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汶川羌寨樱桃红(茶马古道千江月随笔系列) 精华

汶川羌寨樱桃红(茶马古道千江月随笔系列) 精华

  孟勇

  近日,在成都市的大街小巷又看见了汶川的红樱桃,晶莹剔透,红皮上泛着青春的亮光,依稀有羞涩的成分,色浓一点的颗颗玛瑙般,色淡一点的颗颗玉石般,煞是喜人。汶川樱桃,每每是有些不忍心放在嘴里的,就像汶川雪水里游泳的红鳟鱼,是不忍心放在盘子里的。就像汶川的大熊猫,是不忍心喂给它一些黑熊吃的粗粮的。这三样东西,我认为就是茶马古道上的要冲之地汶川的名产,红樱桃和大熊猫,是汶川亿万年来大自然赐予的宝物,红鳟鱼是对外开放之后,从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寒冷地带引进的物种。

  在汶川的这三样好东西当中,最感染我的,就是这满山的红樱桃。大熊猫自从5、12大地震之后,基本上都被转移到了雅安碧峰峡保护起来,不再让这些宝贝担惊受怕。红鳟鱼喜欢的雪水,在岷山的溪谷里到处都是,人们将水用石头围一下,形成一个个碧绿的水潭,再放些鱼食,红鳟鱼便会欢快地在雪水里运动穿梭,唱歌疯长。最令人难以想象的,就是在一处曾经天崩地裂过的地方,直至今天山上还是石破天惊之后残留的满目疮痍,在人们正集中精力重建家园时,那旷野山岭上,竟然从山里土里冒出了许多这等水灵可爱缤纷玲珑的小生灵——红樱桃来。

  这汶川,地处古老的茶马古道,这里也是汉族与藏族羌族之间茶马盐互换的一条重要通道,深入小金、丹巴、阿坝等地,蛛网般地一直延伸向甘南和藏北地区。

  在茶马古道上,也不仅在茶马古道上,在整个西南地区,樱桃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味的漂亮的充满诗意的果实。不过,由于汶川地处岷江干旱河谷,气候比较干燥,日照比较充足,水分比较丰沛,自古以来就盛产樱桃和苹果。许多年前,我到汶川采访就心想,如果是初夏时节,那一定是要饱餐那里的樱桃的。去了多次,坐在苹果树下饱餐过几次苹果,也被满河谷的有红有黄,又很大很甜的茂汶苹果惊呆过几回。

  后来再看到俄罗斯画家西多罗夫作的《安东诺夫卡苹果》,便每每有些觉着远远不如汶川的苹果了,开始怨那些画画的人,没有去好好将其画下来,而任随天地四时的金光大笔和风神大笔,一会画出一片青涩的林子,一会画出一片红色的果子,或者是一片片金黄的地毯,就像随手翻阅一本存在了亿万年的彩绘大书那样。因为汶川的苹果以青苹果为多,也最有山间的美味,初夏出来的红樱桃,便显得娇嫩异常。你要把红樱桃看得真切,也不容易,一定得走到树下,一定要抬头仰望,就像仰望天空的繁星那样。否则,红樱桃躲在樱桃树一簇簇碧叶后面,阳光又来缕缕地添乱,特别是那种像孩子用蜡笔画出的粗粗的叶脉的护佑,使得妙曼的红樱桃们,好像笑不露齿的山间少女,怕见人似的,又像当地百姓家里喊的“幺女”,也就是小女儿。每喊一声,都仿佛会在岷江河谷里,在满是果树的山坡上激荡起一种爱怜的清风。这清风,会在山寨间、羌碉间轻轻的香香的飘啊飘,久久不散。

  红樱桃成熟慢,挂果时间短,相貌又娇羞,既然要看一看都难有机会,就不要说在树下或者树上大嚼一顿了。为了这樱桃好看又难见,樱桃好吃树难载的景象,便有了一些山歌情歌。自己曾经采风得来点滴山歌,不足以反映这里的淳朴和悦之乡村民风和男女爱情,随录在此:

  女:寨子后头有坡坡,坡坡上头樱桃多,樱桃树多果子少,要吃樱桃哟就要爬坡坡。

  男:寨子后头有坡坡,坡坡再多不算多,樱桃果子玛瑙红,多看一眼也不枉自爬坡坡。

  女:寨子前头还有坡坡,那个坡坡树子不多,哪个哥哥种得樱桃树,妹儿就喜欢哟这个好阿哥。

  男:不要说是爬坡坡,不要说是种得树子多,就是切(去)背起那个棋盘坨(山名),就是喝干那个岷江河,哥哥也舍得去勒(的)哦!

  在绿绿的灌木丛中,在红红的果子点缀的樱桃林下,在芳香的薄荷草中,在远山的积雪和蓝天上的白云交织缠绕的当口,在脚下浪花激扬的岷江野马似的飞奔之际,突然冒出几句这样的山歌情歌,我是又一次被惊住了。这时,从樱桃树下走出一个天仙般的姑娘来,喊我们吃饭了。前些年,爱上网的人都还记得,网上炒热了一个“天仙妹妹”,其实在汶川,在羌寨,这只是一个比较好看的女儿罢了,还有许多真正的美女,如果你不去到寨子的深处,光在公路边上,像杜牧那样“停车坐爱枫林晚”,是看不到真正的仙女的。我那时要不是去寨子里采访山村里青年人的事儿,也是不会看到仙女,听到山歌情歌的。

  那唱男声的可能是对面院子里的小伙子,我始终没有见到他的面,只看见缀着长长的豆荚的庄稼地对面,那片石叠叠的院墙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波斯菊。歌声是从那后面冒出来的。这是汶川最常见的一种花,花茎细细的,高高的,薄薄的花瓣轻轻摇晃着,给人一种飘逸而温暖的感觉,常常可以看见有小蜜蜂趴在黄色的花蕊上面振动着双翅。

  汶川的公路旁时常都可以看见的养蜂人说,蜜蜂就是在这些杂花中采了花粉,用自己的唾液搅拌之后,又用翅膀亿万次地扇动,将水分吹干,才酿成了营养我们老人小孩的蜂蜜的。养蜂人还说,蜂蜜涂在脸上是女人最好的面膜。我不知道羌寨的女子漂亮的皮肤和蜂蜜有没有关系?

  从石墙后面那浑厚的男中音可以判断,是一个可以背起大山的小伙子,也可能是一个蜜蜂般勤劳多情的汉子。汶川人的勤劳和厚重,是不由你怀疑的。不然,大地震从古至今多次在这里惊天动地,过后不久,汶川漫山的红樱桃就又结满了果子,汶川山寨里的山歌情歌就又飘了出来,山上山下的石头房子就又拔地而起。

  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是南北地震带上最活跃的地带,近一万年以来一直非常活跃,半个世纪以来,发生过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10余次。《明孝宗实录》记录弘治十四年二月辛卯:“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这类记载还有许多,最轰轰烈烈的一次,应该是1933年8月25日中午发生的叠溪大地震。声若巨雷之后,一座叠溪城被震落下陷几百米,附近21个羌寨全部毁灭,四周山峰崩塌,截断岷江,伤亡万人。

  事后,岷江上形成了著名的“叠溪海子”,其最深处达98米,疑似天池。在5、12大地震之前,每次进阿坝,九寨沟一带采访,必须经过这叠溪海子,每次都会停下车来观光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的高山湖。当时的心境已经淡忘了大自然这个巨匠在雕刻这幅杰作的时候,给人类留下了何等的痛楚。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痛过了之后,病好了之后,便总会忘却“病来如山倒”。我也不能例外,但凡到了叠溪,必定留恋那里的湖光山色和千古传奇。5、12地震前,还有朋友对我说要多宣传那里的旅游资源,想在那里修造一座大型饭店,打造一处地震奇观,配以羌寨风光,采来山后的蕨菜板栗,宰杀草坡的黑牛白羊,炒成可口的川菜,餐后佐以汶川红樱桃,喜迎天下的游人。话音尚未落,一万年间的第十一次“声若巨雷,山石崩塌,江河断流”就来了,而且至今余震不断,也就暂时没有听到他们开发叠溪海子的事儿了。虽然这叠溪海子暂时无人提起,但是汶川漫山的红樱桃却是执着地先结起了数不胜数的红果子,好像要昭示什么似的。

  现在的汶川樱桃,已经不是羌族从秦朝由黄河流域躲避战乱来到岷江流域之时,伴随着他们的漫山遍野的那种细碎的野生樱桃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吃到的味道可口皮红颗大的红樱桃,是科技的结晶,是从美洲引进的被称之为“车厘子”的樱桃。车厘子的营养成分与古老的汶川本地樱桃绝大部分相同。

  樱桃在中国,早有口碑,极富诗意,原名莺桃,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其果,因而得名。鸟儿青睐,这可能除了味美,还因色艳,谁说百鸟不爱美呢?鸟儿本身就美到了极致。这樱桃又称“百果第一枝”,早开花,早得子,早益人。樱桃的含铁量特别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这就是樱桃特别好看,特别嫣红的道理了,正如女子,气血丰沛则姣好妩媚,面若桃花。其实面若樱桃,不是更好看吗?古人说到了樱桃的实质:“令人好颜色,美志性”。以前,我读到这些句子总是觉着不好理解。“好颜色”,这好懂,就是面若樱桃嘛,漂亮!水灵!光艳!这“美志性”,却是在后来有两次到汶川采访,见到了一些个场景,才恍然大悟的。

  一次是在采访途中,看见一辆油罐车翻在路边沟渠里,就像一个醉汉,歪倒在路旁,不省人事。有一伙男女人们正在等待车辆来救援。几个男人都蹲在地上皱着眉头抽烟,唯见一个女子,奋不顾身站在油罐车的顶上,用手搭个蓬,像孙悟空般朝远处瞭望。未几,有救援车来,女子欢喜若狂,状若喜鹊,叽叽喳喳报喜。后来地震,每每想到汶川,这女子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由此我就知道汶川不会倒,汶川的樱桃很快就会红满山坡。

  又一次是今年三月,正是油菜花开金灿灿,远山积雪白皑皑之时,当地称之为“金海白山”。这白,不光是雪,还有山上的樱桃花,梨花,李花。同样是白,这是有生命的白,与白雪的无生命的白,对于人的心灵感受是大不同的。在这时节,我去到了5、12地震的震央映秀镇,穿越了偌大的汽车坟场之后,便来到了新建家园的工地。一个身穿围裙的女人,站在工地旁边卖水果,当时还没有樱桃。无数的民工在这死亡过成百上千人的地基上面,已经建设成了漂亮的大厦和自来水厂,其中不乏女工,包括这卖水果的,食堂做饭的等等。是他们在天崩地裂之后,无声地撑起了一片新天地。

  那天中午,我看见这些汶川女子将亲手做好的可口饭菜一碗一盘地端给男工人吃,洗碗刷锅后才席地而坐在一块地震时留下的很大的水泥地皮上吃饭,谈笑风生,心情开朗,肤色红润,恰似一片白里带红的樱桃花,又像一颗颗玉石玛瑙般的红樱桃。这时,我才明白古人诗中说的樱桃“好颜色,美志性”的真正含义了。汶川羌寨樱桃红,原来是这样的一种红,一种奇异的美丽的深远的感人的红。有诗为证:

  羌寨樱桃

  红如玛瑙圆似珠,

  秀眼招人迷恋。

  蜜汁含酸山乡味,

  枝叶低垂屋檐。

  千株万株羌寨里,

  能不忆家园?
写挺好,
胜似给樱桃做广告的。
知识真是渊博的很拉,呵呵,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