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随感录(30):雅俗论之三:“三俗”万岁

随感录(30):雅俗论之三:“三俗”万岁

随感录(30):雅俗论之三:“三俗”万岁
俗的范围可是巨大,从卤煮火烧到炸酱面,从泥人儿到风筝,从灶王爷到财神爷,从唐伯虎到陈冠希,从《肉蒲团》到《O的故事》,从闹洞房到斗破鞋,从京戏到肥皂剧,从莎士比亚到大仲马,从莫扎特到披头士,从《七侠五义》到《射雕英雄传》,从邓丽君到蔡依林,从赵本山到周立波,不可胜数。如果都要反对,立志高雅的人士,怕要被唾液淹死。所以他们从俗中挑出“庸俗、低俗、媚俗”,谓之“三俗”,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不想郭德纲老师并不买账,观众们还就跟着起哄,真是你敢逗,我就敢爽。妈呀!这还有天理了吗?
反“三俗”的“主流艺术家”,显然是没搞清楚状况。他们以为,只要以“生活作风问题”指责对手,就会无往而不利。可今日之中国,谁又是被吓大的?惨遭郭老师的“性骚扰”,只能说是活该。六十年来,歌功颂德有之,溜须拍马有之,拿肉麻当有趣有之,以丑恶为高尚有之,何尝被“三俗”过?老百姓不过听了点儿“非主流”的相声、二人转,看了点儿恶搞的视频,创作了点儿幽默讽刺揶揄使坏激愤痛骂的段子,就“三俗”了?《建国大业》俗不俗?《春天的故事》俗不俗?“先要感谢国家”俗不俗?把矿难宣传成“大爱无疆”俗不俗?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可以点灯。岂知依附权贵,为俗中之最俗,其龌龊处,“三俗”尚不足以形容啊。
“三俗”的矛头,是冲着郭老师和二人转的“粗口”和“黄段子”的。然大众的精神生活,“黄段子”必不可少,不独我国,全球皆然。“他妈的”被误封为我国“国骂”,后来才知道,美国的“国骂”,于此相类,并且还有竖起中指的“形体语言”,这不就是明证么?性无处不在,亦如权力与金钱无处不在,真正“三俗”的性,是与权力、金钱结合的性。而大众的“黄段子”,许多恰恰与此相反,是对性霸权的反抗。鲁迅先生早就指出,“他妈的”是对宗法制度的反动。你们纳妾包二奶收受性贿赂玩潜规则开性爱派对,还不许我们说了?以“黄段子”出气,确实是百姓的“喜闻乐见”。我印象最深的“黄段子”,一是“三个代表下乡忙”,二是“笨!拉灯!”当载诸典籍,传诸后世才是。
就是那些与“革命”无关的性,真的对大众有毒?“A”片如何?百姓看了,不过是与手淫相类,可是资本家看了,就忙着“与国际接轨”。《金瓶梅》又如何?百姓看了,也当不上西门庆,可是官员看了,就会“勇于实践”。反“三俗”的主张,登在“内参”上正合适,对老百姓宣传个什么劲儿呀。近年来,“A”片几乎成了性教育的教材,功劳大大地。尽管不如霭理士撰写、潘光旦翻译并注释的《性心理学》好,可是无“A”片,中国人何时才能知道,“睡觉”和“做爱”的区别呢?至于那些让“有识之士”含泪担心的“广大青少年”,告诉他(她)们,性权利的边界,是十四岁以上的人的完全自愿,十八岁之前要征得监护人同意,注意卫生和避孕,就结了,舍此无它。至于“学坏”一说,毫无根据,看看性犯罪的发生率就知道了。而郭德纲老师与二人转的“黄段子”,自然无法与“A”片相较,就是在“黄段子”里,也只是“软三级”。原因有二,一是“商演”当“老少咸宜”,不能太辣,二是“河蟹”横行,不得不如此。比起迈哥哥和麦姐姐,把手放到裤裆那里揉来揉去,差得远了。这就受不了啦,什么奥斯卡、格莱美、诺贝尔,又何必艳羡?或许,“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提法,又要复活了,但我敢预言,很快又会被掐死。
末了,将郭老师的台词恭录于下:“你这个想法很‘三俗’嘛!不过我喜欢!”是的,那些买票的观众喜欢,像我这样只看视频的观众也喜欢。“三俗”很好,“三俗”万岁!
多谢夸奖。
在相声《我要高雅》里,郭德纲老师言道:“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枪法真是准啊,一枪正中眉心!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