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谁之过
“姐姐被人打啦!”陈琳(化名)指着电脑屏幕大声喊道。
2007年3月29日,陈琳打开东莞阳光论坛上《虎门三中群殴事件》的视频———陈云(化名)正被3名女生群殴。
陈琳的父亲闻讯跑来,确认视频中被殴女孩是陈云后,马上给哥哥陈海运打去电话:“小云被人打了你知不知道?你是怎么当父亲的?!”
陈海运赶忙打开电脑,长达1分59秒的女儿被殴打画面映入眼帘。
许久,陈海运都没回过神来。
3个多月后,方知女儿被打
陈云犹豫了一下,跑下楼,2个女生冲了过来,揪住她的外套往楼上拽,同时,拳头落在她的背上、手臂上、头上。
趁对方脱手,陈云赶紧逃下楼去。一个女生追上去扯住她胸口,陈云挣扎着,女生一脚踹到她左腿正面,陈云痛苦地咧着嘴转过身,又一脚踹到她右腿背面。
陈云想逃,被对方抓住外套的衣领,使劲一甩,陈云整个人打转了一圈,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对方一脚正好踢中她的腹部。
终于,陈云举起拳头想反击,但还没等落下,更多的脚和拳头接踵而来。
哦~围观的同学有的拿着手机进行拍摄,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这是发生在2006年12月18日的真实一幕,打人者和被打着都是身穿校服的初三学生。
陈海运把鼠标摔到一边,打电话质问陈云的班主任;班主任说,这是去年发生的事,学校已对打人的学生作了处理。
陈海运顿时火冒三丈:“有没有搞错!去年发生的事为什么没通知家长?”
看到已无法隐瞒,陈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道出了委屈:自从上初一以来,时常受到同学的欺负;视频中打她的3名学生为同班同学,实际殴打时间持续了五六分钟。
3月30日,陈海运赶到学校;学校领导表示,打人事件发生一个星期后,学校便对打人的3名女生作出处理:两人记过,一人警告;下午,打人的学生家长赶到学校,给陈海运父女赔礼道歉,“看到几个孩子家长的态度很诚恳,我心里总算好受了些,只是对女儿充满了愧疚”。
创作,还是真实的记录
伴随着快节奏的HI-POP音乐,10多个穿着宽衣长裤的男生走出校门。
他们在大街上行走,旁若无人的抽烟,做鬼脸。
他们是一群十五六岁的中学生,镜头切换后,其中4名男生把一名男生逼到墙角,进行殴打,耳光、拳头、飞腿,一概用上。
暴力镜头持续了近1分钟,被打者始终没有反抗。
以上是一部名为《蛊惑仔成都三中》的视频短片内容。3月份,短片的记录者把短片挂到了网上,短片片头出现主演“波娃、建娃子、短手杆”等字样;导演:ZYB;片名:娱乐娱乐。
3月26日,有媒体记者找到了短片中的ZYB———一名成都三中学生,ZYB说短片为他与同年级的5名同学自导自演,于1月初用手机拍摄。运用电脑技术剪辑后配上音乐,放到网上供人浏览。
三中领导看到后,通知警察介入此事。校方表示:“几名学生无中生有地制造暴力短片,并放在网络上供人浏览,对学校声誉造成了巨大损害,学校将会对几名学生进行处理。”
4月19日,三中德育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称:“网上视频为几个学生之间开的玩笑,学校作了批评教育,现在学生们都已恢复上课。”
但有接触此事件的人员却告诉记者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警察调查的结果是:短片为真实打人行为的记录;挨打学生的心理出了一些问题,目前已转学回老家;参与打人的5名学生中已有4人不再上学。”
家庭之过
李光照(化名)操起身旁一把菜刀,冲到同学徐飞(化名)面前,一阵乱砍,徐飞的胳膊、脑袋顿时鲜血直流。
在北京某职高一堂烹饪课后,徐飞的一个眼神,便让李光照起了“杀心”。
“以前我跟他没什么过节,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见面时甚至会点头打招呼,但当时他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李光照的回答让华夏心理网的心理咨询师张慧萍很吃惊。
但有多年学生心理辅导经验的张慧萍知道,那个眼神肯定让李光照联想到了某些不好的场景。
“我父母离婚前经常吵架,当时我父亲就用同样的眼神(李光照自认为相同)看我母亲。”在李光照看来,受到那样的眼神代表自己不被尊重,而联想到的场景让他怒火中烧,冲动而起。
“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张慧萍表示,依照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模仿而来,如果家庭环境充满暴力、冷漠,孩子则更具有攻击性。
“在学校里,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是在很多家长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引导了孩子以暴力解决问题。
社会之过
4岁的儿子从椅子上跳下来,举着小手打张慧萍的手臂。
“为什么打人?”
“奥特曼打怪兽。”孩子稚嫩地回答。
“社会充满了暴力,无时不刻对孩子起着错误的指引。”张慧萍举上述例子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校园暴力与社会暴力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是暴力文化的产物。”他说,一些影视作品宣扬战争,美化暴力人物,是极为不恰当的举措。
张慧萍在与学生们沟通时发现,很多孩子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暴力事件,暴力文化和环境让孩子们错误地认为:通过暴力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并且将来会“事业有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学校的教育起决定性作用。“而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仍然以重视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为主,对于关系到青少年成长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却极为缺失。”
“校园暴力绝不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冯锐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