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曾预测到日本地震 称震级和地点略偏
杨智敏发现了异常变化。
作为国际天灾研究会副会长,3月10日他探测地震信号的电流,发生了重大异常变化,其布置在山东、河北、河南、北京等地的仪器数据变化明显,为此他紧急和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沟通。台网中心也监测到了异常信号。不过都只能确定在北方地区。
很快,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3月11日14点46分左右,日本东经142.6 北纬38.1发生了8.8级地震,并引发日本仙台市港口近10米高的海啸。
杨智敏联想到他在3月1日发布的预测报告,发现自己的时间差不多,但是震级和地点有点偏。比如当时确定的地震地点是日本千叶岛和鹿儿岛会有2次地震,震级为7级左右。实际上震级更大,位置则偏东北地区。
杨智敏认为这个预测本来可以做得更准,“如果国家台网中心的信号及时共享,全国的地震专家公共会商,效果可能更好些。”3月11日晚上7点多,他对记者说。
此前国家地震局在3月10日下午对于各种地震的异常信号进行了会商。地震专家徐道一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连续发表日本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多篇文章。
而更多的专家认为,中国应该从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中吸取教训。“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强化地震的预报工作。原因是,去年国务院发布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到2020年力争作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而目前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仅仅提出“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认为强化地震预测研究,应该改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与震灾防御能力”。中国地震局专家高建国认为,“十二五”强化地震预测非常有必要,“如果放松预测,再出现像日本这样的地震,中国的损失将难以弥补。”他说。
日本地震短临信号被捕捉
杨智敏告诉记者,3月10日、11日这2天,在山东、河北、北京、河南布置的监测地震的地电仪器发出了重大信号。
地电是地球内部不稳定的自然电流,在地震发生前会有重大变化。这可以通过电阻率、自然电位和地电流的观测来研究。比如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
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前5~2天,距震中20公里的治金102队的土地电,不仅连续出现了30~100毫伏的单向脉冲,其地电位还出现了190毫伏的下降,如此巨大幅度的异常一改往日的平静,这个前兆信息为成功的临震预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杨智敏目前的仪器由民间资助,参与研究的有各种地震专家。不过,他只能知道是在北方有地震将要发生的信号,但是并不知道具体位置。同时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也发现了信号,这些信号包括用各种更高级的仪器获得的,这包括电磁、气压、温度、水位等。
不过国家地震局以及杨志敏等并未准确得出日本在何时何地,将有多大地震的精准信息。当日他也宣布中国云南盈江县3月份将有5-6级的地震。
而这次地震是否还会有余震,仍不得而知。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汪成民认为,这次地震实际上有比较成功的长期预报。因为地震专家徐道一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认为日本将有8级以上的地震。其文章在国家地震局预测专家委员会的论文集有论述。
但是此地震后,是否会再转到别处,仍难以得知。“地震是否会转到台湾,或者内陆,目前正在加紧观测和研究,很难在短期内作出一个判断。”汪成民说。
杨智敏则认为,目前监测到日本强震后信号仍未消,请当地关注可能会诱发日本“东京”及千叶群岛出现再次强震的可能。目前各种地电异常的信号未解除,不排除有新的情况发生。
而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开始影响中国。
建议“十二五”强化地震预测
一些从事地震研究的专家认为,国家下一步需要强化地震的预测研究。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防灾救灾上要“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一些专家认为,这违背了政府的初衷。
因为根据2010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下一步要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到2020年,力争作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在“两会”期间认为,上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草案,应该将“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改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与震灾防御能力”。
这个看法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支持。汪成民认为,国家提出要在2020年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这就意味着下一步必须在短临预报上见成效。“这方面需要明确强化短期预报的研究,不能因为地震短期预报有难度,就不做了。”他说。
所谓的长期预报是预报一个地区几年至几十年内,甚至上百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进行判断。短临预报是指对未来10天至3个月以内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及震级的预报。
目前中国的地震在中期,长期预报都成功率较高,比如汶川地震,此前有很多论文。日本本次的大地震,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在数天之内的短期,要报出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则难度很大。
目前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说法是地震不可预测,一种认为地震可以预报。中国地震局包括汪成民、高建国、耿庆国等一些专家认为可以预报。但国内也有人认为难以预报。国际天灾研究会副会长杨智敏作为民间人士,更是不断发布预测报告,以此印证认为地震可以预报。由于他的预测部分得到证实,引发一些民间资助。
杨智敏指出,目前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所以短期内难以预报,是因为国家的地震数据没有很好地及时和全面公布,同时地震领域的专家共享以及一起合作研究进展不大。“如果将全国的民间以及政府地震力量调动起来,预测成绩会大大突破。”他说。
更有地震预测人士认为,现在地方地震部门没有预测权,同时目前事前填卡预测地震也取消了,这表明地震预测工作并未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表示,地震预测不能被地震检测分析所取代。地震的监测和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只有做好地震预测预测工作才能减少和避免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日本地震启示
不过,本次日本应对地震的策略以及效果,仍值得中国借鉴。
目前日本地震将多大伤亡,仍有待进一步确定。日本官员在防卫省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指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灾情似乎非常严重”。
复旦大学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五晓告诉记者,应对高频率的地震,日本有硬件和软件措施。硬件措施是日本的房屋的抗灾性比较好。在软件方面,日本民众过去多次演练应对地震的灾害,因此即使地震来时,也能较好应对。“如果没有这一点,则很难想象这么大的灾害到来会怎么办,而中国在这些领域需要补课。”他说。
滕五晓指出,日本主要是在中期、长期的地震预测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主要原因是短临预报有难度。而中国在住房硬件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云南的地震显示出,农村的很多房屋实际上也是要抗震的。同时日本民众演练应对地震的措施,值得中国学习。
而杨智敏则认为,目前的地震显得比较浅。比如1976、1977年就发生过这种情况,目前不少地方报出地陷的情况,加上地震深度不高,这使得破坏性加大,比如6级的浅层地震实际比7级的深度地震要大。
这个说法并非没有道理。2010年9月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发生7.1级地震, 由于地震震源深度较深,为33公里,使得人员伤亡大大减少。一些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西方先进国家房子抗震性能好,所以不搞地震预报,只要把房子盖好就行了。
结果2011年2月22日当地又发生了6.3级地震,震级比前一次低得多,房子还是那些房子,但是震源深度较上一次浅得多,只有5公里,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比上次多得多。
汪成民则认为,地震预测仍需要强化进行,因为减灾以及事前把住房的抗震性提高,那是民政和建设部门做的事情,地震部门的核心是要做预测,“预测得好,可以将地震灾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此前指出,从最近100年来看,前40年全球强震比较少,地球活动比较弱。而这几年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3次,地震频发预示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时段。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