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山乡连着大战场

山乡连着大战场

山乡连着大战场—毛泽东建立新中国的故事
徐道军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更便于指挥各大战场,1948年3月,毛泽东率领中央前委东渡黄河,进雁门关,过五台山,一路东进。经过近100天的行进,于同年6月来到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等率领的党中央工委、党中央后委胜利会合,又组成了完整的中央领导集体。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住宅是一座小院,院门朝东开,每日迎着初升的朝阳。院里有北、南、西屋各两间。毛泽东住北屋,较小的一间约16平米,是卧室;较大的一间有20平米,用作办公。院子的西面,住着周恩来、任弼时;院子的南边,是刘少奇、朱德的宿舍。
毛泽东到西柏坡那天,刚刚安顿好,刘少奇、朱德就闻讯前来看望。战友相见,分外亲热。大家考虑到毛主席旅途劳累,劝他好好休息一晚,毛泽东执意不肯,说:“蒋介石不打倒,什么事也干不好,觉也睡不踏实,所以还是先把他打倒再说。”说得大家一齐笑了起来,于是商定晚饭后开个书记处会议。
当晚8点,在毛泽东新的办公室里,中断了一年多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召开了。五大书记就全国各战场的军事形势沟通了消息,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在东北战场,解放军的夏季攻势已结束;在西北战场,解放军收复了延安,正转向外线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牢牢扎下了根,锋芒直指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而华东野战军,继夺得七战七捷之后,又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面对这么好的形势,毛泽东激情满怀。他笑着对大家说:“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的老朋友蒋介石委员长恐怕就支持不了多久喽!”
考虑到毛泽东刚到西柏坡,尚未好好休息,会议进行到临近子夜的时候,周恩来建议暂告一段,大家都表示同意。
送走战友后,毛泽东仍无倦意。他背着两手,在院子里默默地踱步,考虑着新的战略举措。一轮皎月,照着潺潺的滹沱河水,毛泽东的思绪也延伸开去……
西柏坡这间普通的平房里的不熄的灯火,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了一个既普通又新鲜的一夜。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养成了晚上工作,白天休息的习惯。但8月的西柏坡,白天非常炎热,毛泽东接连几天无法安眠,精神不济,眼睛布满血丝。在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很着急。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让毛泽东白天到户外的树林里去休息。这个法子一试还蛮灵。在野外的树阴下,毛泽东仰靠在躺椅上,先看看书、文件,不一会就能瞅着。但这个办法也有麻烦,因为老乡们知道毛泽东在西柏坡,都想见见毛泽东。毛泽东也喜欢与老乡聊天,所以双方一碰上,一谈就忘了时间。为了让毛泽东休息好、养足精神,警卫战士便拿出打游击的看家本事,每天换一个地方。这样不知不觉便度过了炎夏。
毛泽东的生活很俭朴,饮食上更是如此。通常每顿饭也就是一碟菜、几个辣椒,有时加一碗清汤。但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的饮食,比在陕北时有所改善,但更直接的原因,是经常需要加菜。加菜的理由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有客人来访。在西柏坡期间,隔三差五便有客人来访。著名的如苏联特使米高扬、美国友人马海德、少年伙伴萧三等等。有朋自远方来,当然得款待一番。其二,有重大会议。为了及时沟通情况,统一行动步调,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过许多会议,大部分是军事会议。例如1948年9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有7位政治局成员、15位中央委员成员以及华北、华东、西北、中原的党、军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讨论全国各种重大问题。为了做好后勤工作,厨师们在西柏坡仅有的两间机关食堂里施展出“家传”手段,做出诸如红烧鱼、炒肉丝、煎鸡蛋等“高档菜”。毛泽东逢会必与大伙一块就餐,自然也就跟着改善改善。其三,前方打了胜仗,按照多年的传统,打了胜仗,便和设“庆功宴”。在西柏坡期间,各战场的胜利消息不断传来,一会儿是歼灭廖耀湘兵团,一会儿是俘虏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一会儿是消灭黄伯韬部,一会儿是活捉了杜聿明。所以,大师傅经常做得好菜。毛泽东风趣地说,前方战士们“胃口”好,蒋介石几个师、几个军,一口就吞下去了;我们的胃口也跟着沾光。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生活,一方面是紧张、繁忙的,如同激昂的交响乐;另一方面也不乏轻松、欢快的色彩,象抒情撩人的小夜曲。
1948年6月,毛泽东刚到西柏坡没几天,因为工作忙,几乎没有迈出过院门。这天吃过晚饭,天色渐黑,毛泽东正在灯下批阅文件,忽然三个孩子跑进来,不由分说,拖起毛泽东就往外走。毛泽东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是他的女儿李讷。刚走出院门,就看见门前的打谷场上汽灯高悬,人来人往,一派欢声笑语。
“怎么回事啊?”毛泽东问。警卫人员告诉毛泽东,为庆祝中央会合,机关决定办个舞会。毛泽东听了高兴得连连点头。看见刘少奇、朱德已经先来了,毛泽东风趣地说:“看来你们是积极分子嘛,我也不当落后分子。”大家的情绪更热烈。
在中央机关各部门工作的年轻人,跟中央首长们都比较熟悉,他们成群结伙,分头围着毛泽东等人说个不停,笑声朗朗。周恩来见此情景,走到场地中间,大声地说道:“今天是舞会,不能让舞场空着,把延安舞会的热闹劲拿出来。”
于是,乐队奏起了欢快的曲子。女青年争着邀请毛泽东等人跳舞。一些文工团员也即兴表演了文艺节目。舞场上一派欢乐的气氛。这场舞会,一直延续到子夜。
在工作之余,毛泽东很喜欢外出散步,与老乡闲聊。
一天,毛泽东散步走出村外,来到滹沱河边与一位正在挑水浇地的农民拉起家常来。毛泽东问:“滹沱河里有鱼吗?”老乡回答:“有的,涨水时能抓到一、两斤重的大鱼。”毛泽东一听就来了兴趣,四下张望了一下,便迈步朝前走去。
不一会儿来到一个池塘前。毛泽东回头对警卫战士说:“你们说,这里有鱼吗?”一位战士回答:“没有,这塘水太清,‘水至清则无鱼’。”毛泽东说:“那我们就实践一下,如果摸不到鱼,就说明你那条道理有一定的普遍性。”一边说着,一边就动手脱外衣,几位战士先跳到水里,说:“我们来抓,只要有鱼,准能抓到。”
大家扑腾了半天,倒是老碰到鱼,但赤手空拳,加上鱼身上又滑,只抓到一两条,成果不理想。毛泽东在岸上喊:“把水搞浑,浑水摸鱼嘛。”下水的战士手脚并用,一会功夫就把水塘搅得黄乎乎的。果然,鱼被呛得在水底呆不住了,纷纷浮出水面,大口大口地喘气。战士们就像摘玉米似的,只一会,就抓了十几条大鱼。毛泽东高兴得连连叫好,像孩子一样开心。
这天晚饭,大家吃上了香喷喷的红烧鱼。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