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美国击毙东突头目不是误炸
我感觉,美国击毙东突头目不是误炸,是给中国打预防针
东突头目被美国无人机击毙,很多人都认为是误炸。随着媒体披露了有关细节,“误炸”似不成立。
据报道,“ 2月15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操纵的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米兰?沙阿市以西8公里处发动袭击,结果2枚导弹击中一辆汽车,当场炸死车上的蒂尔基斯坦尼及其2名同党。”
美国无人机进入巴基斯坦上空越界攻击极端分子,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指挥的,都是针对高价值目标的。美国无人机越界攻击的行动平均每年只有30——40起,仅仅是在阿富汗境内飞行架次的零头的零头,但是战果却很大,塔利班、基地组织的高级指挥官经常出现在战果名单里。
仅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三起:
2009年12月8日,美国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重镇米兰沙阿附近发射导弹,击中一辆汽车,炸死3名武装人员。据称,其中有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此人曾叫嚣对中国发动“圣战”;但也有媒体报道说,死者是“基地”负责行动策划的高级成员萨勒?索马里。
2010年1月14日,“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头目哈基穆拉?马哈苏德被美国无人机炸死,该消息暂时未得到巴军方确认。
2010年2月15日,东突头目被炸死。
显然,美国无人机的越界攻击行动与一般空军飞行部队的巡逻、游猎行动有明显不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部落地区,携枪乘坐汽车并有武装护卫的人多如牛毛,如果CIA仅根据这些特征就发动攻击,那就太没有职业精神、太对不起美国的纳税人了。
可以说,2月15日的行动,是CIA长时间情报收集、长时间空中侦察、高效率指挥的结果。可以这样推断这次行动的过程:
无线电侦听(或其他情报来源)发现目标;
判定目标价值;
确定目标大致位置;
高空无人侦察机长时间监视(有可能长达十几个小时);
发现、跟踪可疑目标车辆(持续侦听,判定目标是否在车上,或回传图象进行识别);
发动攻击(如果目标人在车内打了一个电话,或者回传图象识别通过确认,那就是扣动美国导弹的发射扳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择目标人乘车时进行攻击,既表明了对目标人行踪的精确掌握,也显示了追求的就是一击必杀的决心。如果一枚炸弹击中一座建筑,里面的人尚有些许生还的可能,但是如果一枚反坦克导弹击中一辆轿车,那就彻底没希望了。
还有网友指出,也有另一种可能:事先有内线在目标人的汽车上做了特殊的标记,从空中通过仪器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发动攻击。对此存疑,CIA对基地的渗透似乎没那么深。
总之,无论何种情形,美国动用种种手段攻击一辆普通的汽车,他们应该知道车里坐的是什么人。
以往,通过攻击目标人乘坐的汽车实现“定点清除”的例子很多,如:以色列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高级领导人兰提斯,俄罗斯击毙车臣匪首杜达耶夫,等等。这样的行动,往往是间谍情报机关和军事作战部队共同携手的结果。这次美国击毙东突头目的行动也不例外。
这样说来,美国是不是以次讨好中国呢?我看未必。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对中国进行旁敲侧击,主要为的还是美国自己的利益。用句老话说,“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塔利班由于过于极端,所以十分孤立,没有大国在背后援助,因此,装备条件十分差,这和前苏联侵阿时的情况完全不同。
前几天看过几张图,显示的是缴获塔利班的战利品,其中有大量的高压锅(一般家庭用的那种)和化肥。高手指点:这是塔利班制作炸弹的原料。塔利班装备的匮乏由此可见,这和前苏联侵阿时抵抗力量肩扛“毒刺”导弹的情景截然不同。
奥巴马决心在任内撤出阿富汗,为此,大量增兵,并在近期连续发动大规模进攻。在此局面下,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出现塔利班“鸟枪换炮”的情况。因此,美国就要想法设法的提醒周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你和我们美国有共同的利益。于是,就有了两个月内的三次精确打击,一名曾经威胁中国的恐怖分子、一名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头目和一名基地组织高层人员被击毙。
说白了,美国不愿意中国把塔利班当成一张牌,提前给中国打预防针。尤其是在目前中美关系的背景下,美国人更是有点神经过敏。
我想,鉴于塔利班与东突分子的关系,我国肯定不会支持塔利班。但是,这件事给我们提了醒,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我们不是没有牌可打,炒炒美国国债呀,卖卖武器呀,投投否决票呀,搞搞反倾销呀,这都是办法,完全可以硬气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