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口1月10日电
(毛雷、吴声婧)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发帖,称自己的女儿在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就读时遭遇到周围同学的“校园暴力”,他呼吁社会多加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点击查看原帖:)
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两年多,家长自责
1月8日,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联系了发帖人张先生,他向记者讲述了事件的整个经过。张先生说,2007年9月,因为自己常年在三亚工作,妻子工作也比较忙,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将7岁大的女儿小雨(化名)送到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寄宿读书,每周回家一次。刚开始还一切正常,但半年之后,小雨回家后就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
小雨的母亲王女士说,一开始小雨只是回家说有同学欺负她,但不愿意细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女士就安慰小雨说要和同学和睦相处,有什么情况自己不能解决了就和老师说。“我们一直以为是小孩之间难以避免的小矛盾,但没想到情况会有这么严重。”王女士说,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家长确实是疏忽了孩子的异常表现。
王女士告诉记者,之后小雨也断断续续的向自己说过被同学欺负的事,但自己一直没有重视起来,直到2010年下半年小雨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才引起了自己的重视。为了帮助小雨缓和与同学之间的关系,2010年11月份前后,王女士带着酸奶和一些别的食品,专程赶到小雨的宿舍,和平常欺负小雨的几名同学进行了诚恳的交谈,她告诉那些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不应该欺负其他同学。
“我当时是很诚恳的和她们谈心,她们也答应的很好,说以后要和睦相处,我后来也就放心了。”王女士说,自从自己去小雨宿舍谈心之后,小雨回家就基本不再说被欺负的事情了,自己原本以为事情会慢慢好起来,但没想到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再也无法接受。
2010年12月14日晚8点左右,王女士和张先生突然接到了小雨从学校打来的电话,在电话中,小雨哭着说让王女士快点接她回家,她不愿意在学校待了,当王女士问起原因时,小雨只是说自己“想家了”,希望妈妈快点来。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女儿哭得这么伤心,之前从来没有过。”说到这里,王女士开始哽咽,她说,接到女儿的电话后,自己便立刻给小雨的班主任冯老师打电话,让她帮忙了解情况,同时,自己和丈夫立刻驱车赶往国科园实验学校。在赶往学校的路上,王女士接到了冯老师打来电话询问自己“何时赶到”,这才意识到事情很严重。
随后,王女士在学校了解到,在2009至2010这两年中,女儿寝室中的四个女同学(都是不满10岁的女孩子)联合起来欺负小雨,并了解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两年多来,寝室里的拉圾、杂活都由小雨来干,如果小雨不干四个女同学就一起骂她,甚至动手打她。
情景二:小雨的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女同学的玩具弄丢了(没有任何证明是小雨弄丢的),她们就怪小雨,四个女同学联合起来打她。
情景三:开运动会时,一名女生带的吃的被别人弄丢,她们怪小雨没有保管好,威协小雨让她赔偿,小雨只好偷偷从母亲钱包拿了五十元赔给她们。
情景四: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晚上,一名女同学不小心碰倒了四个女同学其中一人的八宝粥,四个女同学又联合起来欺负小雨,先是用彩笔在小雨头上划,然后一个女同学又用剪刀剪小雨的头发。
情景五:回到家中王女士替女儿收拾东西时,无意之中看到了女儿在本子上写的“学校不好、同学不好、不想上学了……”
而最让张先生夫妇感到气愤的是,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小雨“善良”、“好欺负”。当晚,他们便将小雨带回家。“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做家长的赶到很自责,如果早点发现的话,就不会让孩子吃这么多苦了。”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王女士数度哽咽不止。“发生这样的事也让我们反思这么小的孩子到底是不适合寄宿,学校在寄宿孩子的管理上是否应加强心理成长的教育?”张先生说。在他们赶往学校的路上,小雨还在班主任面前为那几名欺负她的学生“求情”,说“自己已经原谅她们了,希望老师不要追究她们的责任。”
“小雨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因为她善良的性格外,更多的原因是害怕日后会遭到更多的打击报复。”张先生说,小雨之所以不愿意将这些事告诉家长和老师,就是因为告诉之后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遭到同学“爱打小报告”的讥讽。“现在想想,这么长时间小雨真是太痛苦了。”张先生说。此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小雨之前,也有一名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同寝室同学的欺负,被迫从住宿变为走读。
王女士说,事发的第二天,当事的几名学生和家长还有班主任老师都来到家里登门致歉,但他们认为小雨已经不适合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在事发一个星期后,便给小雨办理了转学手续,“自从小雨转学之后,我们已经不让她住校了,从转学到现在可以感觉到她明显的变化,变得比以前开朗和快乐了。”
班主任:只是同学之间的小摩擦
在班主任冯老师的眼中,小雨是一个很善良、很听话的孩子,经常协助自己为班级做一些事,打扫卫生等工作做的非常认真,但是“性子有时候有点慢”。冯老师说,自己2010年9月份才开始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虽然自己平常和小雨的接触较多,但小雨从未向自己谈起过自己被同学欺负的事。
“事发后,我们也组织事发的学生和家长去小雨家登门道歉,并进行了书面的道歉,但小雨的父母却不让我们见她。”冯老师说,事件就是普通学生之间的小摩擦,而针对张先生反映的“之前也有学生被欺负”的说法,冯老师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
冯老师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她考虑到快期末考试了,就挽留小雨继续到学校上课,但一直被小雨的父母拒绝,而事发后,她也通过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教育学生,要让他们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之后要及时同家长和老师沟通。
校长:学校老师没有错
说到前不久发生的这件事,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小学部吴校长表示,事件发生后,学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处理此事,但仍不能让学生家长的满意。
吴校长说,一开始为了平息受欺负学生家长的愤怒,他们对当事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分别处以了扣除三个月班主任津贴和扣除三个月奖金的决定,同时,还准备对当事的几名学生进行记过处分,但随后,他们咨询了律师的建议,律师认为学校的做法没有错,学校该做的全都做了,他们便准备撤销对老师和学生的处罚。
“因为学生一直都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老师,连家长都不知道,老师怎么会知道,而且当事的几个孩子平常都是非常好的"乖乖女",况且发生的都是一些小孩子之间的小摩擦,根本就不像他说的什么"校园暴力"之类的。”吴校长说。
据了解,该校专门为寄宿学生配备有生活老师,但吴校长坦言,因为学生较多,确实存在生活老师照顾不过来的情况,且生活老师主要负责学生们的饮食起居,而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承担的,如果遇到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主动和老师沟通的学生,情况就变得比较麻烦了。
“就整个事件我已经咨询了律师,律师说我们没有做错,下一步将如何处理此事,我还要征求一下律师的意见。”
专家:“软暴力”危害更大
针对此事,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的教育专家。海南师范大学一位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老师认为,小雨遇到的这种情况准确的说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相对于通过肢体造成他人伤害的“暴力”来说,校园欺凌大部分受害者遭遇的是“软暴力”,即受害者遭受的他人辱骂、排挤等,而“软暴力”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甚至有时候会被界定为一种“习惯”。
一般情况下,性格内向、害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一般此类事件只有到了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注意。例如: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未成年少男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
专家认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之间自行相处的机会更多,且大多数学校仅仅关注学生的饮食起居等硬件条件,对学生心智成长的关注相对较弱,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更加容易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目前,这一问题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学生对上学感到厌倦是欺凌弱小的先兆,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