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出版社推《金陵十三钗》 搭张艺谋电影顺风车
为搭张艺谋同名电影顺风车,三家出版社模糊关键信息推同名作
《金陵十三钗》“同名同姓”有三个
正当张艺谋年度电影《金陵十三钗》预热的时候,记者近日在上海书城检索时发现,署名严歌苓著的电影原著小说《金陵十三钗》竟有三个“同名同姓”、封面迥异的版本,版权分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和中国工人出版社。也不知“三十九钗共存”的局面僵持了多久,最近终于被不甘于拿来免费营销的张艺谋的一声“怒吼”震裂了。严歌苓的“正版”声明、几家出版社的说辞,让人们意外看到了文学出版“跟风”名导影视剧背后的疯狂与疲惫。
一名三书缘自严歌苓二度创作
记者调查发现,这场同名混战首先缘于严歌苓的二度创作:快播电影最初5万字的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发表于2005年,2007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后,被张艺谋看中,改编成同名电影;而后,严歌苓又补充史料和人物情节,将原小说扩充为12万字,成为一个新的长篇同名小说,交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6月出版。在此期间,严歌苓与江苏文艺出版社签订了一个5年合同,将原《金陵十三钗》与《拖鞋大队》、《白蛇》等若干篇小说与散文交由该出版社合集出版,书名同样是《金陵十三钗》。
说巧也巧,工人出版社库存的“钗”、江苏文艺出版社在售的“钗”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强势推出的“钗”,挤在了一起;说巧也不巧,三本书虽体裁不同,却确乎都是“严歌苓”著、张艺谋电影原著小说,似乎真辨不出谁在“使诈”。
其实,三“钗”各有各的理,也各有各的软肋。工人“钗”称,在售书为合同逾期后的“库存”,2007年的书至今还有库存,令不少人生疑;陕西“钗”自居为与张艺谋电影最接近,但严歌苓在谈创作时曾自曝“小说与剧本相互独立,没用到电影里一句台词”;而江苏“钗”再版时更换了添有“张艺谋年度大片同名小说原著”宣传语的封面,并无一字提醒这是一本中短篇合集,宣传人员表示这确是“疏漏”。三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模糊或变通了各自的关键信息,只为搭上张艺谋的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