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枪决之谜:10根金条换来孝女替死?
川岛芳子,又名金璧辉,是日军侵华时期臭名昭著的女间谍。日本战败后,川岛芳子在中国被捕并处以极刑。然而,就在她死后不久,人们开始对她的死刑提出种种质疑,甚至认为川岛芳子并没有死。直到今天,她的死依旧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场争论变得如此旷日持久?60多年前的北平到底发生了什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摄制的系列纪录片《死亡密码——川岛芳子之死》,详尽披露了其中的种种疑点。
——编者
引子
1948年3月25日清晨6点,牢房内的川岛芳子在睡梦中被叫醒。随后,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的川岛芳子被宪兵押着,缓缓走出女监。就在一小时前,川岛芳子的上诉最终被驳回。在监狱西南角,两名法警按住川岛芳子的肩膀,让她面墙跪下。而后,一声沉闷的枪声响起,川岛芳子应声倒地,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女间谍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枪决之谜,看不清面容的尸体是谁?
1948年3月25日清晨5点,30多名北平各家报纸的记者冒着刺骨的严寒聚集在北平第一监狱门口,他们接到国民政府的邀请,前来报道川岛芳子被执行死刑的情况。但无论他们怎么交涉,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谢绝入内。这与之前报道川岛芳子庭审时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之别。低调的行刑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川岛芳子被执行枪决的半年前,1947年10月,国民政府发公审川岛芳子的公告。当局邀请了北平各大报纸的记者全程报道庭审过程,甚至还联系了电影公司为庭审拍摄纪录片。公审当天,人们纷纷涌入设在北平的河北省高等法院,争睹日本女间谍的真面目。由于场面失控,法官被迫推迟公审日期。再次开庭公审时,法庭设在露天场地上,前来参加公审旁听的民众可谓人山人海。
为什么川岛芳子的庭审过程能够做到如此的公开透明,而眼下的行刑过程却做得如此的遮遮掩掩?记者们满腹狐疑,用脚狠踹监狱大门,一旁围观的民众也帮着记者一起砸门。而此时在监狱里,川岛芳子已经被押上了刑场。经记者与监狱反复协商以后,监狱方面还是没让在场的30多名中国记者进入监狱,而只是让2名美国记者进去了。
大约又过了1个多小时,川岛芳子的尸体从监狱中抬了出来。大家立刻一拥而上,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眼前的这具女尸满脸都是血污和泥土,一点也看不出川岛芳子的本来面目。据说当时用的是炸子,从后脑射入,在前脸炸开,看不出面目。之后,日本僧人古山大行,受川岛浪速委托,向监狱方面请求安葬川岛方子,遂将尸体运走火化。
川岛芳子执行死刑后次日,《大公报》、《北平日报》等北平各大报纸在报道川岛芳子死讯的同时,竟联合发表了记者们写给国民政府司法部的抗议书。抗议书中抨击了监狱只许外国记者进入的崇洋媚外的行为,同时还在相关的报道中对监狱方面遮遮掩掩的奇怪举动提出了质疑:“为何将死者的面部弄得那么血肉模糊,又沾满泥土,以致使人难以辨认?”更有细心的记者发现:“川岛芳子一向以男装短发著称,公审时留给民众的印象依然,但为何死者的头发却长得能够盘绕在脖子上?”这一连串问号,一时间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谈论的话题。
然而一天之后,不但国民政府没有任何动静,就连各大报纸也都集体失声,不再对川岛芳子的行刑事件作任何报道。继而,各种传言纷至沓来,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川岛芳子并没有死。
1948年4月1日,也就是对川岛芳子行刑后的第6天,北平的《经世日报》突然曝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报道详细讲述了该报的一位记者见到川岛芳子的来龙去脉,其中还有采访川岛芳子的内容。这篇报道的出现,使本来就迷雾重重的对川岛芳子行刑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罪行累累,获死刑缘何微笑?
1947年10月15日,对川岛芳子的露天审判在众目睽睽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法庭上,川岛芳子梳着齐耳短发,一身西装,表情淡漠地回答着法官的提问。法官认为,她不但在中国窃取情报,而且还参与了“皇姑屯事件”、筹建伪满洲国等,应该以汉奸罪判处死刑。然而,川岛芳子只是冷冷地强调自己是日本人,并不是所谓“汉奸”。
川岛芳子身世复杂。她原名爱新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