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钢的琴》发展而言有相当意义

《钢的琴》发展而言有相当意义

2007年,港产警匪片又迎来另一个分水岭,此番不同于陈木胜的“大破坏”与林超贤(微博)的“写实派”,亦不同于杜琪峰自成一格的浪漫主义,而是在剧情与细节方面精雕细琢、统筹兼顾,因此,尔冬升的《门徒》才得以同类型创作中胜出一筹。

  事实上,《门徒》讲述的贩毒、制毒、运毒故事,过去不少港产警匪片都拍过,然而由于当年制作条件普遍粗枝大叶,对细节的追求通常也是“得过且过”,从而导致8、90年代的同类影片中,涉及毒品的场面往往都是反派给交易对象一包毒品,对方拆开包装袋舔一下并露出满意神情,过程便算结束,反而对毒品交易前的来龙去脉全无考究或交待。

  相比之下,《门徒》却对毒品的制造过程有相当详细的描述,包括原料的解释与混合、成品的压制、搅拌、冷冻、包装等,这无疑得益于尔冬升详细的资料搜集;此外,《门徒》更直观拍摄“瘾君子”吸毒及金三角种植罂粟、生产毒品等实景,又借数据介绍全球毒品市场,而这些桥段放在8、90年代,通常只是一笔带过或靠化妆过关,很难如《

钢的琴

》般有全面的阐述,因此严格来说,过去的警匪片是借“毒品”引出犯罪故事,《门徒》却将“毒品”变成警匪片的主角,对类型片发展而言有相当意义。

  其后的2009年,尔冬升担任麦兆辉、庄文强的《窃听风云》监制,自此两位导演亦宣告脱离刘伟强(微博),另成警匪片“铁三角”。

  虽然《无间道》有刘伟强的映像助阵,却并不意味麦庄缺乏个人风格,相反的是,两人由剧本创作开始,就相当重视对细节的刻画,且以剧情、对白、高智商、大背景等惹人回味,更尽量对大动作点到即止,因此虽有观众认为麦庄的《大搜查》、《窃听风云》等片因叙事缓慢而有些“闷”,却不可否认其在剧情逻辑等方面流畅有秩、甚少漏洞、格局完整,因此《窃听风云》票房及口碑等得以成为当年最佳,并不止是明星效应,而应归功于出身编剧的麦庄对情节的重视。
深巷琴音凄又切,闻者断肠[微笑虫ér]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