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是谁促成党史上对“西路军”的平反?

是谁促成党史上对“西路军”的平反?

是谁促成党史上对“西路军”的平反?


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直被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产物,西路军的失败也一直被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破产,使成百上千参加过西路军的老将军老同志背上了极沉重的思想包袱,也使两万牺牲的西路军将士的英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西路军的历史,是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中国*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惨烈、悲壮的篇章。西路军广大将士为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河西走廊率部并肩战斗,壮怀激烈,举刃向敌,义无反顾,血战到底。最后,西路军余部穿越冰雪祁连山和戈壁大漠,到达新疆星星峡,受到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同志的热情迎接和慰问,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许多冤假错案陆续得到平反。在党中央最高领袖邓小平同志的过问和关怀下,徐向前、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同志们重新调查研究西路军问题的来龙去脉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也很自然地被提了出来,为恢复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得笔者第一次听到关于西路军的问题,是在2002年7月在通过一位研究西路军问题的同志的文中了解到的,才知一些西路军的问题真相。在这里摘自一节朱佳木同志⊙的回忆:

1981年11月李先念同志来看望陈云同志时。朱佳木同志在那次谈话中了解到陈云同志明确地说:西路军问题“不能回避,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①。过了三个月,在1982年2月的一天,李先念到陈云住所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后,留下来和陈云同志单独谈话,又捉到西路军问题。先念同志说:小平同志去年批给他看了一篇有关西路军问题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四方面军许多老同志都很关心。陈云同志说:“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西路军问题是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我今年七十七岁了,要把这件事搞清楚。”②在谈话中,陈云同志还建议先念同志准备一份有关西路军问题的材料,送给他看。

在这里笔者用一些篇幅来说明一下当时的局势:

1.“西路军”称谓的来由

中央为打通国际路线而制定的关于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北部会师后,以两个方面军乘冰期过河占领宁夏的“夺取宁夏战役计划”,是1936年8月;而西路军则是同年11月宁夏战役计划中止后,才经中央决定由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和第9军、30军,及红一方面军第5军等已经过河的部队组成的。因此,陈云同志在上述谈话中说西路军是根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西路军过河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是说“宁夏战役计划”制定前或制定时就有了“西路军”的称谓,而是就西路军的组成与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之间的联系而言的,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陈云同志说过:“西路军打通国际路线,是党中央、毛主席过草地以前就决定的。”③

这里显然也不是说“西路军”的称谓在中央红军过草地之前就有了,而是说,在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之所以会派出一支部队西渡黄河,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央长征途中于1935年6月16日提出的“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以及于同年8月5日提出的“创造和巩固西北苏区根据地”,以接近苏联和外蒙古,“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战略构想④。

2.西路军与陈云同志

关于陈云同志当年代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接迎西路军的事,朱佳木同志曾听陈云同志讲过多次。陈云同志说,早在红军部队开始按照“宁夏战役计划”西渡黄河时,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决定组织一个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回国迎接这支部队。他是代表团团长,滕代远是副团长,成员中有段子俊(负责电台)、李春田(负责译电)、冯铉(负责翻译)。代表团组成后,还就援助红军武器装备的问题,同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进行过会谈,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

但由于国内战况发生变化,尾随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追剿军切断了红军过河部队与红军河东主力的联系,“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随后,共产国际援助物资的接应地从宁夏改为了新疆,由过河部队组成的西路军也因此改向新疆方向前进。为了接迎西路军,他率领代表团于1936年l2月上旬由莫斯科出发,前往靠近新疆的苏中边境口岸。到后,他们住在霍尔果斯苏军一个营长家里,亲眼看见了已经运到那里的准备援助红军的200门炮和其他武器装备(陈云同志回忆原文如此)。但紧接着发生了西安事变,共产国际要他们原地等候指示。原来,当时苏联领导人出于自身反法西斯战略的需要,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政府,认为扣蒋是日本人和国民党内亲日派相互勾结,通过张学良搞的鬼,并由此引发对中国*与张搞统一战线的怀疑,表示已经送到苏中边界的武器装备不再给中国红军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哭了一场。因为,那时西路军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向新疆走,如果苏联方面改变当初的承诺,这支部队千辛万苦到新疆就失去了意义,更不要说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后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苏联领导人才改变了态度,表示援助中国红军的武器装备还是要给,让西路军继续西进。但是,这个变化以及其他从战略全局出发引起的指挥变动,使西路军忽停忽走,贻误了战机,终于被敌人众兵包围,酿成了失败的大悲剧。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亲身经历,陈云同志才会十分肯定地说,西路军过黄河是执行中央打通国际路线战略的具体步骤过黄河以后的行动也是受中央指挥的;才会作出“西路军的行动不是执行张国焘的路线”、“不能说是张国焘路线的产物”“失败也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的论断。

3.陈云同志和盛世才

至于“宁夏战役计划”中止后,共产国际援助物资的接应地为什么会由宁夏改为新疆;西路军余部到过新疆后,为什么能够留在那里进行休整和学习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呢,这些问题,从陈云同志对朱佳木同志的说过的一段话里也可以找到答案:

1984年,当初在新疆工作的一位老同志来信,问陈云应当如何评价我党对新疆当时的统治者盛世才的统战工作。陈云同志看过信后对我(朱佳木同志)说:“盛世才是个军阀,有很大的野心。他与苏联和我党建立联系,是想借助苏联和我党来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向国民党闹独立性。而苏联是想稳住他,求得那段边界的平安。我们是想扩大统一战线,保持一条和苏联之间的物资运送与人员往来的通道。⑤”

从陈云同志的这个分析里我们可以知道,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当时之所以准备将援助红军的物资放到新疆,盛世才之所以先答应这批物资可以从新疆过境送到甘肃西部的安西后又答应西路军余部可以退入新疆,并允许他们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学习使用机械化装备,包括驾驶坦克、飞机,原因都在于盛在军事装备、部队训练等方面有求于苏联。而陈云同志当年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迫使盛世才不得不接受我们党有关西路军休整和学习、训练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从而圆满完成了共产国际和党中央交给他的接迎西路军的艰巨任务。

4.陈云同志在西路军平反问题上的作用

1983年初,李先念同志把通过中央有关部门收集的当年有关西路军问题的29份历史电报送给了陈云同志。陈云同志一份一份仔细看过后,让秘书给李先念办公室回了个电话,说:“送来的电报已看过了,可以送小平同志。西路军打通国际路线是党中央、毛主席过草地以前就决定的。当时共产国际也愿意援助,二百门炮都准备好了,我亲眼看见的。西路军的行动不是执行张国焘的路线,张国焘路线是另立中央。西路军的失败也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而主要是对当地民族情绪、对马家军估计不足。”⑥

于是,李先念同志就这批电报给陈云同志正式写了一封信。1983年3月8日,陈云同志给李先念同志亲笔回信,说:“你写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可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阅。”⑦随后,李先念同志把陈云同志的信自己的说明和附件一并送给了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于3月22日批示:“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⑧至此,这一牵涉2万多红军将士政治名誉的重大历史问题,终于有了客观公正的结论,陈云同志也就此了却了一桩积压多年的心事。

陈云同志对冤假错案和蒙冤受屈的同志一向敢于仗义执言,这绝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党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是阶级感情、历史责任感、政治原则性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高度统一。党的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同志在提议陈云同志为党的副主席候选人时,曾对他作过一个评价。毛泽东说:“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陈云同志为恢复西路军历史问题本来面貌的努力,再一次证明陈云同志是一向敢于仗义执言的杰出政治家。

在这里重点介绍李先念同志对西路军的贡献

(一)

1936年lO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光辉时刻。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万里长征,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迎来了三军大会合的胜利。会合是令人振奋鼓舞的,但面临新的艰难和凶险。

一则红军主力的集中,也招致了敌人兵力的集中。蒋介石追剿红军的兵力,开始向西北地区云集,企冈以几十万大军,配属百架新式战斗机,将红军压迫在西兰通道以北的黄河围圈内,企图一举消灭之。同时,乘机窥探已经与*“秘密勾结”的张学良、杨虎城的动向,令东北军、西北军参战“灭共”,如不服从军令,则将他们撤职查办,肢解两军。

二则陕甘苏区地域有限,地势不利,人口稀少,粮食匮乏。党中央存会师前致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电报中称:“陕甘宁苏区版图颇大,东西长约一千二百余里,南北亦六百里,现有盐池、定边、靖边、安定、安塞、延川、保安、环县、豫旺九城在我手中。”“各县论地情则山多,沟深林稀,水缺土质松,人户少,交通运输不便,不宜大部队运动。人口总数只四十余万,苏区内当红军的已超过三万,物产一般贫乏,农产除小米外,小麦及杂粮均缺,不能供给大军久驻。”⑨

不仅如此,苏区外同的一些较富庶地区,是东北军的驻地,红军已与他们建立了秘密统战关系,不便向其进攻,“取之于敌”,解决自己的困难。七、八万红军集中到陕甘苏区,仅就粮问题,就是天大的困难。

情势既然如此,那红军主力为什么还要会师陕甘苏区呢?这就要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和部署说起。早在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前,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日本侵略军企图进攻绥远,我党与张学良、杨虎城已有统战关系,蒋介石忙于处理“两广事件”无力北顾的政治形势,就提出了集中三大主力红军于西北地区,配合东北军、西北军控制陕、甘、宁、青四省,打通苏联,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战略方针。红二、四方面军北上途中,党中央将与张学良商定的方针和部署,电告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

(1)一、二、四三个方面军,有配合甲军(按:东北军)打通苏联,巩同内部,出兵绥远,建立西北国防政府之任务。由此任务之执行以配合并推动全国各派统一战线,达到大规模抗日战争之目的。

(2)根据一、二、四方面军会合,甲军与我们联盟,日本指挥蒙伪军进攻绥远、内蒙,企图割断中苏关系及蒋介石注意西南、暂时无法顾及西北等情况,上述任务可能而且必须在较短时期内实行之。

(3)打通苏联为实现全国抗日战争,首先为造成实现西北新局面、进行部分抗日战争之重要一环,其步骤为:

甲、二、四方面军尽可能的夺取岷州或其附近,作为临时根据地,控制岷州附近洮河两岸之一段,候部队相当整理后,即以有力一部出陇西攻击毛炳义,相机消灭之,目的在威胁兰州,以便甲军李忠(按:于学忠)部三个师全部集中于兰州为战略枢纽,另以有力一部出夏河攻击河州马步芳家乡,目的一是威胁青海吸引甘、凉、肃三州步芳兵力之东援,以便甲军派出一部接防,使西路三州落于甲军之手;一在消灭青马一部促其与我讲和,李毅(按:张学良)现有代表在青马处,以上是李毅与我商定之计划。

乙、完成上述任务之后,实行三个方面军在甘北之会合,扩大甘北苏区,准备进攻宁夏,这一步骤约在十月到十一月实现之。

丙、十二月起三个方面军中,以一个方面军任保卫陕甘宁苏区,并策应甲军,对付蒋介石之进攻,以两个方面军乘结冰渡河,消灭马鸿逵,占领宁夏,完成打通苏联任务⑩。

这份电文说得很清楚,党中央与张学良商定二、四方面军北上,并非集中于陕甘苏区一隅,而是要从甘南出击,配合东北军控制甘西、青海;红军则继而集中力量,夺取宁夏,两军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接通苏联。八月下旬,党中央致共产国际电称:“二、四方面军已经全部集中甘南,整个红军的行动方针,必须早日确定。”“我们所希望的地区,为青海、甘西、宁夏至绥远带。”“陕北甘北苏区人口稀少,粮食十分困难,非多兵久驻之地,且北不出宁夏,东不出山西,亦无红军活动之余地……目前陕北苏区,即已大为缩小,红军之财政粮食已达十分困难程度,只有占领宁夏才能改变这一情况。”该电希望能迅速取得苏联的武器支援,以配合红军西渡黄河,占领宁夏和甘西。否则,“我们只好作黄河以东之计划,把三个方面军之发展方向放到甘南、陕南、川北、豫西与鄂西,待明年冬天再执行黄河以西的计划”⑴。

这也就是说,与张学良商定的计划如不能实现,则红军也要单独进取宁夏、甘西,但需取得苏联的武器援助。如这一点也做不到,红军主力只好脱离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待来年再实现占领河西的计划。共产国际复电,同意红军占领宁夏及甘西。武器支援亦在准备中⑵。

形势是瞬息万变的。8月底,“两广事件”和平解决,蒋介石开始调兵向西北集中,打破了党中央关于两个月后蒋方能调兵来西北的预计。蒋介石并准备亲临西北坐镇指挥,企图首先控制西兰通道,组织“通渭会战”,给红军主力以致命打击。党中央鉴于“河西计划”有流产的危险,根据张学良的建议,决定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陕甘苏区,与一方面军共取宁夏,后取甘西。这就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的战略目的。 (未完待续)

注释:

⊙朱佳木(1946一),男,江苏南通人,研究员。曾任陈云的秘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陈云年谱》主编。

⑧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96页。

①②③⑤⑥⑦陈云年谱(1905一l995)(下卷),第282页,第291页,第318页,第369页,第318页,第318页。

④红四方面军战史编委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M].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58页,第104页。

⑨1936年9日4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电,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