来更多和平红利。


多种系统组成的美国反导体系,这背后是巨大的财力支撑。和平的环境不是无代价的。以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来说,自1983财年起常年占用总军费开支的1-2%之间,这么多年算下来总费用是很恐怖的。仅以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来说,根据美国总审计署(GAO)2007年的报告,到2007年花费已经达到了307亿美元之多,接近中国一年的军费开支的一半。而截至2007年GBI部署数量仅仅是24枚。早期的研发测试占去了大部分费用。
但是这些开支构建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避免了拥有小规模核力量的国家与美国对抗的可能。看看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些年反恐战争的支出,如果和军事力量更强国土更大人口更多的国家作战,那么支出肯定是更高昂的,导弹防御的预算花的并不冤枉。

中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是全面仿效美国建立的,同样在建设陆基中段反导,海基中段末段反导,陆基末段高低层反导等系统。在传感器系统上,也会建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和陆基远程预警雷达,由于面临的威胁更复杂,部署的大型X波段雷达肯定要比美国还多,当然很长时间内不会有海基X波段雷达。由于不需要全球作战,在C2BMC系统建设上中国的技术难度和要求对比美国都会偏低。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