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卫生质量情况堪忧 生产者从不食用自制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冬季,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寒冷了,于是亲戚朋友围坐在一起吃火锅无疑是最惬意最享受的事情,而在吃火锅的时候,各种口味的速冻肉丸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然而,味道诱人,口味劲道的肉丸有些居然含肉量为零,记者在山东调查走访的部分超市和市场中更是发现一些散装肉丸的卫生情况实在令人担忧。一个小小的肉丸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近日,有好几位市民反映说,自己在超市买的散装肉丸吃起来有一股怪味,上面连个牌子也没有,不知道会不会吃出问题来。
市民:那种味道很难闻,有点腥臭,非常难吃。
作为冬季吃火锅的常选菜,市面上这些大大小小的各式肉丸含肉量是多少,卫不卫生都成为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但如何辨别质量,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市民:就是在谁家买丸子,时间长了知道质量比较好了,就只去那一家,单纯从肉眼来看的话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好的。
肉制品店老板介绍说,单凭肉眼很难判断肉丸质量。
肉制品店老板:看是不大好看,最好你尝一尝。
在淄博市某集贸市场,记者看到三四家卖肉丸子的摊点一字排开,一个个装满了肉丸的不锈钢铁盆露天摆放着。摊主都表示这是自产自销的肉丸子,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摊主:都是自己做的,放心吃就行。
摊主的“保票”令人难以放心。在一家销售鲅鱼丸子的摊点前,肉质本来松散的鲅鱼肉也可以揉成紧实丸子的形状,于是记者向摊主问起了这种鲅鱼丸的制作方法。
记者:鲅鱼的能攥起来了啊?
摊主:那当然,你得上里面放上点东西。
当记者追问放什么东西时,摊主却不再做声。一家老字号熟肉店的老板向记者说出了实情。
记者:他们还往里加东西吗?
摊主:嗯,加一种食用胶啊。
记者随意买了一袋肉丸,请营养师王信凯(音)做了鉴定。
王信凯:你看你拿来这两个肉丸子,速冻的这个化开后用手这么一捻,你看,全成浆糊了,这说明这个里面全是淀粉,没有或者很少肉的成分,这肯定是不合格的。通常肉丸子里面含肉成分在10%以上才行,这肯定达不到。
形形色色的肉丸普遍存在。在青岛市抚顺路批发市场,肉丸基本都是大袋包装,价格上也要比超市便宜很多,最低的批发价只有六七块钱一斤。面对这个价格,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我看到市场上有六七块钱一斤的,那些是不是就不行啊?
摊主:那我跟你讲,那你直接吃不上肉。
记者:为什么呢?
摊主:肉都十四五一斤了,怎么出来的丸子呢?
记者经调查发现,在超市卖的散装肉丸要比成袋包装的肉丸便宜很多,厂家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厂家,而且一些超市卖的肉丸竟然没有标出厂家的标识,也没有明确标出肉丸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更没有标识出肉丸的成分。记者多方努力联系上一家生产肉丸子的厂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肉丸的生产在“国标”上的体现只有一个最低的标准不小于10%含肉量。即便面对如此低门槛的“国标”,大部分小企业仍做不到:
企业负责人:有这样一个标准是好事,但是没多少遵守的,想走高端市场很难。今年质监局对肉丸产品进行过抽查,合格率还不如去年,下滑了30个百分点。好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什么招都能想出来,生产环境也很差。
曾经做过肉丸加工生意的王先生从来都不吃自己做的肉丸,他告诉记者,因为企业规模小,有限的资金都投在设备上,也就无暇顾及原料、卫生,生产条件能省就省,而这也是目前肉丸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都说食品安全无小事,可面对良莠不齐的肉丸市场,如何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擦亮双眼,尽量选择到正规店铺选购外,我们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重拳出击,严打伪劣产品,让小小肉丸不再成为“闹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