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朱可夫曾来中国做军事顾问 比美军顾问称职
战略大棋盘
(1)蒋中正的“韬光养晦”和“以夷制夷”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以疯狂的军事冒险,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这一事件引发了东亚战略格局的巨大动荡,因此也牵动了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和不同程度的反应。战略大棋盘上参与博弈的各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日本人对中国东北的战略价值有着充分的评估。且不论这片广袤土地本身具有的丰富农业以及工矿资源。单纯从战略上看,东北就是制霸东亚大陆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之一,是日本实施大陆扩张最理想的基地。
为了能够长久统治这一地区,日本人费尽了心机。日本学者山根幸夫后来承认:当时东北3000万人口中,汉人占90%。而满人则不足100万。[1]伪满控制地区的蒙古人也不足100万。除了关东军的刺刀和一伙满清遗老遗少外,“满洲国”并没有实质的民众基础。
为改变这一地区的民族构成,日本人一方面大力实施奴化教育,企图彻底摧毁东北汉人的民族意识;一方面则从日本本土和朝鲜,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截至日本战败前夕,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移民(不含军人和军人家属)约166万人;另外根据中国学者沈志华的估计,朝鲜移民数量更达到了200万人。[2]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中国东北最终将被彻底“日化”。
基于向东北大量移民的长远前景,时间拖得越久,对日本越有利。日军中“理性派”军官,包括冈村宁次和石原莞尔,提出了所谓“满洲第一主义”,主张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对东北的统治上,而不应急于对中国其他地区发动侵略。[3]
但这所谓“满洲第一主义”,却面临着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中国、苏联,以及日本陆军本身的激进派军官。
由于丢失了东北,国民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国内舆论压力。大量知识青年,以及和国府对立的知识分子(以鲁迅为首),纷纷站出来,指责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
而依附于国民政府的“秀才”们,则摆出一幅“理性”的姿态,嘲笑反对者的“极端”和“偏激”。
但在实质上,依附国府的“秀才”,在怯弱方面,也同样“极端”和“偏激”。而且多数是些政治和外交的门外汉。他们的代表人物——胡适,甚至建议政府承认伪满洲国,以换取暂时的苟安。不得不承认,胡适的主张,是最符合日本长远战略的。
值得庆幸的是,国民政府的职业外交官,总算比胡适要理智的多,没有接受他的荒唐建议。但在具体对日战略,尤其是东北战略上,国府依然极度迷茫。
蒋中正最初指望所谓“公正国际社会”的干预。他在1931年9月23日日记中,甚至将“我国内统一之转机”寄托于斯。[4]结果,西方主宰的国际联盟派出了一个调查团,做出了虽然不受日本人欢迎,但对中国好处也不大的报告和决议,而且也不打算去实施,然后就草草收场。海外学者黄仁宇对此悲叹道:“中国人怀着无数次之希望,每次又眼见希望在国际政治之现实场合中幻灭”。[5]
此后,蒋中正自认为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他认定,需要首先解决国内大大小小的政敌,同时训练出一支可以与日本抗衡的军队。另一方面,蒋对于以外交手段解决中日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依然保有希望。综合起来说,也就是中国式的“韬光养晦”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