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揭密太子李建成最终被杀的致命败笔

揭密太子李建成最终被杀的致命败笔

李建成犯了个什么错误呢? 他犯了个最低级的错误——私自募军。 也不知道他出于什么考虑,可能是刚从*走出不久,居安思危,他这个堂堂太子竟然私自征兵,而且征的全是棒小伙子,竟达两千人,藏于府内,号为“长林军”。这已经非常惹人注目了,可李建成好像毫无顾虑,他又犯了个更大的错误,这个错误足以致命。 他竟命令当时的庆州总管杨文干继续征兵,且要偷偷的把征集的兵员送到京城。他究竟要干什么呢? 从他的地位和手段来看,他的太子位置是很牢固的,只要他耐心的等下去,总有一天,皇位是他的,他为什么要做这种非常危险,却毫无意义的事情呢? 第一种可能,是这位太子爷对李世民(也许还有李元吉)有深深的忌惮,私自屯兵以防不测。第二种可能则是他等不及了,要动手弑君夺位。 我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因为李建成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应该拉拢禁军将领,逐步控制皇宫的保卫工作,而不是私自征兵,须知,这是极笨又极危险的做法。 如果第一种可能是对的,那说明李建成真的很怕李世民,非常怕。 但从李建成的内心来讲,他又舍不得杀掉李世民,充其量,只是在防备罢了。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游乐,李元吉知道后,派刺客埋伏在寝宫中准备刺杀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为此李元吉还很生气,说我这全是为了你,与我自己有个屁关系。 单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那时的李建成是不忍心杀李世民的,他也不敢篡位。因为当时李渊也在场,如果刺客真的行动了,完全可以说是针对皇帝的,他李建成跳到黄河洗不清,想不篡位都不行。 可既然你不敢篡位,后宫的妃子们又向着你,那你就老老实实等着继承就是了,何必要私自征兵呢? 所以李建成,是个不大会做事的人,是个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 很快,他又做了一件蠢事。 他在私自征兵的同时,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些人的装备不够。所以他又命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购置盔甲,发给杨文干,装备那些人。 问题就出在这里。尔朱焕、桥公山既不是*的人,又没有杨文干那样的胆量,他们知道太子私自募兵后,当即大惊,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立刻撒欢跑到李渊那里报告——太子谋反! 李渊闻讯大怒,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这老狐狸没事人儿似的说要到太子府上走走,等到了太子府,突然变了脸,当面责问李建成——我老头子还没死,你征兵做什么?!李建成吓得失魂落魄,磕头如捣蒜,大骂自己该死,求李渊原谅。 李渊这人,什么都好说,就怕别人跟他争皇上。凡是跟他争的,像什么薛仁杲、窦建德、刘黑闼,都被他咔嚓了,一到了这个问题上,什么父子情兄弟恩,全是扯淡,所以当下里就火了,就要治李建成的罪,关键时刻,要说李建成笨,那是够笨的,但要说他狠,他也确实够狠,他竟大嚎一声“儿罪该万死”,然后“嘭”一脑袋撞地上,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晕过去了。 这可就麻烦了,李渊眼睁睁看着儿子自残,他的小心脏可受不了,到底是自己的骨肉,立刻命人抢救,同时开始布置宫内防御,把治罪的茬儿放一边去了。看来这李建成还是有两把刷子,苦肉计用得倒还及时。 再说那位庆州总管杨文干,这老兄最倒霉,李建成糊涂,他也跟着糊涂,糊里八涂的替李建成征兵,现在李建成暴露了,他也傻了,左思右想,自己连条退路都没有,怎么办?最后一咬牙,他举兵造反了。这些兵本是给李建成用的,他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渊一听说杨文干反了,他也懵了,原本每逢打仗,用得最多的是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失宠,他看上李建成了,可恰恰就是李建成的人造反,怎么办?没办法,他又找回李世民商量对策。反正就这俩儿子,不是你就是他。 李世民是什么人,天策上将,根本没把杨文干放在眼里,当即表示只需派个将领去便能解决。可就在这时,李渊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为日后的血光之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杨文干造反,株连李建成,你自己便宜行事吧,回来后,立你为太子,建成做蜀王,蜀地狭小,我死后,他要是不听你的话,你可以立刻剿灭他。” 我不能说李世民有多高尚,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起来,所谓的尧舜禅让只是传说罢了。你李渊既然已经许下了承诺,那就要实现,正所谓“金口玉言”,说了就要做,谁让你是皇帝呢?如果你不做,我刚刚说了,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谁也高尚不了,那李世民可就想不开了,等到那时候,谁又能保证不会出事呢?李渊无意之中,在自己的儿子们中间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很快,杨文干之乱平定了,可过了这么些日子后,在后宫妃子和李元吉的撺掇下,李渊又改了主意,渐渐地恢复了对李建成的宠爱,又让李建成回到太子东宫,至于和李世民承诺的那件事,他再也不提。 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来,很明显的,李渊不喜欢李世民,二人在性格上隔山隔水。 李渊有个非常明显的性格特点,就是喜欢被奉承。裴寂奉承他,成了当朝红人,后妃们奉承他,个个得宠,李建成、李元吉都很会巴结人,李渊也都喜爱,同时他喜爱的人,能力也都泛泛,比如李孝基、李神通等,而李世民久在军旅,指挥若定,特立独行,遇事独断,这都是李渊很不喜欢的,所以从心里,他根本不愿意李世民做太子。 摸不透领导的喜好,成绩再好也是枉然。
  我们再说那位齐王李元吉。 这是个能折腾的主儿,这个人如果有了条件,差不多能做第二个杨广,甚至比杨广还不如。武德九年,他就曾计划着要趁李渊避暑之际,杀父夺权,幸好被李建成拒绝。他帮着李建成,实则是为了自己,如果干掉李世民,很可能下一个被杀的就是李建成,至于李渊也好不到哪里去,迟早被他这个四儿子祸害死(老三李玄霸早亡)。 李元吉是个性情暴戾、心胸特别狭窄、又阴险狡诈的小人,李世民对这个四弟,不是很瞧得起,甚至有时候会故意让他下不了台。 秦王府大将尉迟恭武艺相当高强,以骁勇著称,最厉害的两手绝活就是“避槊”和“夺槊”,施展起来,任你铁槊乱刺,他也能左躲右闪轻松避开,金庸笔下的凌波微步也不过如此,更神的是,尉迟恭还能在避开铁槊的同时,顺手夺槊,再反手刺回去,就凭这一手功夫,虽不敢说武艺天下第一,恐怕也找不到几个对手。 偏李元吉善使铁槊,有人告诉他,您使的这个家伙,恰恰是尉迟恭善于夺的。这李元吉可就不干了,他像个孩子似的找到尉迟恭,偏要人家和他比比,看看谁行谁不行。 尉迟恭可不想惹他,毕竟李元吉是亲王,输了,自己不舒服,赢了,对方不舒服,还是算了。可李元吉非比不可,他想证明自己才是天下第一。尉迟恭实在没办法,只好说了个条件:为了你齐王的人身安全,我把自己的铁槊去掉尖刃,而你齐王的铁槊不必去掉槊尖。李元吉本就轻慢,一听这话更不舒服,怎么,你就不怕我一槊刺死你?尉迟恭说没事儿,你刺不到我的。这句话可大伤李元吉的自尊,敢这么小瞧我?要你好看! 比试开始,果然,尉迟恭前后翻腾,李元吉使出吃奶的劲,无论怎样出槊,也刺不到他,最后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罢手。 本来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偏在旁边观战的李世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把李元吉得罪透了,他问尉迟恭,避槊难还是夺槊难?尉迟恭说夺槊更难些。李世民说,那你去把齐王的槊夺下来吧。 李元吉本来就够丢面子了,一听这话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好你个李世民,敢这样羞辱我!他找来一匹马,跃马扬槊猛冲过来,恨不能一槊把尉迟恭刺死,却见尉迟恭闪身一拉,他手上的槊竟被夺去,如是者三回。李元吉虽然嘴上称赞,心里恨透了李世民。 按理说,尉迟恭再厉害,也只是个将军,替你老李家打工的高级打工仔而已,可李元吉恨乌及屋,恨李世民的同时也恨死了他,堂堂亲王,竟派人行刺朝廷大将。偏这尉迟恭实在是过于牛,开门大睡,刺客竟不敢近身。这招不灵,李元吉又诬陷尉迟恭谋反,将他下狱,却又被李世民救出。 李元吉越加恼怒,也就更想谋害李世民,他对李世民的忌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曾多次在李渊面前构陷,李渊的回答是秦王功勋卓著,罪责不明,不能妄杀。李元吉竟说“但须速杀,何患无辞!” 话说到这里,已经变成了*裸的陷害,杀个人还需要找理由么?不需要。 面对这种*裸的陷害,李渊沉默了,都是他的儿子,他能狠下心来杀谁呢?也许这时候,做父亲的才是最痛苦的。 武德九年,忽然传来战报,突厥犯边。 此时李世民已失宠,李建成因有私自募兵一事,李渊也不敢轻易让他领军,只得令元吉为帅,领军抵御突厥。 李渊做梦也想不到,此令一出,一幕兄弟相残的好戏,就此搬上历史的舞台。
源自网络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