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再忆中印边境战争:可惜当年没彻底打瘫
[打印本页]
作者:
茶丸星
时间:
2010-2-7 16:47
标题:
再忆中印边境战争:可惜当年没彻底打瘫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温和的国家,信奉的是防守反击,因此,在解决边界问题时要抓住契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1962年的时候有这样的契机。
当时印度侵占中国领土,已经疯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印军的哨所竟然设立在我军哨所的后方,印度政治领导人、军方和民众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这就是我们打防守反击的最好机会,正好可以连本带利一举收回。战场上的态势也正是如此,中国军队第一次接近的中引边界传统习惯线。
但是后来我军又大幅后撤了,不是从当时双方的交火线后撤,而是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这样,我军从火线实际后撤的图上距离肯定是超过了20公里,如果考虑到山区的地面距离,那就更多了。对此外国人评论,印度这个失败者得到了胜利名义以外的一切。
对于当初的后撤争论很大,我们当时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有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困难一,后勤补给困难?
我军打了一个多月,消耗掉了新疆、西藏两个战区3.6万吨的战前储备,内地紧急支援了3万吨,消耗的确很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根本的问题不是补给送不上去,是运送补给的成本太高。我国当时已经有三条进藏公路,在战场上我军有能力在一个月内抢修一条81公里的临时道路,在一天内搭建一座临时桥梁的能力。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我军的大口径榴弹炮、加农炮已经可以参战了。可见,后勤虽然困难,但还是可以解决的。
印军也同样困难,据印度方面的回忆录说,在中印边界第二阶段邦迪拉战场,印军机枪携带的弹药量只能维持战斗半个小时。
即便过了11月大雪封山,我军无法支持大兵团作战,印军也是一样。困难是双方的,只我方更大一点而已。
有趣的是,印度人也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后勤,他们撰文道,“中国以其独特的作风,在西藏东部广泛实施公路和机场的修建计划,这对于印度是有深刻影响的。公路网能使中国集中和维持大兵团直达边境,………因为西藏那边的地形是一片高原,许多地方很平坦,便于军车行驶,在这样的地面上修路,不会成为大的问题,…….。相反,在我们这一边,必须越过丛林密布、阴雨连绵的几座祟山峻岭,才能到达主要的分界线区域;而中国人可沿雅鲁藏布江一线,长驱直入,几乎直达我们的边境。他们只要进行有限的工程,就可使现有的驴马小道行驶车辆。显然,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对抗。”
我军如果想坚守,除了可以临时从后方增补之外,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缴获甚多。从我军交还缴获印军武器装备清单看,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各种枪6300余支(机枪600多挺),炮弹2.2万发,枪弹400万发,可以计算出,单门缴获火炮平均配弹70多发,单支缴获枪械平均配弹600多发;还有手榴弹1.9万颗,地雷1800颗,坦克10辆,汽车400辆,军用大衣、毛毯1900件,军服2760余件…………..敢情这运输大队长还不止老蒋一个呀!哈哈哈…….遗憾!咱们也是太大方了!
困难二,守不住?
印度当时有总兵力50-60万之间,在中印边界受到我打击的有11个旅约5万,理论上印军还是有相当实力的。但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1.印军战斗力较弱。开始我军对印军也不摸底,但是交手后认为,印军相当于国民党军中等部队的战斗力,根据战后双方损失比看,我军可以和印军一对三。
2.中印边界地区地形易守难攻。我军的胜利主要是依靠纵深穿插合围,而印军被包抄后对要点坚守不坚决。
3.由于地势险要,战场条件不适宜大兵团作战。双方约10万人的较量,估计是战场容量的极限,再增加兵力只能在崎岖的山路上排队而无法全面展开。
在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期间,印度动员了二十万名士兵,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当地展开军、师一级的部队,大多数战斗的规模在团级或营级。印军直接参战的人数接近三万人,但是攻击5000多穆斯林游击队把守的山头迟迟不能得手,损失惨重。这一冲突可以作为一个旁证。
即便双方以较大规模会战,我军也是不怕的。1962年中印边界第二阶段的战争,就是印度不接受停火,意图反功引起的。当时印度在一线部署了14个旅,意图发动攻势,我军断然反击,歼灭2个旅,重创3个旅,击溃3个旅,可见,我军是可以挡住印军军一级的全面进攻的。
关于空军的问题,首先,在世界屋脊上空地区作战,对当时的空军来说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其次,有使用空军便利条件的印度决定在1962年的作战中不动用空军,是因为他们害怕遭到中国空军的报复行动。这表明印度方面实际是想控制交战的规模,避免升级。
1971年以前,印军在东部地区的演习,着重演练防御动作,即先在前沿地区迟滞我军的进攻,尔后有计划地撤至预定地区,凭借有利地形和既设阵地进行阻击。可见,1962年对印军的打击给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由此可见,印度当年虽然态度强硬,但是否真的敢大打是一个问题,能否打赢还是一个问题。
困难三、国际环境极端不利?
这的确是事实,国际上还是反对我们的声音大,英国、前苏联直接进行军事支援,美国除了军事援助,还把航空母舰开到了孟加拉湾,尼赫鲁也跪求美国直接军事干涉。我们的压力的确很大。
但是反过来思考,后撤就压力不大了吗?
中印一仗,并没有打出预期的和平。
中印之间在1962年之后还爆发了3、4起较大的边界冲突;
前苏联继续蚕食我领土,从1960年到1969年,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近4500起,终于酿成珍宝岛之战和铁克列提事件;
中美关系也是双方在越南明里暗里打了十年才逐步走上正常化。
客观的说,整个中国的安全形式并未也我们的高姿态变的好转。
国际关系的好转,让是一个方面,打也是一个方面。
困难四、国内环境不利?
的确如此!当时经济相当困难,台湾的蒋介石还策划反攻大陆。
但是纵向比较,比起1951年的抗美援朝条件要好的多,比起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压力要小的多。
对于当时的后撤,深层次的分析不是笔者擅长的,但现在极端的评论非常多,或指责为妥协退让,或拔高为高瞻远瞩,我觉得走极端都是不好的。
也许原因很简单,讲究仁义理智信的中国遇见了信奉“人至贱则无敌”的印度,不小心吃了亏;想搞一出“七擒孟获”,结果演砸了,没想到尼赫鲁是泼皮加滚刀肉,不打他闹的欢,打他他就撒泼打滚闹的更欢。
维护主权有时候需要狠狠心、咬咬牙,当年老蒋如果狠狠心、咬咬牙就是要琉球,世界历史恐怕都要改观了;1962年时候如果前辈能够冒一次险,他们的后代在处理问题时将主动的多。维护主权是要付出代价的,假如靠谈判就能维护主权,那外交部里的民族英雄岂不是成堆了?
客观的分析,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前后,中国失误的地方,在于对印度过分的克制、忍让,助长了印度扩张的气焰。如果早打一个小仗,也许能避免一场大仗。
现在,印度对中国腹地构成了核威胁,我们再想要回失去的更加困难,打几乎不可能,谈绝对没可能。对我国来说,1962年没有冒险,今天更不可能冒更大的风险;对印度来说,有了原子弹底气更足,同样野心会更大;对世界来说,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正面冲突,更加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忧虑和关注。假如毛泽东能够预见到印度也会有导弹和原子弹,当初一定会“宜将剩勇追穷寇”!
现在,我们评论前辈的意义,不是想追究什么责任,在于对现实处理问题要有所启示,尽管局面不利,我们不能绝望。主权真正的失去,在于人心的绝望。
首先当然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牢牢抓住有利的契机。防守反击的策略,本来破门的机会就不多,一旦出现就不能浪费。
当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把问题留给下一代也是无奈之中的办法。在处理主权问题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以作为为政者的底线。
作者:
oyqa
时间:
2010-2-7 16:48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