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方子翼:刘亚楼教我当校长

方子翼:刘亚楼教我当校长

人物小传:方子翼,安徽省金寨县人,1917年生,四过雪山草地。新中国创办第一批航校时,奉命在济南筹建第三驱逐航校并任校长;空军成立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时,奉命兼任混成4旅11团首任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筹建“空军第3驱逐旅”并任旅长,后又奉命组建“空4师”并任师长;在5次赴朝作战中,率部击落击伤敌机88架。毛泽东批示嘉勉“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有幸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领导下,参与了人民空军航空学校的创建,其情其景,终生难忘。
    我相信你会办好这个航校
    1949年,我在东北老航校当大队政委。一天,航校副政委薛少卿找我谈话:军委决定成立空军,刘司令员要你筹建第三驱逐航校并任校长。他要你明天就赶到北京接受任务。
    第二天,我在北京见到了刘亚楼司令员。他直截了当地说:“叫你当校长你干不干?”我说:“我没想过,恐怕干不了。”他说:“我是个外行还能当空军司令,你一个内行当校长还不行吗?”我1938年到1942年在新疆学过飞行,在刘司令员眼里,我算是内行了。
    那天晚上,刘司令员与我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的军队打了几十年的仗,没有空军,老是受国民党空军的欺负,所以耽误了时间,要是有空军,也许早就胜利了。今天,革命胜利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可敌人并未完全被消灭,他们还会捣乱。我们要保卫国家,巩固政权,还要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为此,必须有自己的空军。毛主席和党中央已下最大决心,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
    就这样,他从我们军队的历史,一直谈到现在的形势,以及办校的基本要求。最后,他提出三个问题要我回答:第一,“你是去当校长还是去当学员?”我说:“先当学员,向苏联人学习。”第二,“你是去当首长还是去当勤务员?”我说:“我没当过首长,当个勤务员吧。”第三,“你是当官僚主义者还是当事务主义者?”我愣了一下说:“官僚主义不好,还是当事务主义者。”刘亚楼“啪”地拍了一下桌子说:“好啊,你回答得好啊,我相信你会办好这个航校。”
    给你一封周恩来总理写给许世友的信
    刘亚楼司令员在交待任务时讲得非常明确:“我给你25天,11月5日和你谈话的,12月1日你要给我开学。”
    他看我面有难色,说:“我给你一封信,是周恩来总理写给许世友的信。你拿着这封信去找他,他一定会照顾你的。”
    11月7日,我到济南后立即去见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并呈上信件。他看信后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并当即安排他的作战科长阎木欣给我当助手。
    万事开头难。我带阎科长一行到现场一看,营房是过去国民党一个骑兵营的马厩,另外有一部分供家属住的房子,破破烂烂。机场的草长得比人还高,跑道的石灰都已经风化成颗粒,到处一片破败景象。
    我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健全教学组织系统。对分配来的学员,我一个一个地找他们谈话。谁搞飞行,谁搞地勤,要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分班分组。山东军区派来的干部,我也要通过谈话了解,谁适合搞行政,谁适合搞后勤保障,然后给他们分配相应的工作。
    其次就是进行装备和物资准备。飞机集装箱从火车站运到了,我得去火车站接收。汽油运来了,我得组织汽车去拉。一会儿机场,一会儿火车站,一会儿军区机关,真可谓马不停蹄,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的觉。这样奋战了20天,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第三驱逐航校如期开学
    1949年12月1日上午,大操场布置得简朴庄重。主席台上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驱逐航空学校开学典礼”的横幅,会场四周插满了标语彩旗。
    8时整,全校人员齐集 会场。航校的处以上干部在主席台上就位,工作人员、空地勤人员、警卫部队站在会场中央。
    8时30分,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部主任王集臣,山东省和济南市党政机关的代表来到会场。
    9时整,我宣读《中央军委关于组建航空学校的命令》后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驱逐航空学校开学典礼开始!
    接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军乐声中,航校工作人员方队,学生营一、二、三连的方队,警卫部队一、二、三连的方队……相继通过主席台前,接受检阅。
    最后,许世友司令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年,也是中国人民空军成立之年,今天又是空军第三驱逐航校开学之日,三喜临门,值得庆祝……希望大家紧密团结,努力工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把航校建好,把教学训练搞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航空技术人才,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而奋斗!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