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每人“被捐”四千,慈善还是打劫?
观点1+1:每人“被捐”四千,慈善还是打劫?
2010年02月10日15:5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每人“被捐”四千,慈善还是打劫?
背景: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教师投诉,在补发增补工资的过程中,他们每人被强行要求“捐”出两个月工资计4000元左右。有关领导称,“捐”两个月增补工资给政府建立慈善、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自愿认捐率”达98%。
华商报发表小石潭的文章:现在一些官员讲话越来越没谱,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请问这位领导:有谁跟人民币过不去,更何况是自己的血汗钱?如果没有“不事先在一份自愿捐款确认书上签字,则领不到一分钱”,有几个教师愿意一下子捐出4000元?教师完全是“被自愿”、“被慈善”。慈善是个高尚事业,很大程度就在于它出于自愿。一旦打着它的旗号逼人掏钱,那就完全走形变味、让人生厌了。多年来,在不少地方,存在一种“趁涨打劫”的坏风气:哪个群体涨工资了,就有人捧着个“化缘钵”守在门口,不认捐就不让进门领取——晋级提薪是这样,职称兑现是这样,普调工资是这样,甚至病退职工涨薪也是这样……运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慈善的旗号,公然强奸民意,到底有多少钱用在了慈善事业上,没有人给个回音——扣款没收据,用钱没告示,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小蒋随想:权力长袖频频舞动下,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公信力与发展瓶颈之忧。一方面,半官方的慈善机构公开程度有限,人们的捐款积极性被削弱;另一方面,但凡天灾人祸许多单位都会组织“自愿捐款”,群众慈善能力被一点点透支;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鼓励捐款的税收政策,收入中的捐款部分照样缴税,令人疑问老百姓行善、行政者只是在一旁唱高调。领导说98%的教师“自愿”捐出两个月的工资,听上去“很好很强大”。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多少人对于“被自愿”敢怒不敢言?月薪2000元在城里也就够基本生活,解困基金向穷教书匠伸手,难道不是另一种“劫贫”?解困基金的最终去向,中间是否存在跑冒滴漏,也未可知。
10万“摩托军”算不算衣锦还乡?
背景:春节临近,由佛山、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返乡农民工组成的1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沿着321国道回老家过年。广东省2万多交警上街,疏导指挥,沿途护送,路上还设置了休息点。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对年轻的夫妇,花了3天3夜,瘦了13斤,从广东佛山市回到四川武胜县的家中。路上,他们住过廉价旅店,也曾在高速公路上被交警拦截,妻子被摔伤,丈夫累得几近虚脱,但当喝到家里的一杯热水时,所有这一切好像变得再平淡不过了。关于“归”的话题,我们曾反复提及。但每一次都没有像这次这样,五味杂陈。10万人,或者更多人搭乘摩托车回家的旅途,是这个国家年年岁岁反复重现的那些话题的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糅合。这幅图景太过庞大,以至于让人难以分辨,其中到底哪是温暖,哪是辛酸;以至于让我们不知道该感到喜悦,还是感到烦恼——我们甚至不知道是该去鼓励,还是劝阻。我们烦恼,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年味正在积聚,欢乐正在酝酿,我们却只能甘心承认,生活还并不圆满,火车上并不宽敞,钱包并不丰厚,穷苦或者说失意不会因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就远离。但也就是靠着这种不体面的坚持,某些珍贵的传统才没有被以任何理由抛弃:对家庭传统的重视,对团圆和美满的渴望,或者,在不易的生活里寻找出路的勇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一起构成支撑我们继续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这些希望和勇气不但可以让他们在2010年春节到来之际回到家乡,也可以在这一年,或者未来的更多年中战胜磨难。愿那些漫长的、寒冷的、疲倦的旅程早点结束,愿那些勇敢坚持的人平安抵达,愿艰难的归程尽头诸事如意。
小蒋随想:前些年那首“常回家看看”让许多人眼圈发红、鼻子发酸。心酸归心酸,“父母在不远行”依然是那么遥远,“留守儿童”的泪水只能被忍痛拭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得背上铺盖行囊,踏上前往东部以及沿海大城市的打工之路。尽管他们的“土”时常在都市遭遇白眼,虽然他们被归入“暂住”、“流动人口”,纵然他们不得不住在憋屈的工棚,甚至可能被黑心老板欠薪赖账,但他们依然持守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为了能在老家盖上几间新房,为了有朝一日能将家里的孩子带到城里,他们像蚂蚁般倔强勤劳,他们的汗水在城市里浇灌出一幢幢高楼穹宇,正是他们托起了沉甸甸的“中国制造”,亿万“中国工人”更令山姆大叔折服、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平日里,他们掩饰着对家乡与家人的思念,体味着城市钢筋水泥带来的冰冷与孤独。没有人忍心责怪春运民工潮的拥挤,因为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他们再也难抑心中的感伤,他们需要释放那份浓浓的乡愁。对绝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包机回家”还是遥远的新闻。火车站、长途车购票窗口前一对对拥挤的人潮,才更现实地映衬出一颗颗似箭的归心。当火车与长途车无法承受那份归乡的厚重,“摩托车返乡大军”的出现,没有“DIY一族”的潇洒,风雨兼程的慢慢归乡路更是“痛并快乐着”。介于自行车与汽车之间的摩托车何尝不映衬出农民工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又不是“正宗城里人”的尴尬?的确,惟愿“摩托车返乡大军”平安抵家,让漂泊的心得到港湾的归宿,哪怕只是短暂的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