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棵泡桐》:青春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
青春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割破了我们的梦想,流着汩汩的血,割破了社会的遮羞布,露出变革的败絮,而这变革却又总是会优先反映到年轻一代的身上,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像《戏梦巴黎》。
而最无可奈何的却是年轻时不懂虚伪做作、不懂安心忍让、不懂人各有志、不懂中庸之道,也更不用提社会和谐下的缺憾,看似无害的世界实则处处立满尖刀,我们战斗得头破血流,却不知把刀子向哪里挥舞。
《十三棵泡桐》是拍给成长后的80后的,让我们看到若隐若现疮疤下我们不只微笑那么简单的青春往事。常有人说,真正的80后界定于82-86年出生的小孩,那个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冲击市场的时候,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反映到社会百态,也反射到我们身上,变成了刀锋下血淋淋的伤口。
吕乐《泡桐》中的主要人物力求全面反映80后,至少代表了这几种人:
风子,父亲当兵退伍当了保安,生活窘困,酗酒暴躁,家庭暴力如家庭便饭,母亲跟父亲有钱的战友跑了,只剩她自己忍受父亲的漠视和毒打。这里反映了一个当兵的普遍问题,父亲不是不爱她,也不是不爱她妈,只是无法适应军旅到现实生活的落差,并把这一切发泄到风子身上,于是受害者反而变成了下一代的害人者。而作为受害者的受害者,底层的底层,风子喜欢刀子,就像希望自己能有戳穿黑暗的能量,或者寄希望于某个骑骆驼的勇士菲拉斯,替她戳穿这不见天日的黑暗时期。
这个勇士,曾经化身为她的男朋友陶陶,一个雄性荷尔蒙泛滥到要靠拳头去不停发泄的男生,风子形容他就跟刀子一样,直到刀子遇到刀鞘,陶陶和班主任搞到一起,“浪子回头,走上正途”。
老包不是风子的刀,甚至还抢了她的。一个转学生,同样父母在远方忙于工作无人过问,因此十分自我自负自以为是,一副走过江湖见过场面的油滑模样,却聪明反被聪明误,直到最后走上绝路,成了教育体制杀给猴看的“鸡”。
还有伊娃,笔头很好的小资女,自恃甚高,因为残疾反更有点孤傲。
这几个人之间的四角恋也是锐利的伤害源,外部矛盾如高考、家庭问题等等,已经将孩子们逼得焦头烂额失去目标,内部矛盾还要将他们从内部狠狠地血淋淋地撕裂。是的,这就是青春的残酷性,我们从外面受到黑鸦鸦的社会压力,在同龄人之间也找不到慰藉,反而是更多的伤害。
阿利,有钱人家的孩子,学校里面混得风生水起,为了借几个零花钱n多人愿意给他当保镖。我从未有机会了解那个阶层,他们吃喝玩乐,却又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穷凶堕落,他们什么都有,也便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即便如今走上社会,他们依然过的自在风光,也许他们才是成功的一代,真的么?
该片中老师、家长这些存在都被设定成了模糊的脸谱化的符号,尤其是蒋校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整个一当今教育体制的代言人(大喇叭)。班主任宋小豆形象还算具体,但基本也就是个喊着高考口号夹杂几句洋文外加洋电影的冷漠老师,更别说面对班里年轻男生的闷骚,而男老师对风子也不止性骚扰那么简单,至于其他家长,更是纯粹沦为冷漠自私的社会符号,一起作用吞噬了那些孩子们本应鲜亮的青春。
吕乐是第六代里比较有想法的导演,想法深邃彻底到影片屡次被禁,该片也不例外。
又由于吕乐是摄影师出身,一把镜头玩得出神入化,列举三点:老包出现后代表小团体平衡被打破的镜头倾斜;老包被开除时操场上校服海洋中的一点红,一下就把老包被驱逐的孤立境地烘托出来了;还有当风子想找校长给包京生求情的时候,吕乐更是用盘旋的楼梯和深邃的楼道把教育体制的复杂灰暗疏远表现得无以复加。
花了很长的篇幅论证这是一部不那么一样的具有沉重社会意义的青春片,因为这是国产电影里少有能打动我的独立制作!
我的青春不像片中那般鲜血淋淋,但也不是完全的风平浪静船到桥头,发生了很多事,好像这一辈子的代价已经预先支付。很多时候除了早恋,我们没有地方宣泄我们的不安和不满,我们也没有能力自保,只能被社会家庭同学伤得体无完肤,然后成长为不健全的成年人,虽然外表上努力抹去这一痕迹。除了努力考学考学,从没有人指给我做人的路,也没有人教给我们,不要去care about other things,只要过一个阳光灿烂的青春,阳光灿烂?GEE,那时真的是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