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十七大:为国者以民为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多处提到民生问题,报告中说: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古人说:“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众是社会构成的主体,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政府是人民推选出来的“守护人”,政府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为民着想,一举一动都应该是为民所为。近二年来国务院常务会半数讨论民生问题,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
近些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价值观念极剧裂变,各种思想激烈交锋,民生问题也高度凸现。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种田难、治安难等各种难题成了拦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路上的一只又一只“拦路虎”,成了影响群众情绪,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如何赶走这些“拦路虎”?清除掉这些障碍物?让民众都能够心情舒畅地生活,让百姓都能够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社会能够更加科学、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让国民能够持续、有力地繁荣兴旺,也就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在思考的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追求。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群众的生活才是一天天地充满阳光,国家的发展才一天天地兴旺发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民生问题受到空前重视。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从农村取消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到今年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学杂费全免;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面,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到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完善城镇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到今年年底前,在所有设区城市,凡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租赁补贴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民主氛围越来越浓厚,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令人振奋。
胡锦涛总书记为民生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和蔼可爱有目共睹。在宁夏考察,胡锦涛来到农民劳动现场,挥锹给枣树培土,在压砂地里点西瓜籽。到甘肃考察来到老人家中,问年景、看水窖、察粮仓,同主人亲切地拉起家常。看到女主人正在剪窗花,胡锦涛兴致勃勃地拿起剪刀剪了起来。胡锦涛来到灶间,同主人一起炸油果子,并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品尝起来。胡锦涛来到北京郊区农村考察少年儿童工作时,饶有兴致地走到孩子们中间,同大家一起跳绳、投篮等等这些人们都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总书记亲民爱民的心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多处提到民生问题,报告中说: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筵”,倾听民忧、为民谋利、舒解民困、为民造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宗旨,也是广大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