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古典家庭悲剧

《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古典家庭悲剧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这个曾经执导过《霸王别姬》等经典名作的国际大导一时间嚣张到到极限,然而一部《无极》又让他从天上回到地面。陈凯歌最近几年一直被已成为国产烂片新的代言人的《无极》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屎盆不仅令其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人民的笑柄,而且还导致大导演几年之间踪迹不见,明显不是某人的风格。而蛰伏一时之后的《梅兰芳》虽,说是一部成功的艺术电影,但一部电影还不足以宣告我们电影天堂熟悉的陈凯歌再次归来,而这部《赵氏孤儿》总体来说有着鲜明的陈凯歌印记,虽说谈不上经典,但绝对算得上陈凯歌的代表作品,也足以让重压之下的陈导演能长出一口气了。


  要说当时陈凯歌宣布拍摄《赵氏孤儿》之时并不感到惊讶,奇怪的是这个著名题材为什么现在才有人拍。赵氏孤儿源自历史传奇故事,拥有著名典故“藏山藏孤”,可到了陈凯歌手中大刀阔斧这么一改,原本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父亲忍辱偷生15载的复仇故事。中国古典悲剧改编之后,还是一出悲剧,没有了原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程婴背负“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的骂名,公孙杵臼也被放在了从属地位,电影虽说以复仇为主,但渗透其中的还是站在一个人父亲立场上那种矛盾的内心刻画。在这一点上,程婴和屠岸贾被推至了故事的中心。
  电影的前半部分颇为大气,一种史诗巨制之感充斥在内。无论是宫廷火并还是剑拔弩张的对峙,宏伟的摄影和精致的服装道具几乎再现了那个动乱年代的点滴。可以说从开场到救孤片段,片子走的是史诗路线,四平八稳的叙事搭配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和悬念设置,悲壮的突围和冷峻的寻孤,陈凯歌对节奏的掌控能力,令《赵氏孤儿》在半部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呢给观众犹如“水银泻地”一般的观影感受。至此,本片起码做到了引人入胜。
  陈凯歌之前的作品《梅兰芳》同样在前半部分备受赞誉,而到了后半部分则相对来说有些平淡,本片依旧如此。如果按照历史传说来演绎,那么《赵氏孤儿》在后半部分几乎无事可做。观众没有看到程婴上藏山的故事,而是结合前半部分,把本来作为影视天堂重心的程婴和屠岸贾继续紧密联系起来,程婴做了屠岸贾的门客,而程勃,也就是被掉包的赵武,成了屠岸贾的干儿子。用程婴自己的话来说,等孩子长大后告诉他真相,令屠岸贾生不如死。而此时电影已经全无史诗味道,而转变为了带有怨缘色彩的宫廷复仇故事。
  电影把身为父亲的程婴和屠岸贾作为故事发展的连环扣来诉说,葛优与王学圻精湛的演技成为这一部分最大的看点。葛优饰演的程婴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受气包的造型,佝偻的身子和紧缩的眉头,内敛而又稳重。王学圻饰演的屠岸贾飞扬跋扈,但面对程勃之刻却又慈爱万分。两位演员出色的诠释了一个父亲的心态,葛优目睹妻子与孩子被杀之刻的神态,背负重担只为报仇,王学圻爱子有加,而直到真相后矛盾但又麻木。电影的后半部分看似平淡其实汇集暗涌,对立一触即发,温暖亲情转眼间变为残酷寻仇。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生活阅历和感情积累要比其他年轻导演多出许多。所以电影充分刻画了程婴和屠岸贾这两位身份不同,但同为父亲的对立角色,依靠两位老戏骨的精彩发挥,体现出作为一个父亲的内心。所以电影后半段波澜不惊,唯有两位主演的飚戏令人印象深刻。
  但话又说回来,本片塑造了两位成功的角色,却在其他人物方面给力不足。比如说程勃。作为事件快播电影天堂的发起者左右着事件的发展,原本大有戏份可以发挥。可惜最后功亏一篑,对于屠岸贾的态度转变没有润滑,直接来了个急转弯,矛盾的内心变化没有刻画到位,让人遗憾。而黄晓明饰演的韩厥,虽说作为事件的经历者,但没有参与到整个事件中,始终都是在打酱油,如果没有这个角色故事照样嫩滑发展下去。

  本片作为陈凯歌的电影来说,剧情张力十足,主要人物刻画的颇见功力,同时充分体现了其人文关怀的一面,主要是在结尾处,本片的结尾有点像《勇敢的心》和《角斗士》,捅破压抑的悲情与忍辱,这个原本悲剧性的结尾却在最后一刻明亮无比。不要忘了还有屠岸贾临死前的微笑,两位父亲其实在这场模糊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中,谁也没有输。


  《赵氏孤儿》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大片,在国产电影动辄就被冠以大片的年代中,《赵氏孤儿》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中流砥柱。当然电影还谈不上经典,也完全算不上烂片,电影的后半部分不给力有些遗憾,起码能让我们看到片中主演精湛的表演。《赵氏孤儿》不是史诗,也不是陈凯歌最好的作品,但我想能算得上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了。也许本片上映之后会因为题材和改编等原因落入很多争议当中,但无论如何,陈凯歌这次是赢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