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看露天电影

看露天电影

当时的中国,电视机几乎没有,农村的文化生活更加贫乏,每个县城仅拥有一家简陋的电影院。于是,“看露天电影”,成了农村最隆重的节日。放映员一进村,就开始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村干部前呼后拥,老乡们笑脸相迎,奔走相告,孩子们兴奋异常,不知疲倦地跟进跟出,东摸西蹭。放映员一般被安排在家境稍好的农户用餐,吃香的,喝辣的;由于长年周游列村,见多识广,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崇拜者听他海阔天空,神吹胡侃;干的活儿技术含量又那么高;“当个放映员”成了当地不少孩子最大的梦想!
傍晚时分,打麦场的中央就会竖起两根长竹竿,放映员带来的那幅大大的白布(银幕)挂在中间,就像召集各村影迷的旗帜。其实来来去去,放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几部片子。但只要听说“放电影”,连外乡的农民也会长途跋涉赶来观看。“银幕”一旦拉起,小板凳们就纷纷登场,因为长相各异,不必担心会认错或被移位。晚饭后,一拨一拨的人群便纷至沓来。如果是夏天,一般要到7点以后天才黑,乡亲们并不着急,张家长李家短,呼朋唤友,人声鼎沸。这边则要选出几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两人一组各蹬一台“固定式自行车”为发电机发电,老乡称为“踩机器”。一切就绪,放映员上岗,将拷贝装上放映机……一旦开映,现场立即安静下来,人们总是像看一部新电影一样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如果天好,幕布纹丝不动,演员们就“演”得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如果风大,幕布舞动,正剧就变成了滑稽戏,该瞪眼的眯了眼,该挺胸的哈了腰,埋伏像是冲锋,打架变成拥抱……遇到经典台词,年轻人会抢先半拍,拿腔捏调地背上一段,引来轻声喝斥或会心笑声;换拷贝时,必须耐心等待,因为只有一架放映机,观众们十分配合,绝对没人提抗议;最扫兴的是,看得正在兴头上,那声音突然含糊不清,跟不上节奏,原来是“踩机器”的漏了气;偶有放映员换错了拷贝,乡亲们就会一致高喊:放错了!放错了!……如果观众太多,你又不在乎让演员做一回左撇子,那就跑到“银幕”的反面去看,也挺清晰的,我就这么看过。
大大的“完”字出现了,观众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继而涟漪般缓缓向四周散去。电影里漂亮的女演员,精彩的情节会成为数天内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的热门话题,那些经典乐曲也会成为人们口中常哼的小调。
(转贴)
晚安!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