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春晚真唱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春晚真唱

说实话,我对春晚真唱还是假唱一直不是很在乎。真唱了,除夕的快乐未必多一斤;假唱吧,节日的氛围也未必少一两。20日的新华网消息报道称,出于对春晚演出现场的考虑,导演组甚至计划采用保守办法,允许部分演员假唱。由于近几年的春晚导演都要求真唱,不少演员频频跑调,一些人气演员也因此退出春晚。为了汇聚大部分受观众喜欢的演员,才出此考虑。
        春晚就是一台晚会,无法承载太多社会价值期待。但仔细咂摸一下,公众在春晚真假唱问题上如此较真儿,其实很有意味。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到今天,20多年来的假唱远比真唱多,但观众对春晚的期待与评价显然并没有因为假唱而郁闷纠结。倒是这些年,一到这个节点,大家就条件反射地要求真唱,呼天抢地,不真唱不成活。是真唱让人听了上瘾,抑或公众审美情趣异化、除夕夜听不到破音跑调就睡不着觉?
        醉翁之意,显然不在于真唱的美学价值。假唱就如小年轻家家户户卧室里悬挂的婚纱照,美奂美仑,展示时往往艳惊四座——“不看原型,还以为照的都是明星呢”。那肤色、那衣着、那神情、那镜头感,比假唱要假得多了,但这叫瑕不掩瑜,结婚要的就是一种仪式感,诚实的年轻人拍点不诚实的婚纱照,看着舒坦就是了。其实春晚的假唱也是这个道理,春晚不是青歌赛,也不是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观众更不是音乐学院监考教授,只要不是拿别人的嗓子糊弄老百姓,临场假一点也没什么——毕竟,行云流水的天籁之音总比磕磕巴巴的荒腔走板美多了。
        然而,我们为什么善意地赞赏婚纱照之“假”,却见不得春晚表演对口型?恐怕绝不仅仅在于春晚的公共属性,更多折射的还是一种群体性的“恐假焦虑”。演唱会跑马圈钱的假唱那么多,你春晚总该真唱一回了吧;一年到头明星在广告中忽悠无数,你春晚也该让咱看看你丢人出丑了吧……当然,春晚之于中国人,远远超出了娱乐圈生态及晚会本身的价值,被寄予道德情感等更多的考量——也正因如此,这两年春晚之前,网络上都会有不同版本的“春晚节目单”睿智出炉,对一年的公共事件总结陈词,嬉笑之后感触良多。
        我们对春晚真唱的期待、苛责、甚至是近乎病态的痴迷,并不是我们对音乐本身有多少诉求,而是寄望“真实”这种形式,在虚假泛滥、信任缺失的相对性恐慌中,给惊悸的大众内心一丝形式主义的慰藉。只有从这个层面上看,才能理解“春晚真假唱”何以成为一个社会学问题,假唱怎么就那么像悖逆道义的不可宽恕之举。
        只是,即便春晚真唱了,又能怎样?职能部门对真唱的捍卫决心,与体制机制对真实的规制力量,本身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许有一天,当整个社会真诚澄明起来,我们才会心平气和地听春晚唱歌,不管真假,一如微笑着欣赏邻居家的婚纱照那样快乐。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