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人家】
文:紫瑶轩
许多脍炙人口、言简意赅、经口头流传的谚语,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语句简单通俗,包含了前人丰富的智慧与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有着语言的美学与很深刻的寓意。恰当地运用一些谚语可让我们的语言变得风趣,增加与人交流时的活泼气氛。最重要的是,这些谚语让后人们在人生旅途中不至于走弯路。常常听到汾州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是要警示我们:“前事之鉴”必是“后事之师。”
但是,汾州的前人又说过“人有三昏六怔七十二糊涂。”乃是说人们每天必会发生一些“忘性大于记性”的不可思议的事儿。“昏”,特指发昏;“怔”,特指发呆、发愣;“糊涂”比较好理解,特指忘性很大;这数字三、六与七十二是比喻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有时会成倍的增加。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一边与客人客套,一边去厨房拿杯子为客人沏茶,去了厨房却忘记了要干嘛,出了厨房又续不上刚才与客人的话题;上班走时明明记得锁好门的,半路上会突然想起忘了锁门,于是急得什么似的,马上拐回去看,锁子却在门拴上安然地挂着,让自己又好气、又好笑。就算有“前事之鉴,”这些事儿还是会不断地发生。
那天,我有点咳嗽,便拿出医保卡包在一个小薄塑料袋里,装在裤兜里,预备到药房买点药。走之前,去了一下卫生间。上班后一直忙忙碌碌的,就忘记了买药一事。晚上又咳嗽时,方才想起没买药。早晨起来时怕再忘记,自己念叨着买药、买药……。去了药房,开好处方划了价,到了医保窗口准备刷卡时,一掏裤兜,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医保卡没在兜里!呀,什么时候没的?记不得啦。医保科的小会计调出我的资料,“哇!你的卡上有一千多块钱呢!快去找找吧!要是别人捡到,还不都花掉啊!”我正在回忆从包好医保卡以后的细节呢,听到小会计这么一说,就告诉她:“那你先冻结了我的卡,找到再说。”小会计说:“我这里不行,你得去医保科找科长去。”“好吧!”我无可奈何地走出门诊,望着医保科所在的楼,我觉得我有点儿眩晕,如痴如傻。
我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地向医保科长申诉,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干练。我倒不是在乎卡里的钱,主要是今天这事儿来的太突然,让我难以接受。科长耐心地听完说道:“这个好办。难办的是你得赶快到医保部门挂失。你昨天干嘛去了?今天是周六,人家们都不上班,找也难找呢。”听了这话,我有点生气,瞪起了不太大的眼睛:“哎呀,你看你,我今天才发现卡没了,昨天怎么能来申诉?”科长本来是熟人,看我急了,便笑嘻嘻地提供了两位同事的亲戚在医保部门上班、并且分管着挂失这一重要线索。一个上午我东跑西颠,总算找着了这两位同事。还不错,他们都爽快地答应让他们的亲戚赶快帮我挂失、补领医保卡。看来我的面子还真不小!这是我失去医保卡后第一次感到心情好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持乐观的态度为时尚早。
整个下午,我在家模拟前一天拿出医保卡后的过程,走过那里,去过何处,试图再现旧景。然而,越是着急,我越是糊涂的很。先生说:“算了,别想了,你去上网浏览吧,我去给你买点止咳药。”我答应着打开电脑,想写写今天发生的这点儿事。这时,那两位同事像约好似的都来了电话,一说是亲戚的手机关机,座机也无人接听;一说是连人影儿也找不到咧,周一吧,一定帮你挂失、补领云云。唉,还好我只是有些咳嗽,晚吃一半天药也无所谓,自己掏钱买也不是问题。但这医保部门怎么就没有值班的制度啊?
一边想着这个医保部门的服务不便会带来什么后果,一边在卫生间里取出洗衣机中洗好的衣服,去阳台那边晾晒。蓦然想起,前一天走之前不是来过这儿吗?便抱着一线希望低头寻找。哈!就在墩布旁边,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白色塑料袋在那儿躺着。总算找到啦!我一阵惊喜,估计是从裤兜滑落出来的。怎么我就没仔细找找这里呢?我真是糊涂到家了。真是应了古人说的“三昏六怔七十二糊涂”了。
有些失笑地回到书房,抬头看到墙上挂着的郑板桥“难得糊涂”之名句,便若有所思。据说,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到山东莱州的云峰山观看郑文公碑,因天色已晚,不得以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出语不凡。室中陈列一砚台如方桌般大,石质细腻镂刻精良,让郑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郑板桥为其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章。因砚台大,尚有余地,郑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印章,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大惊,细谈之下,方知老人是位退隐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跋,郑板桥见还有空隙,当下便也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老人见了大笑不止。从此,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名句在民间流传。
小女子不才,仔细揣摩这老郑“难的糊涂”之意境,“难”者不易也,“得”为得到、得之,“难得”者实属非常之不容易。用现在的话说,这种糊涂很难得,或者说这种糊涂境界很难为之。实际上装糊涂能装到一定的境界属于一种表象,是用高明的演技演给旁人看的。而“三昏六怔七十二糊涂”则是真糊涂。不过,这真糊涂应该是人在生活中之自然表露,不带任何做作;而装糊涂则是真聪明,需要一定的水平,才能收敛锋芒装平庸,“不显山、不露水”地让别人真以为此人实在是糊涂的很。其实,乃是世上一些仕途不顺、不得志之落魄高人,才会“看破红尘”装糊涂而做了隐士,比如梦蝶之庄周、三迁之范蠡、南山之菊翁等等。其演变的过程,我斗胆用汾州谚语试着分析一下:由于历史上有很多“杀鸡给猴看”的范例,致使他们逐渐懂得了“出头的椽儿先烂”的道理,因之而想到“光棍不吃眼下亏”,反正个人也很难改变现状,有道是“蚂蚨儿(蚂蚁)推大树——可笑不自量”。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啦,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开始装糊涂。直至磨去棱角后,便满足于“吃亏人常在”的心理,继而“吃粮不管闲事”。但人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有时还会“蠢蠢欲动”,当看到史上诸如屈原等人,竟“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地去以自杀而明志,反觉得生命之可贵。虽然厌世,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嘛,于是便忍气一走了之,隐居山野“眼不见,心不烦”了,或者干脆削发为僧,吃斋念佛去了。其实,他们是“肚里点灯心里明”,“茶壶里煮饺子,心中有数”,他们或狂歌或醉吟,留下的一首首诗作无不反映出他们的心态。看来要想真糊涂,乃是“难得糊涂”也。
不过,史上也真有一位非常糊涂的晋文公,人家介子推对他那是尽了犬马之劳的。他却在朝上封官进爵时把人家忘记得一干二净。人家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深处,当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这也就罢了,晋文公却不依不饶地去找,要找就诚心诚意一点,偏偏晋文公再次犯糊涂,竟放火烧山达三天,企图让介子推自动走出来。那介子推却不糊涂,宁愿烧死,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结果,绵山被烧得寸草不留,晋文公在一棵烧枯的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以及半张破席子,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晋文公读后感到悲痛万分,追悔莫及。可见晋文公是个脑子不甚“清明”的大糊涂。
说来说去,真糊涂容易,装糊涂难;真糊涂的后果比较严重,而装糊涂则是为了自家的安全起见。写着写着,我又犯了糊涂,竟然糊涂到“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了。看来这人呐,的确是有“三昏六怔七十二糊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