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空军的传奇经历 [打印本页]

作者: 家穷人丑    时间: 2010-2-22 14:08     标题: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空军的传奇经历

  1962年9月中旬,苏联空军第32近卫歼击机团,从波罗的斯克起航,经过2个星期的海上漂泊,“尼古拉耶夫斯克”号缓缓驶入古巴伊莎贝尔港。苏军人员发现,这座港口的简陋程度令人吃惊,与其说是一座港口,倒不如说是一个小渔村。后来他们才知道,这艘船是美国封锁古巴海面前抵达的最后一艘苏联轮船。
  在轮船进港时,上级下达了“不准上岸”的命令。轮船靠岸后,苏军司令部的特派员登上甲板,召集全体“旅客”到餐厅训话。在宣讲国际形势后,特派员特别叮嘱:“你们现在不是军人,你们是农业工人,是农庄庄员。随便给自己安排个职务,可以是拖拉机手或栽培专家。请记住,就不能说是军人!”就这样,这一船的苏联军人都成了“拖拉机手”。
  依据“阿纳德尔”行动计划,苏联军队被大批调入古巴岛。1962年8-9月间,共有4.3万名全副武装的苏军进驻古巴。驻古巴苏军集群中,战略火箭军某师是这支海外军团的中坚。驻古巴苏军集群由普利耶夫大将指挥,为保密还化名为帕夫洛夫。他从前是一位功勋卓著的骑兵指挥员,曾在卫国战争中奔袭敌后建立奇功。之所以让他担此重任,是为了突出驻古苏军集群的诸兵种合成特色。
  从后来解密的消息中可见:当时强大的苏军集群在古巴出现,令五角大楼十分意外和震惊。苏联在古巴部署R-12导弹及核弹头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美国南部各州引起极大恐慌。当时,在驻古巴苏军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近乎真实的笑话:
  有人向肯尼迪报告,苏军已经进驻古巴。肯尼迪惊讶道:“不可能!要知道,我们检查了每一艘俄国轮船,上面根本没有部队。”手下人便解释说:“总统先生,他们是躲藏在底舱进去的。”肯尼迪反问道:“怎么躲在底舱?首先,这违反国际公约;其次,谁也无法躲在底舱在海上航行2个星期。”手下人无奈地说:“是这样的,总统先生。但苏联军队还是到了古巴。”于是,满腹狐疑的肯尼迪下令,让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进入轮船底舱,然后出海试验。但仅仅过了5天,美国兵就忍无可忍地闹起事来了。
  好个“拖拉机”
  抵达古巴后,“尼古拉耶夫斯克”号载去的一团人马,就归到了苏联防空军第12师旗下。除这个歼击机团外,该师还有一个配备米-1和米-4直升机的直升机团,另有一个伊尔-14运输机大队。歼击机团坐上同船运来的卡车,直奔位于圣克拉拉郊外的空军基地。在那里,该团打前站的部队早已将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大队人马入驻。圣克拉拉空军基地,位于古巴岛的中部,米格飞机从这儿起飞,能控制古巴岛的中部。该空军基地原由美国人修建,起降跑道长2500米,宽47米,并配有盲降着陆系统。当时机场只有一个古巴飞行大队,机型为米格-15bis。
  古巴为了欢迎苏军官兵,拿出了最好的住所,歼击机团的飞行员都被安置在圣克拉拉郊外的花园洋房里。但由于条件有限,其余人则住在机场上临时搭起的帐篷或装运飞机的集装箱里。当时正值雨季,几乎每天都有热带暴雨。只有在此刻,苏军官兵才能深刻体会马雅可夫斯基在日记中描写的热带暴雨。
  每当暴雨来袭,机场上的帐篷全被洪水冲倒,无数衣箱漂浮在一片汪洋中。干燥时硬得板结的红壤,变成了一片污血般的烂泥。暴雨过后,太阳再次无情地灼烧大地。地面腾起股股潮湿的热浪,令帐篷里的人闷热难当。夜晚也好不到哪去,成群的蚊子呼啸围攻,人只有钻进帐篷内的垫子下才能入睡。
  在古巴警察的护送下,装运飞机的集装箱被重型卡车由港口运达机场。而在运送途中,头一个集装箱的顶端还安排了一个押运人,负责及时通报道路情况。到机场后,这批集装箱被放置在一块专门的场地上。看到这些大箱子后,古巴同志不解地问:这是什么?苏联人就半开玩笑地说:这些是拖拉机。但当第一个集装箱的前后箱板被打开,带有红星标志的米格-21机身和机翼被拖出时,古巴人惊讶不已地说:“好一个‘拖拉机’呀!”
  涂掉红星标志
  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苏军开始了飞机的人工组装。一开始,飞机组装工作由技术人员承担,但急迫的形势要求加快进度,于是后来连飞行员也参与进来。每到最炎热的中午,古巴人都去休息了,但苏军的飞机组装仍在继续。为给停机坪降温,他们开来一辆洒水车往地面浇水,但此举真是杯水车薪。
  很快,第一批飞机组装完毕,矗立在跑道上。组装好的米格-21排列在早已模糊的白线上,没有伪装。为了保密,苏军官兵过后用白漆涂掉了飞机出厂时的红星。原来的古巴飞机则分散于机场各处,存放在拱形钢筋混凝土掩体内。
  美国人很快就回过神儿来。1962年9月的一天,苏军发现一架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飞临机场。由于害怕过早泄密,苏军司令部对此反应极为迅速。在与古巴协商后,让古巴飞机移出掩体,而把米格-21藏了进去。其余的苏军装备也实行了分散放置,并做好了伪装。
  美国F-101侦察机开始了对圣克拉拉的侦察,形势骤变,要求苏联战机尽快起飞。但要升空作战,苏联飞行员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由于长期停飞,飞行员需要进行恢复性训练。而当时没有米格-21教练歼击机,计划中的6架米格-15教练机也得在下一波才能运抵古巴。
  在此情形下,团长希巴诺夫上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等米格-15教练机,直接驾战机升空。9月18日,团领航员格罗利中校第一个驾驶米格-21升空。在随后的几天里,所有苏联飞行员都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这样,到1962年9月底,全团已开始着手实施战备计划,准备投入作战值班。
  当时,由于还没有下达战斗任务,所以日常的工作还得进行。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吃饭问题。全团人员的伙食都是从苏联库宾卡基地带来的。在热带环境里,食物很快腐败变质,无法食用。不仅通心粉放不住,就连罐头也会腐烂。为此,团里给食堂另外调派专人,负责运送面粉和通心粉。尽管军需官想尽办法,但飞行员有时也只得吃热带产的肉类,而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根本吃不到。
  其次,因与国内亲属缺少联系,苏联飞行员对家人很是惦念。1962年11月的一天,苏军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将军来该团视察。在看过部队后,他照常规问道:“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一位年轻的中尉鼓足勇气问,什么时候能收到苏联寄来的邮件,他对生病的母亲和未婚妻很挂念。但官兵们听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将军愤怒的长篇大论,说有些“狗杂种”不安心服役,而是一心想着未婚妻的裙子。来古巴3个月后,即到1962年12月初,该团才收到苏联发来的第一份邮件。飞行员们的妻子来信说,她们已从“美国之音”的俄语广播得知,该团已经抵达古巴,还说团长是希巴诺夫,政委叫谢尔宾。
  
拉响战斗警报
  随着时间推移,形势越来越扑朔迷离。为预防不测,团里制订了机场地面防御计划。古巴军人的战斗热情很高,前来守卫机场外围。但古巴指挥部认为,没必要挖掘壕沟或在阵地上构筑工事,称美国发起进攻时再准备也不迟。而机场本身的守卫则由该团的地勤人员担任,各飞行中队的工程师负责指挥。
  10月22日傍晚,该团拉响了第一个战斗警报。听说美国舰队正向古巴驶来,该团便下达了准备起飞迎战的命令。挂上副油箱和2枚火箭弹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苏联飞行员迅速坐进飞机驾驶舱。这时,从圣克拉拉方向传来阵阵报警的钟声,听上去颇为惊骇。人们心里都清楚,大战一触即发。但苏军官兵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严肃地静待事态的发展。有人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紧张的气氛,但他的笑话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到了夜里,什么也没有发生,于是战斗警报解除。
  第二天,形势并未好转。那些年龄较大的军人,以前总以各种借口拒绝配发的AK步枪,现在也被要求,以AK步枪替代他们的随身武器“马卡罗夫”手枪。由于战斗警报时不时地就响一回,弄得苏联飞行员不敢离开飞机,好几夜都睡在停机坪上,还带着防毒面具和随身武器。
  1962年10月24日,该团接到了全团疏散的命令。第1飞行中队和团指挥所继续留在圣克拉拉,第2飞行中队转场到哈瓦那城外的圣安东尼奥机场,3中队则撤往古巴岛东部的卡马圭机场。在各个机场,白天都有2架米格-21处于战备状态,而夜里则由最有经验的飞行员单机值班。
  当时,美国空军和海军分别出动F-100、F-101和F-104,肆无忌惮地对古巴领空进行侦察。在这种情况下,米格-21与美军在空中遭遇就成了家常便饭。直到10月24日,美国侦察机闯入苏军战役战术导弹阵地上空,被苏联防空导弹击落,美国才稍有收敛。
  而在2中队驻防的圣安东尼奥机场,美军袭扰频频,每天早晨10点到11点之间准时现身。11月4日,苏联飞机在这座机场正按计划执行飞行任务。当博布罗夫少校(后为空军中将)升空后,发现前面有2架F-101正以低空低速飞行。飞行指挥官佩罗夫斯基中校下达命令,令博布罗夫发起攻击,但博布罗夫的机炮却哑了,开不了火。当美国人察觉身后的米格-21后,吓得立即开足马力,加速向大海方向逃去。这一事件后,美国人再没敢到这座机场上空露面。
  第二天,苏联飞行员听古巴同志说,美国电台报道:“在古巴岛上空,美国空军的飞机遭到不明空中强盗的攻击。”其实,“美国之声”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苏联飞机此前的确抹掉了识别标志。美国电台的报道播出后,苏联飞行员又来了一次全体紧急集合。集合时下达了上级命令,要求苏联飞机立即涂上古巴空军的标志。人们立刻行动起来,一夜之间,该团的所有苏联飞机就被涂上了蓝-白-红相间的古巴标志。
  苏联歼击机团的训练继续进行,飞行员们甚至还制定了与古巴的米格-15和米格-19协同作战的计划。庆幸的是,这些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否则一场两败俱伤的恶战将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团里的技术装备开始大量损坏。在热带阳光的灼烤下,米格飞机驾驶舱的风挡玻璃透明度下降,且变得极易破碎。尽管技术人员想尽了办法,但情况并未得到扭转。所以,该团只得从苏联运来新的风挡玻璃,给所有战机换上。
  培训古巴飞行员
  今天,在清楚加勒比危机的来龙去脉后,可以肯定地说,苏联歼击机团从1962年10月初进入战备的那一刻起,主要任务是为导弹部队的部署提供空中掩护,并在敌人入侵时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而在1962年12月,苏联导弹撤出古巴后,为导弹提供掩护的任务终结了,美军入侵的威胁也大幅降低。自此以后,该团紧绷的弦可以松一下了,开始转入日常战备训练。
  所以,从1962年底开始,该团地勤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地面设施的完好,并用从苏联运来的材料建了些活动板房,用碎石铺垫了道路等等。官兵们的生活也开始得到改善。
  1963年初,歼击机团又有了新的任务,即为古巴共和国空军培训米格-21飞行员和技术人员。飞行员和技术员再培训中心,设在圣安东尼奥空军基地,因为这是古巴岛最大的机场,有3条扇形起降跑道,各条长度约为3公里,并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该团首先确定了辅导教官,并准备了教学教具和直观教具。为做好对古巴飞行员的再培训,这些教官都深入研究了米格-21F13,R-11F发动机及其各系统和装备。
  1963年2月,在得到再培训的正式通知后,全团飞行员仅维持适当的训飞,而主要精力都投入了对古巴飞行员的再培训,苏联飞行员和技师变成了教官和辅导员。根据苏军指挥部的推荐,古巴领导人挑选了一批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技术专家,来接受再培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受过训。
  在培训过程中,苏联官兵对古巴同志进行了“传帮带”,如每一名苏联技师和技术员都要带几名古巴人。在上理论课时,每个小组都要配备从苏联请来翻译。但第一堂课上下来才发现,由于翻译不懂航空和技术术语,翻译的东西有些词不达意,让古巴人一头雾水。而在古巴人中,有不少人在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过训练,有的俄语还说得相当好,就这种情况下,俄语好的古巴人被推荐当了翻译。
  通过手把手地教,古巴空勤和地勤人员都掌握了新战机的技术,可以独立驾驶和维护米格-21F13了。到1963年夏初,对古巴空军的再培训结束时,总共培养出大约30名飞行员和全套的工程技术人员。
作者: 卡多佐    时间: 2010-2-22 14:09

来源于网络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