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新闻网页 俄专家:可通过售华发动机控制中国战机出口

新闻 新闻网页 俄专家:可通过售华发动机控制中国战机出口


资料图:中巴合作研制的枭龙战机采用俄制发动机。

由于太行发动机性能不稳定,中国歼10机队仍在大量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
青年参考3月31日报道  据俄罗斯“航空港”网站3月24日报道,因得到俄制发动机的帮助,中国军用航空工业获得与俄罗斯同行一比高低的机会。按照中俄双方签署的协议,俄罗斯车尔尼雪夫工厂最近开始为中国生产43台RD-93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批发动机将用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联合生产的JF-17战斗机上,该机未来将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俄罗斯战机的竞争对手。
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透露,目前已有25台RD-93发动机完工,全部43台将于年内交货。另外,在今年5月前,俄中还将签署新的100台RD-93发动机供货合同。此前,俄罗斯于2006年向中国提供了100台该型发动机,全部安装在JF-17战机上。另有传言说,如果俄罗斯能保证进一步提高RD-93发动机的性能,中方还将购买近1000台,合同总金额可达37.5亿美元,这显然对俄方诱惑巨大。
报道称,尽管中国航空工业取得很大进步,但其航空发动机产能依然薄弱。中国自行研制的WS-10A发动机计划安装在歼-10战机上,以替代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发动机,但由于其性能不太稳定,中国去年不得不继续从俄罗斯进口122台AL-31F发动机,以保证歼-10的生产。
购买俄制RD-93发动机,则是出于确保JF-17战斗机出口的需要。该机被视作美国F-16和俄罗斯米格-35战机的潜在竞争者,巴基斯坦空军已决定首批部署150架JF-17,并打算与中国联合生产额外的200至250架,用于向埃及、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出口。由于JF-17的单价仅为1500万美元左右,几乎是美俄同类产品的一半,俄罗斯有人担心JF-17会影响本国米格-35甚至苏-30战机的出口。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