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品味红楼——袭人为何进言

品味红楼——袭人为何进言

在宝黛爱情悲剧中,经常要被指责的,还有个袭人。由于袭人对王夫人的进言,而让很多读者认定了她的进言,让王夫人对黛玉产生了进一步反感。可是仔细研读袭人之语,以及进言后王夫人并未一直采取让宝玉离开大观园的行动,说明,这次进言以及进言被采纳的重点并非宝黛同处大观园,而另有其他。那么是什么呢?
下面拣重要之处做分析:
袭人对王夫人的进言,前后一大套,前面均为铺垫,不做引述,只拣最重要的看来,同时看王夫人听了袭人的话,是如何回应的:
袭人表面上是借宝黛与宝玉之间的亲密,实际上,说的是宝玉与怡红院里丫鬟们之间的厮混。红楼写法的正话反看,此处显露无疑。宝玉挨打,一因戏子,二因丫鬟,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与宝玉做了越轨之事的袭人,心里一点不忐忑那是不可能的。因心里的忐忑不安,又因为毕竟还没过了明路,就做了不轨之事,弄好了会得到事后认可,弄不好,落得个金钏样的下场也未可知。于是,袭人说了如下一些话:
“以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你儿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太太你自己心里清楚。)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他就喜欢在我们这些丫鬟堆里乱吃别人豆腐,)倘或不防,(我们这些丫鬟晚上睡觉或者房屋里没人时,没防备被他钻了空子,)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真的做了一次两次不应该做的错事,或曰不才之事,我也不说真假,反正太太你自己想去)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怡红院里人多,老嬷嬷们或者赵姨娘周围的那些人,什么话都敢说,可能已经在太太面前造过我跟宝玉之间的事情了吧,是不是把我们说的连畜生都不如?)二爷将
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宝玉将来不被人再告什么状当然好,他那个人从来都不小心不注意,要是再被人告了什么状,说我跟宝玉之间有什么事,我们做丫头的罪有万重,就算是粉身碎骨死了,都是平常小事,但是宝玉一生的名声,或者说你太太的体面名声和行善积德的品行岂不是白营造了么?)
袭人的这番话,着实把王夫人唬了一大跳,而袭人的这番话,也着实冒了很大的风险,就好像孔雀在展示美丽的同时,也把丑陋暴露给众人。如果你袭人没跟宝玉做些不才使事,
你又如何知道宝玉会做不才之事呢?但是袭人对自己说这番话是有把握的,她去见王夫人之前,是坐在那里想了一想之后,并郑重的对屋里其他丫头们叮嘱了一番,才过去见太太。
下面,袭人又说到: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何罪?想到宝玉可能与别人有不才之事未告明之罪,还是没获得身份的明确就就与宝玉做了不才之事的罪?)。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 "(宝玉大了,不仅跟丫头们做不才之事,而且还有跟小姐们做不才之事的可能,虽然我为了自己未能获得身份的明确就跟主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我怕别人知道了,那些小人的嘴就会胡说我很害怕,我怕他们到处传扬给太太惹麻烦,我日夜担心,{仅为了怕宝玉跟小姐们做不才之事用的着日夜悬心么?})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太太放心,我跟宝玉的事情我没跟任何人讲过,只有灯知道,没有活物知道的,我是绝对忠实的。)
在写袭人这番话时,曹雪芹是十分隐蔽的,从袭人的话里还不能完全弄明白她的意思,但是曹雪芹用了非常高明的协作方法,他不让袭人完全暴露本性,为了保护袭人,用尽了心思,可是|曹雪芹如何来让读者明白袭人话里的真实含义呢?他巧妙的用王夫人的话,来揭开袭人话的真实意思,写作手法实在高明至极。
且看王夫人听了这话,是如何回答的,如果说读者未完全领会袭人的意思,那么王夫人则是彻底领会了她的意思了。
王夫人尽管听了袭人的话,有雷轰电掣一般的震惊,但并未因此就惊慌失措,可见其实袭人所言之事,王夫人心里应该一早看出过蛛丝马迹,但以王夫人的为人,并未想怎么样,而且,对待袭人,是否把她给了宝玉,她还尚在犹豫当中。但是今日袭人一番深明大义的话,让一直犹豫的王夫人下定了决心。
看她如何回应袭人:我的儿,(称呼变了。)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虽然在还没明确姨娘身份宝玉就强你做了那事,你不仅不怪他,也没告发他,还为着他着想,还这么周全,这样的心胸真是少见。)我何曾又不想到这些(我何曾没担心过这些,何曾没想过要给你过了明路,但我没想到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竟还拿宝玉当小孩子!)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俩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有这样好。(你没把宝玉强你做不才之事说出来,保全了我们娘二两个的声名体面,保全了我们在家里的地位和面子,否则要是你袭人告到官里,我们颜面何存!原来你是这么好的孩子!)罢了,你且去吧,我自有道理(放心,你去吧,这事情我已经全明白了,我心里有数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虽然我现在不能立即给你答复,但是,你今天既然到我这里表明了态度,也把事实告诉了我,既然你们已经是那种关系了,那么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宝玉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荣辱与共吧,你提醒的事,我会办的,你做的牺牲,我不会不管,我会给你个说法,我不会亏待你的。)
从这次进言的最后结果来看,最后受益的,应该是进言者本人,袭人。
王夫人为什么要急忙给了袭人一个地位呢?一是,曾经老太太和王夫人本人也有这个意思,二是她对宝玉和太太老太太也的确比较忠心,三者,最重要的是,她跟宝玉已经做实了那件事,已经有了既定事实;四是,宝玉大了,需要有个比较固定的性的伴侣,用袭人拴住宝玉,以免他在外面太花,到处生事,保全宝玉以及荣府和王夫人甚至老太太的体面和名声。因此,在王夫人眼里,袭人是多么的识大体!!所以,她听了袭人的话,立即如雷轰电掣一般。
尽管获得了王夫人的首肯,但是,从以上分析看来,袭人绞尽脑汁,冒着危险采取的步步行动,归根结底,给她自己争来的仍是个奴隶地位,在太太眼里,袭人是为了让宝玉有个男性冲动的对象而预备的,这种牺牲,当然是要大大的感动王夫人了。
王夫人采取的行动,是在袭人的预料之中的,因为,当最后明确了身份之后,如果那番话不是为了给自己争地位,那么袭人应该感到的是意外的惊喜,而恰恰相反,袭人并未大喜过望,而是“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也就是说,袭人提醒王夫人,她跟宝玉的事情应该明确了,该办了,王夫人同意了袭人的意见,袭人目的达成,就回去了。
所以,扯上林姑娘和报钗,只不过是拉大旗做虎皮,做幌子,实际上,袭人话里有话,而王夫人是心有灵犀。
也因此,过后,宝玉也再未搬出园子,一切照旧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宝玉与姑表姐妹之间发生不才之事的可能,王夫人等并不以为然。其中原因,下篇再详谈。


如果您喜爱探讨红楼梦话题,醉迷红楼QQ群诚邀您加盟,群号46596601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