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社会实践表只是个形式吗?

社会实践表只是个形式吗?

社会实践表只是个形式吗?


文、蛛蛛

  又到了寒假快结束开学的日子了,街道办事处又忙碌起来了。近日,不少的家长们亲自去街道办事处那盖章,为孩子的社会实践表上盖戳。


  社区的办事人员很纳闷,有的孩子都是大学生了,也不亲自来,让自己的父母前来;有的孩子是中学生,不来的理由很有意思,那就是父母让他们在家里学习。


  社会实践表上盖戳,原本是孩子们要自己做的事情,不应该让父母们代办,可都中学生了,应该自己能够独立了,却还要父母代办,其实,盖戳也就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再说了,真正的社会实践都没做,就来盖戳,这个社会实践表有啥意义呢?!


  可是,也有个别现象,让社区办事人员体会不一样的滋味了。前天来了两个高中生,要求参加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做满十个小时,还要求同社区办事人员一起合影,不是留念,而是要证明自己确实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两个高中生要到外国去留学,外国留学的条件之一必须要学生有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也必须得做满十个小时,否则一旦查出来弄虚作假,就会取消留学资格,是故这两个高中生才要求社区给安排十个小时的实践活动,还要一丝不苟做完十个小时和照相证明等。


  从我们国家实际存在社会实践表流于形式和国外对社会实践表很重视来看,是中外两种不同教育制度的碰撞,从而引发我们的深思。


  社会实践表可以流于形式吗?
  
  显然,从我们国家的社会实践表上的内容来看,其目的绝不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就行了,而是要求学生们能够真正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为自己进入社会和融于社会做准备,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的,希望让孩子们得到真正的社会锻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可现实是,孩子们都基本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连盖戳都由父母们代劳了,难道我们国家的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这么差,还是家长对孩子要求太严唯学习成绩第一吗?!看来,也不尽是如此的。同样是中国教育出的孩子,准备留学了,也知道必须得亲自实践活动,必须得真正履行这个活动,真正做满十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只能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大策,是存在着一点问题的,仍然摆脱不了成绩论的观点,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可实际上,我们一直将高考当成孩子们重中之重的任务,甚至人生分水岭一役了。虽然我也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但我更以为,高考制度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需要每个人深刻思考的,这样选拔人才的制度并没有错,然而,如何完善,还需要有志之士提出好的意见来。


  不触及最实质的东西的话,社会实践表就很易流于形式的。
社会实践表只是个形式吗?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