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三大水利工程贯通南北 助秦始皇称霸天下

三大水利工程贯通南北 助秦始皇称霸天下



  一统天下的雄心,却受制于狭小的国土面积。多年征伐,秦国究竟靠什么,能实现称霸天下的目标?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前,它们曾经是秦国统一大业中最为强劲的巨型战争机器……
  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一个秦国国君的坟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墓葬中除了高等级的礼器之外,更发现了一大批铁制农具。
  根据常识判断,国君的陪葬物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由此可见,铁农具在秦国统治者心中的地位。
  当军队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厮杀的时候,秦国就鼓励农民大量使用铁制农具。秦国人知道,先进的农具将会给他们带来梦想的一切。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机械,有限的国土面积仍然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秦国的决策者们为此殚精竭虑──究竟靠什么来支持称霸天下的宏伟目标呢?
  公元前356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了咸阳,他希望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商鞅的治国之道完全打动了当时的秦王,《史记》记载,两人挑灯夜谈三天三夜。从此,商鞅开始执掌秦国的大权,而秦国便有了一个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
  商鞅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史记》上说,耕战策略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抱负。
  秦国统一战争前85年,在咸阳宫,秦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正在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夺取西南的巴蜀还是攻打东面的韩国。张仪主张是先灭韩,得到的是肥厚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但司马错并不这样认为,当时中原各国地区对巴蜀地区了解不多,对这一地区的争夺,不会惊动关东六国。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也就得以潜伏。而从战略上考虑,巴蜀地区面积广大,山川纵横,人口众多,将会为秦国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时的秦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巴蜀两国。秦军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先灭了古蜀国,后灭了巴国,从此,巴蜀纳入秦国版图。
  但是,令司马错没有想到的是,巴蜀最初并没有给他带来秦国渴望的物资,相反,倒是给他带来了无穷烦恼。
  司马错率军占领巴蜀以后,巴蜀的经济状况很差,岷江水患使整个四川盆地当时的生计状况极差,秦国派去的官员和军队还要秦国政府倒贴。
  发源于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雪山的岷江,是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千百条涓涓细流穿过峡谷,千廻百转汇成江河,奔腾而下,一入平原就像脱缰野马、四处奔泻。不仅水势凶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稳定。
  岷江水患成为它的最大威胁的情况下,如何治理岷江就成为秦国能否使巴蜀成为真正的后援基地的关键问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秦国寻觅水工,寻到了当时最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入蜀。
  公元前272年,30岁的秦国人李冰来到蜀郡担任郡守。按照秦国的耕战文化和司马错的军事思想,他要把自己的蜀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
  上任后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头,行程七百多里,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样才能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地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个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为李冰思考的重点。
  那么,在岷江河道中哪一个位置设置工程,才能最佳地控制水的流量呢?这将会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经过考察,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以锁住岷江的咽喉。
  公元前270年,李冰率数万民工,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
  在这时,李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坐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戛然而止。怎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决定开山辟水路。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地凿打,凿开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睫。
  直至今日,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李冰那超人的智慧,他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民工们先在尖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瓢瓢泼向滚烫的石面。经过热胀冷缩,岩石崩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这一来,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历经八年的施工,虎头岩的山体,终于分出了一条宽20米的水路。工程的关键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
  公元前256年,历时14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又有十万秦国人,陆续从北方迁往蜀地,与当地居民共同开垦广阔的平原。囤积的粮食使蜀郡成为当时天下最大的粮仓。从此,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成为秦国重要的后勤基地,同时,也是用来遏制它的强敌──楚国的桥头堡垒。
  都江堰为秦的统一雄心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在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秦国的决策者仍然不满足。
  在都江堰工程完工十年之后,秦王嬴政开始执掌秦国大权。此刻,都江堰灌溉出的天府之国,不仅为秦国库增添了巨额财富,而且也牢牢控制住强敌楚国,秦国最大的战略威胁也已解除。这时,嬴政雄心万丈,决定一统天下,而在他的战略计划中,秦军将首先攻陷近邻韩国,而后直指东方,再灭掉其余六国。
  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一共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19次。韩国就像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被一块块蚕食着。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的重镇野王,试图切断太行山上党通往新郑的道路,迫使韩投降。结果韩把上党献给赵国,引发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秦将白起活埋。
  11年后,秦国夺取了拱卫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阳,韩国已经处于灭亡边缘。
  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这次又想出了一个怪招:他派出了一个叫郑国的间谍,他的身份是水利工程师,要执行的任务是“疲秦之计”,就是要在秦国发动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使秦国的所有劳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让秦国无兵可征。
  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尽管都江堰带来了大量的粮食,但是,在自己的地盘──关中平原,农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干旱,所以,必须再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将关中平原打造成秦国的第二个天府之地。
  就今天的立场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吕不韦很可能知道郑国的间谍身份。因为吕不韦在治国方面具有博大渊深的经济民生思想,为了秦国的强大,他有可能是将计就计。
  一个是有心疲秦,一个是将计就计,就在这场勾心斗角中,郑国渠开工了。
  那么,这项工程郑国又是怎样设计的呢?简单地说,就是在关中平原上的泾水和洛水之间挖一条大渠,把两条河连接起来,利用泾水丰富的水量灌溉洛水一带的土地,这样,关中就不怕干旱了。这条大渠将有250公里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条屋脊一样的最高线,这样,渠水就由高向低实现了自流灌溉。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正在施工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秦国识破了韩国修建水渠原来是拖垮秦国的一个阴谋,郑国也面临着生命危险。
  秦始皇罢黜吕不韦之后,在查抄相府文件中发现,郑国是韩国派来的间人,目的就是实施疲秦记,吕不韦被罢黜之前就知道郑国的间谍身份,只不过没有报给秦始皇。
  这个事件成为秦国那些老贵族们的口实。他们向秦王告状说,现在国内的各个阶层中,都隐藏有外国间谍。他们正是为了破坏秦国而来。于是,他们建议,驱逐秦国以外的人。
  一场杀戮行动正山雨欲来。
  幸运的是,在被驱逐的人当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来自楚国上蔡,后来做了丞相的李斯。当时李斯已身为秦国长史,但仍然在被驱逐之列。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规劝秦王说,如果非秦者不用,就会让发光的玉器,不再装饰秦的宫廷。秦国要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就需要外来的人才。
  聪明的秦王嬴政息怒后,也认识到了这些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停止驱逐外籍人士。同时,嬴政也没有中止郑国渠工程,相反地,他还大张旗鼓地任命郑国为整个工程的项目总管,派遣更多的劳力参加施工。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一波三折,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
  这时,天下的人们都看到了一个新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秦国挟持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郑国渠修成以后,灌溉土地四万顷,可以供养四百万士兵。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6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真正变成了强秦之策,而对韩国,却意味着真正覆灭的开始。
  此后,秦王正式拉开了一统天下的序幕,这时的秦国,兵精粮足,既有关中平原,又占据了巴蜀一带,保证了它的粮仓。而且郑国渠的修筑,也使当时粮食供应有极大的保障。
  灭掉韩国以后,秦国加快了扫除其他五国的速度──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
  3年后灭魏国。
  公元前223年灭楚国。
  次年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大国──齐国。
  此刻,黄河和长江一带已经并入秦朝版图。但秦始皇并不满足,在他看来,帝国的疆域,不能仅仅限于前朝的中原地区,南方的珠江流域,直至南海之滨,也应纳入帝国囊中。于是,秦始皇一声令下,50万秦军起程南下。
  公元前219年,在今天广西桂林一带,一支秦国军队正在这里驻扎。
  在指挥部的营帐里,秦军统帅屠睢给远在咸阳的秦始皇写信:皇帝陛下,战事进展顺利,岭南之地不日即可归附,天下即将一统……
  然而超出屠睢意料的是,顽强的土著人神出鬼没,他们白天躲藏,晚上出来偷袭秦军。再加上秦军推进过快,后勤给养补充不上,一时间陷入困境。
  最为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军中粮食即将枯竭,饥饿不仅在蚕食秦军的战斗意志,也在摧毁帝国征服南方的野心。
  从北方的粮仓到南方前线,秦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陆路运输,然而,丛林茂密、山高水远,未开发的南方令秦军的后勤保障变成一场噩梦。
  在越人的一次偷袭中,最高统帅屠睢也被杀死,整个秦军陷入恐慌当中。
  史记记载,秦始皇焦虑万分,他亲自赶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带。秦始皇明白,要结束南方的战争,就必须解决军粮运输问题。陆路首先是运输路程比较长,其次是运输成本太高。远古时代有一句军事谚语,叫做千里不运粮,当时的核心问题就是寻找水路,水路的突破点就是沟通湘江和漓江这两条河。
  当秦始皇心急如焚时,一个叫史禄的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
  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长江的支流湘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战争前线。
  这是一个惊人的创意。当时长江和黄河已经沟通,这意味着,从帝国的都城咸阳上船,就可以直达广州。但是,秦人面临着巨大的工程难题。
  湘江和漓江之间直线距离仅4.8公里,但两江高低相差几百米,运河开通,渠水将狂奔而下,根本无法行船。因为湘江这边水流低,怎么把水汲上去,加长河流的长度,修筑一条大的堤坝,深入湘水60里,汲起它的水向上的力量,再沿山把渠道修缓;另外还要再把漓水做三七分。分水技术又是它的难点。再往下进入漓江,水流向下又要解决一个航速不能过急的问题,所以湘江通向漓江的这条渠道,当时叫做湘漓渠。到了唐代人们感叹于它的巧夺天工,技术上解决的这么出色,后人称它为灵渠。
  灵渠建成后,粮食运输畅通无阻。第二年,秦军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国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边。
  正是这三大水利工程以及秦国当时密如织网的直道,造就了秦帝国的强大,让它所向披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而现在我们广袤的国土就是秦帝国的延续。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李冰。

查看原图

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李冰。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