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两个人的战争[涓涓溪水]

两个人的战争[涓涓溪水]

两个人的战争

听很多过来人说,别看孩子小的时候腻在爸爸妈妈怀里天真可爱,长大后就会跟父母有代沟的,尤其是男孩子,对家长来说,儿子青春期的叛逆简直是个坎,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都会有影响。对这些“忠告”我从来没有当回事,因为我总是自信地认为我和儿子的感情如此之深,没有任何事情能隔开我们的心。


以前,是我给儿子讲故事、讲道理,陪着儿子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儿子开始讲一些小笑话给我听,我和他一起开怀大笑;再后来,他会讲一些感人的亲情故事、励志人物事迹给我听,听得我在一边掉眼泪。儿子在学校遇到小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也会向妈妈求助;而在我心情不好时,儿子竟然能善解人意地开导我。这就样,在我们家里有一个脾气暴虐喜怒无常的男主人的恶劣环境下,我和儿子没有被狂风压倒,没有被骤雨淹没,反而茁壮阳光地生活着。我以为我和儿子会永远这样快乐地亲密无间下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可是,谁能想到,我们之间会爆发战争呢?

说起“战争”的源头,我就头晕脑胀脖子粗,那就是儿子的学习。我这个人胸无大志,所以对儿子也是粗放管理,从来没有做过望子成龙的梦。我的观点是:童年只有一次,长大后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什么?是曾经的那些游戏和开心的事,而不是赶场一样的辅导班。所以儿子的小学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压力,我不看重他每次的考试成绩,只想等他哪天开了窍,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那些生僻的汉字、绕口的单词。可惜这只是我美好的一厢情愿,直到放假前,我也没见到儿子----这个小学六年级学生醍醐灌顶,倒是见到了他的班主任。儿子的班主任---一个朴素的女孩很严肃很郑重地告诉我:他们现在已经是毕业班了,不能再“荒废”大好时光,一定要抓住寒假这个黄金时期,对孩子的学习全面跟踪、重点辅导。

想起老师的“危言耸听”我不寒而栗:用老师的循环理论来讲,儿子小学成绩不好推论下去就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仔细又谨慎地盯着儿子的脸观察了半天,也没发现哪里写着后半生。不管怎么说,既然大家都这么学,每个孩子都这么辛苦,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改变不了现实就要适应。于是我跟儿子好好长谈一番,让他制定出详细的寒假计划。而我,不惜血本,请了假在家督阵,既可以监督他的学习,还可以答疑解惑。

我们之间的战争就此爆发。在家里,看着儿子磨磨蹭蹭地写作业,我强压怒火,放低语速心平气和地提醒他快点写,写完可以看会儿电视。儿子心不在焉地趴在书桌上,连抄写单词都抄错,我终于怒不可遏,拿着书本扔了出去。儿子怔愣地看着我,冒出来一句:淡定、淡定。气愤之余一句话让我平静下来: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可是这个时候让我赏识,我做得到吗?不打他就不错了。我又耐下心来坐在儿子的书桌旁装作看书,儿子似乎学聪明了,他找来寒假生活中的难题让我帮着解答,一道道题绕来绕去,没等我解完头就炸了。我一下子把书摔在儿子头上说:人家父母没有文化的孩子难道都不做作业了吗?怎么那些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呢?你就当你妈妈是文盲,不会做的题自己想办法。儿子也很生气,指着他的一摞试卷说:“我们孩子有多累你知道吗?这点作业每天不停地写也要写完整个假期,你们大人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呢?我们过得简直是非人的日子”。

这样的战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个想方设法想多玩一会儿,一个恨不得让他二十四小时都用在学习上。那天在我又一次声嘶力竭地控诉他的不求上进时,儿子忽然搂着我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为了学习,你变得这么可怕?我很想努力,但我还是小孩,爱玩是我的天性。是啊,我忽然醒悟过来,如果单纯为了学习伤害了难得的亲情,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我在一张纸上划来划去,仔细看时,却是:儿子,妈妈爱你,这就相当于休战牌吧,我主动举起了这面白旗。
明天争取写完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