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苏联红军在东北杀害的四野将领

苏联红军在东北杀害的四野将领

对哈尔滨烈士陵园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位,到他死也没搞清楚是谁枪毙了卢冬生。令人可悲的是,几乎没人去拜祭他。


卢冬生是何许人也?《红军人物志》写道,卢冬生,湖南湘潭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他同贺龙一起,艰苦奋斗10年,创建了红二方面军。卢冬生有勇有谋,同贺炳炎一起,成为贺龙的左膀右臂。1936年西安事变后,贺龙对任弼时说:“二方面军在肃反的时候,把知识分子都杀光了,现在部队里懂马列的不多,是不是派冬生同志到苏联学习学习。”卢冬生这一走就是差不多十年光景。


很快到了1945年,“伟大的”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后,单方撕毁了日俄达成的互不侵犯条约,转战中国东北,好景不长,苏联红军很快暴露了出俄罗斯民族的劣根性。他们不仅对战败的日本人进行抢掠施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也经常骚扰。抢东西、强奸妇女两项,造成了东北许多群众的严重恐慌。当了十四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见到的“解放者”们,却是这样一副嘴脸:苏军白天就在街上乱窜,有的到处找酒喝,有的偷仓库的东西,成袋的在街上拍卖,晚上喝的醉醺醺,闯街钻巷找“借五世噶”,吓得老百姓关门闭户,都盼着他们早点走。
特别要提一下哈尔滨,阿列克的老家,一到晚上,就有一些零散的苏军士兵拦路抢劫行人和追逐妇女,有时还持枪闯入民宅。结果使中国女人晚间不敢上街,男人上街则不敢戴手表、穿皮大衣。许多喝得醉醺醺的苏军官兵又到处倒卧路旁,令人观之侧目。

再谈卢冬生,1945年9月份,卢冬生奉命从苏联回国,先任长春市政府监督,后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哈尔滨卫戍司令员职务。卢冬生一次在着便装外出,看见苏联红军在抢劫一家商店,卢立刻上前制止,并用流利的俄语质问苏联士兵的番号和姓名,歹徒们顿时慌了手脚,四处逃窜,为了怕事情败露,趁卢上车之际,竟从背后开枪将卢冬生打死!卢冬生是个红小鬼,是从无数场大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万没想到竟然死在苏军枪口下!于1945年12月14日,在哈尔滨殉职。卢也是苏联红军打死的级别最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伊万估计,卢如果活到建国后,起码也是个中将。

几十年来,矗立在东北各地的苏军纪念碑每逢纪念日都摆上花圈,这是无可非议的,伊万完全理解。但是作为历史支流的苏军军纪问题,却也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永远抹不去伤痕!当我们为苏联在欧洲战场上打倒法西斯而叫好时,谁来缅怀那些被老毛子糟蹋过的中国妇女,死在苏联红军枪口下的老百姓,和我们的卢东生将军?
附:

刘达又名刘成栋,是哈尔滨解放后第一任市长。后又亲手创建东北农学院(现为东北农业大学),并任第一任院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任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名誉校长。以下内容摘录自刘达所写的《我在哈尔滨工作的前前后后》。

1945年底,日本投降后的东北地区正是前苏联红军占领时期。11月16日晚,刘达和陈云等东北局主要领导先后由长春来到哈尔滨,在东大直街178号(解放初期为26号)开会,成立中 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陈云任书记。会议即将结束时,有人想起陈云的行李还在附近的原中 共滨江工委机关(现道外桃花巷保障小学)里,需要有人去取过来。刘达当时是陈云的秘书,要动身去取。卢冬生会说俄语,便要替刘达去取。正在二人争执之际,有人说:“还是冬生同志去吧,我这里有一支手枪,你带上吧。”刘达便未再坚持。这样,卢冬生就和陈云的一名警卫员一起走了。不幸的是,二人在取回行李的归途中,被正在抢劫的苏军给截住,强行抢去了行李和手枪后,又把他们领到老巴夺(现为哈烟厂)下坡,然后就向卢冬生开了枪。子弹射中了卢冬生的太阳穴。警卫员及时卧倒顺坡滚了下去,方幸免于难。当时陈云十分悲痛。刘达更是悲痛万分。卢冬生的棺木先是停放在极乐寺,后来安葬在农学院的林场中,墓碑上刻着7个大字:“卢冬生烈士之墓”。

卢冬生Lu Dongsheng(1908-1945)陈二军团仅剩的4个党员之一。1945年在东北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8年4月16日出生于湘潭县七都一甲一个佃农家庭,当过放牛娃,那牛的主人家有一个年龄和他相仿的少爷叫陈赓,在工厂做过徒工。1925年到湘军第4师当兵,1926年6月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特务营长陈赓的影响下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随陈赓离开武汉去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在起义部队第20军3师6团1营当陈赓的副官,随军南下广东,在起义部队南下的会昌战斗中,陈赓左脚受重伤,他冒着弹雨救护,起义军在潮汕地区作战失利,部队仓促撤出汕头,卢冬生照护着腿部负伤的陈赓,同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历尽艰险,从汕头到香港,又辗转到上海,找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同年12月7日,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留在中央特科工作。

1928年1月,党中央考虑卢冬生机智勇敢,又熟悉两湖情况,便派他护送周逸群、贺龙等到湘西北组织革命武装。同年3月参加桑植起义,公开身份为贺龙的警卫员,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交通员。1928年春,贺龙部队在湘鄂边受到严重挫折后,他临危受命,前往上海与党中央联系,汇报情况,听取指示。此后,又多次往返于深山老林与上海之间,为贺龙部队和党中央传送文件、信息。中共六大文件和井冈山红军斗争的材料,都是他亲手带回湘鄂边的,对红军和苏区的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贺龙正是在得到党中央的指示后,决心建设“朱毛”的红军,在部队建立民主制度和政治工作,加强党在军队的组织,使红四军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31年3月,先后任红四军手枪大队队长、红二军团警卫营营长、第七师二十团团长,参加了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2年9月,中共湘鄂西特委将监利、沔阳、潜江等独立团合并成湘鄂西独立师,任师政委,率部参加了洪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在突围战斗中,领导两个营断后,在苦战中与团长王炳南带领的主力失去联系,转移至荆、当、远地区。在离开主力、失去领导、敌情严重、给养不足的困难情况下,领导部队坚持斗争,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发展到1000多人。1933年1月率部与红三军主力在鹤峰会师,不仅为处境困难的红三军增添了有生力量,而且带回几万块银元和一些布匹,为红三军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不久,任红三军第七师师长,参加了恢复湘鄂边苏区的斗争。当时政委夏曦大搞肃反,把二万人的红三军杀的只剩三千人,军队中有文化的,带眼镜的,插钢笔的,上过黄埔留过洋的干部都杀绝了,全军只剩四个党员,军长贺龙,政委夏曦,主任关向应,还有一个就是卢冬生了,贺龙是旧军人,关向应有小辫子被夏曦抓着,都不敢和夏曦对抗,唯有卢冬生是工人出身,最重要的还是中央交通员,不买夏曦的仗。一次战斗,卢冬生在后面阻击,要夏曦带部队先走,结果卢冬生打了半夜追上部队,发现夏曦居然还没办法把部队带过河,气的他当场就骂开了,把懂军事的都杀光了,部队还怎么带。夏曦也知道离了卢冬生无法带部队,只有忍着。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在黔东会师后,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参加了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一系列斗争。1935年11月参加长征。

1936年4月,指挥部队在石鼓镇扎木排抢渡金沙江,保证了红二六军团顺利过江。1937年7月,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O师,任该师三五八旅旅长,结果120师发生三王反贺事件(王震、王首道、王恩茂),作为贺的心腹的卢冬生被扣上军阀作风的帽子,气的卢冬生坚决要去去苏联学习。9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冬因健康状况,经中共中央安排赴苏联疗养。1939年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9月毕业。因苏德战争爆发,交通线被截断,他与刘亚楼被分配到远东地区参加反德、意法西斯战争。1945年8月5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他随苏联红军回到哈尔滨。

194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他为松江军区副司令员。不幸的是,14日凌晨他带着警卫员去火车站取行李归来的途中,遇上几个苏军士兵抢劫,他出示苏联红军军官身份证,对这种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批评。这几名苏联士兵害怕处分,趁其不备,向他开枪,他倒在血泊中,牺牲时年仅37岁。

贺龙闻其死讯,伤痛不已,评价卢冬生说:“在那些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冬生同志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从来不避艰险,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每一件光荣任务……他以一个工人出身的同志,依靠对革命的热情,在不断的学习和战斗当中,锻炼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坚强指挥员。”
源自网络
加强发展壮我中华!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