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史上最长乡村剧”再度来袭 《乡村爱情》系列还能走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8880msc
时间:
2014-2-4 11:08
标题:
“史上最长乡村剧”再度来袭 《乡村爱情》系列还能走多远?
新华网长春2月4日电(记者刘硕)大年初四晚,《乡村爱情》系列之《乡村爱情圆舞曲》登陆辽宁、天津、江苏等卫视。“圆舞曲”是《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第七部,从2006年起,这部被称为“史上最长乡村剧”的电视剧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七年多的时间。
虽然好评不少,但《乡村爱情》系列剧在坚持前行的同时也需要克服一些弊病,如人物自身局限性过大、部分情节过于荒诞、人物和情节设计游离于剧情等。只有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持生活的本真,这部“史上最长乡村剧”才能走得更远。
情节上仍需不脱离实际演绎农村真实生活
《乡村爱情》系列取材于生活,并将生活进行幽默化、故事化的演绎,以爱情为主线,从家长里短中截取片段,展示了东北农村生活的喜怒哀乐、是非曲直、矛盾争吵,在鸡毛蒜皮的细碎片段中反映出农民朴素的情感追求,在剧中小人物身上反映出当代农民的典型特征。
这部系列剧在欢笑之余也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小家庭里发生的小故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办庆典、假怀孕等细节既夸张又揭示现实问题。此外,当代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被浓缩为小范围内发生的小纠葛,争村官、拉投资等以小见大,直接影射当代社会现实。
该系列剧以颇具东北农村特点的语言风格,以非专业影视演员的本色表演,在一个根据现实基础架构的空间内描绘了相对写实的农村生活图景,故事情节来源于实际,又不脱离实际,让观众在轻松、亲切的生活化氛围中与“象牙山”村民们同喜同忧,找到生活共鸣。在相对平淡、质朴、幽默、风格化的戏剧进程中,观众乐于融入其中,在“象牙山”村民们的生活中找到一种生活伴随感。
不过,在最近的几个系列里,该剧出现了过度荒诞演绎农村生活的趋向,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反感,这为这部剧的可持续性埋下了隐忧和炸弹。
仍需打好“乡村爱情”这个主题牌
《乡村爱情》系列剧以王小蒙与谢永强的从恋爱到婚后生活的过程为主线,穿插了李大国与王香秀、刘英与赵玉田、刘一水与谢小梅等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纠葛,并以谢大脚与王长贵等老一辈人的爱情为副线支撑。剧情在“爱情”这一主题的支撑下显得十分饱满。
但是,《乡村爱情》系列剧并未停留在单纯表现爱恨情仇的层面,而是在对爱情的追寻过程中展现出农村青年对于事业进步、家庭和美的追求。剧中王小蒙把豆腐坊壮大到豆腐厂,谢永强把果园变成了果汁原料基地,李大国也把奶牛厂做得风生水起,独立、进取、富有开拓精神的农村青年群像树立在观众眼前,在七部戏的历程中让观众看到了人物的成长和形象的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中的赵四、刘能、谢广坤等在观众看来虽然满身缺点,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在大是大非面前依然表现出农民的质朴、可爱。
不过,最近的几部系列剧中,“乡村爱情”由于过度追求情节刺激而出现了“无厘头爱情”的不良倾向,人物情感的刻画越来越“二人转”化,已经让人产生了“腻味”的感受。
继续客观反映农村的时代之变
《乡村爱情》系列之所以吸引观众并引发追随收看,很大程度上源于剧中体现出的朴实情怀。主创人员紧紧把握住“贴地飞行”的方向,不走高姿态的路线,不塑造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以整体设计的思维控制剧情缓步推进,以点滴变化和微观叙事来吸引观众。
以农民视角来表现农村也是该剧成功走到今天的重要因素之一。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不在少数,但大多数都是站在一定高度上俯瞰农村,并试图将农村生活拔高到一定程度。实际上,农村生活并不完全是依托在生态农业、土地流转、机械化种植、科学化养殖等宏大概念,农村题材电视剧也不应仅仅依托这些概念来遮盖真实农村生活。
在较早的几部《乡村爱情》里,它以“接地气”的农民视角来看待农村,同时也把农民从“人与土地”的简单关系中抽离出来,对生态农业、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均有表现,但不喧宾夺主,减少说教式的表现方式,坚持把故事点聚焦在乡村人文层面,以农民熟知的话语体系来表现剧情,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毫无负担地感受快乐轻松。
不过,很多观众反映,最近几部剧中已经很少能感觉到与农村实际的贴近了,要么把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了,要么几乎不涉“乡村”只讲“爱情”,这种创作上的跛脚十分令人忧虑。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