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茶该怎样喝

茶该怎样喝

茶宜兼饮,而不宜偏食。茶叶因产地、品种与加工方法的不同,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在一段时间内,饮用的茶品应当杂一些。有人这样安排:夏季饮绿茶、冬季饮红茶、春秋两季则饮花茶。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兼饮办法。
    茶宜常饮,而不宜过浓过量。茶有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的功能。可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和二便。但过量饮浓茶,有可能导致胃功能失调,故不可不予注意。
    泡茶宜用“中汤”冲泡,而不宜用滚沸的“老汤”冲泡,也不宜将茶叶放于水中煮饮。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在水温较高时就会受到破坏,茶单宁和咖啡碱在水温70摄氏度时也会溶出。所以,水温过高,不仅维生素损失大,有害物质析出多,而且还会产生苦涩味。泡茶水温也不宜千篇一律,一般茶应当在水开后立即冲泡;乌龙茶则需先把茶杯用开水冲热,再放入茶叶;若是高档的各种名茶,那就要将滚沸的开水放冷至70—80摄氏度时再冲泡。
    茶宜择时饮,而不宜频饮盲饮。“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后与午间饮茶是比较有益的,而饭前与晓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再饮茶,否则“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睡”。
    茶宜淡饮,而不宜浓饮。吸烟、饮酒者为解毒醒酒;饱食蛋、奶、鱼、肉者为消食去腻可饮些浓茶外,一般不宜饮浓茶。长期饮浓茶,可减弱胃肠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引起贫血或维生素B缺乏症过度饮浓茶,会令人“茶醉”,出现心慌、头晕、四肢无力、站立不稳等症状。特别是肾虚体弱的人,饮浓茶更易发生“茶醉”病。
    茶宜于止渴,但不宜用于送药茶叶里有茶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使大脑兴奋,所以服食镇静药(如溴化剂),镇咳药(如可卡因)和中药知母、贝母、酸枣仁一类安神止咳药时,不能与茶汤同吃,特别在服食中药人参、党参、使君子、土茯苓、威灵仙和治疗贫血的铁剂西药以及麻黄素、阿托品时,更要注意莫喝茶,以免发生沉淀,刺激胃肠,引起泄泻和腹绞痛。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