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看老子——前言
[打印本页]
作者:
b88954966
时间:
2010-3-29 13:17
标题:
我看老子——前言
前言
本书的立意是既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又能通过本质推出现象。让哲学本质这一骨骼系统生长出现象这一肌肉和气血系统;让老子的哲学思想更加系统化、更加理论化。让国学《老子》这一瑰宝更加绚丽,更加科学。让玄妙抽象的哲学理论社会化、通俗化,并让社会生活哲学化、理论化;以达到利用主客相符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统一人们对《老子》理解上所产生的各种歧义。以达到澄清哲学概念,构建哲学系统和设定哲学判准的目的。
哲学这一概念源自希腊文philosophla,是爱智慧的意思;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根本的系统的看法。辩证法这一概念也源自希腊文dialego,是进行谈话和论战的意思;是哲学学说中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意思。哲学和辩证法这两个概念在我国从清朝开始才得到广泛地应用。在此之前我国的哲学还不是单独的一门学科,相关内容都是在综合性《易经》和儒、道、墨、阴阳、五行等学说中加以阐述的。老子所阐述的“道”即是哲学,所阐述的“争”即是辩证法。但需要根据上下文意和虚词加以判断。辩证法的发展史历经三个时期:1、朴素辩证法时期;2、唯心主义辩证法时期;3、唯物主义辩证法时期。有些学术观点将老子的辩证法列入了朴素辩证法时期,但从《老子》辩证法的内容中可以断定是唯物的,辩证的事物是发展的,是联系的。事物相互之间的转化速度不但是有条件,而且是要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与澄清概念、构建系统和设定标准的哲学理论体系的结合是科学的。《老子》的辩证法已具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要件,理应属于科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和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并批判地继承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道”、“名”、“德”。关于道的概念,老子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道是一种学说;二、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学说;三、道是一种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学说;四、道是一种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学说;五、道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学说;六、道是一种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学说。总之,老子总结和概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特点,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关于名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领域中被人们已认知的所有事物名称的总和。名这个概念在老子哲学理论体系概念层次上是低于道这个概念的。道与名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只有扎根于具体科学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它才能绽放出与时俱进并能代表时代先进精神的绚丽灿烂的花朵。研究科学的人能知道目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哲学的人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德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1、德通“得”。是指人们的作为适宜、适度,这层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使德的内涵社会化,其实质是使德的内涵等级化。这就是说帝王做帝王适宜的事情,百姓做百姓适度的事情。2、是指心意的意思,即思想或意识的意思。老子要求的德是在道指导下而形成的德,也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或意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道”与“名”这两个概念,道是指哲学学说,哲学的产生使科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阶级无关的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与阶级有关的社会科学。而名则是指具体科学学说,科学的产生将物质世界又复制出一个理论世界(又称精神世界)。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源,没有科学的世界是浑沌原始并未分化的世界。“无名”是指科学未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一个浑沌的原始状态;“有名”即科学的产生是划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开始。从此人们通过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感知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现象是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的结果,而本质则是对实践思维加工的理性认识的结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这样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认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3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通过实践而产生认识(此处认识是指认识结论,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德,即思想或理论),再通过实践而检验认识,也就说实践既能产生认识又能检验认识,一旦被证实了的认识又能能动地指导实践。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家。关于老子其人,比较公认的有两种说法: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关于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之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这样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我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气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意是说:“孔子到周朝国都雒邑,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方面的知识。老子说:‘你所说的,他本人和他的骨骼都以腐朽了,只有他的思想和学说还流行于世。况且君子有机会,就乘车去为官;不得志的时候,就像蓬草一样随风摇摆不定。我听说会经商的人把货物囤积起来,外表上却像没有货物一样。君子虽有高尚的品德,但容貌却像愚笨的人一样。戒除骄气与多欲,戒除做作与不切实际的幻想,戒除这些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对你自己都没有好处。我要给你说的就是这些而已。’孔子离开后,对弟子说:‘鸟儿,我知道它们能飞,鱼儿我知道它们会游,兽类我知道它们善跑。善跑的可以用罔捕,会游的可以用渔具钓,能飞的可以用箭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乘风云而飞上天空。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大概就像一条龙吧!’”。老子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春秋(前770—前475)的后期,卒于战国(前475—前221)前期,与孔子(前551—前478)相比,大概出生的年代稍早于孔子而去世的年代或许与孔子相近。
《老子》其书的版本约有数百种之多,亦称《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所记载的成书过程多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或许不是关令尹喜(关尹)崇拜老子及仰观天象发现紫气自东而来,并认为此天象是将有贵人到来的先兆,便赶紧洒扫庭院,恭迎骑青牛姗姗而至的老子。或许面对诸子争鸣的学术界不是以尹喜为代表的盛邀老子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恐怕不会有《老子》一书的问世。或许中华民族的思想史将是另外一种格局。另外关于老子出生、相貌和长寿的记载也多有传奇色彩,仔细品来不足为道。但比较使人信服的一点是:在早期的诸子中,老子的年龄应属于偏大的,对诸子学术观点的了解也是比较全面的。战国时期这种诸子蜂起云涌的学术现状,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于是便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学派,比较有名的代表有老子、孔子、墨子、关尹、杨子、禽滑厘、公孙龙、庄子、孟子等(有的生卒年不详,是否与老子同时期难以定论)。从《老子》全书的内容看,确实涵有诸子学说中的某些观点。由此看来,《老子》一书似有概括和总结诸子学术观点的可能。
《老子》原文以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简称甲、乙本),并以他本(简称通行本)参校订文而成。为了便于阅读、对照和查找,根据通行本和甲、乙两本的章数本书分为八十一章,并将道经篇移于德经篇之前(采用梁海明译注《老子》之说,山西古籍出版社),至于各章的编次则基本上仍保持通行本次序(只有个别章次从甲、乙两本的编次)。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挖掘战国楚墓时,发现郭店竹简里也有《老子》三个摘抄本,但只摘抄了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一,据说三个版本中最早的版本离老子生活年代仅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相信将来总有一天《老子》原本定会出世,并给诸本一个合理的裁决。在学术界《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一人所撰,存有争论。
老子其人的学术观点,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哲学中产生澄清的一个概念是一元论,一元论中产生澄清的二个概念是物质和意识,二个概念中产生澄清的三个概念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概念中产生澄清的是一切被科学认知的物质概念。“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是举用祸福概念相互转化的道理来阐述质量互变规律这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如祸是质的阶段,那么福就是量的积聚阶段,反之,如福是质的阶段,那么祸就是量的积聚阶段。“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观点,是举用正与奇,善与妖这四个概念来阐述事物发展周期规律的理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正到负,由善到不善,然后再由负到正,由不善到善;人们研究哲学,认识自然与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就是为了趋利避害,并运用规律的作用使事物发展周期保持由正到正、由善到善的发展阶段。所以,这种由正到正的情况人们称之为奇迹,这种由善到善的情况称之为美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是指人类社会学是地理学的分支,研究学习人类社会学的人亦要研究学习地理学;地理学是天文学的分支,研究学习地理学的人亦要研究学习天文学;天文学是哲学的分支,研究学习天文学的人,亦要研究学习哲学;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研究学习哲学的人,亦要研究学习自然科学。“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是指物质的性质是由它内部的固有矛盾所决定的,物质内部这种固有矛盾称之为有,在哲学上也称为物质的肯定阶段;事物内部固矛盾这种由旧转新的过程称之为无,在哲学上也称谓物质的否定及否定之否定阶段,又称谓物质的相互转化阶段。“有为”与“无为”的观点,有为是指人们的作为有悖于自然规律的意思或指人类行为的有用性;无为是指人们的作为没有悖于自然规律的意思或指自然作用的无用性。“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观点,研究学习自然科学的人,概括与总结知识所需的概念是与日俱增的;研究学习哲学的人,概括与总结知识所需的概念是与日俱减的。这就说“益”和“损”是指知识概念的多与少。“小邦寡民”的观点,这是老子对理想社会形态二大特点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对“自由王国”二大特点的概括与总结:一是地域面积小;二是居住人口少。“圣人”的观点,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有二十四章用到圣人,并且有二章使用了二次(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九章),及全书累计使用了二十六次,关于圣人的含义,在“三教九流”中各有各的定义。所以,老子在七十章中对圣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说明:“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这就是说,圣人是暗指帝王的意思。尤其是儒家与道家更是把圣人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崇拜者,是人们在生活学习方面的偶像。所谓儒家是指崇拜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儒家例为“九流”之一。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和“仁政”,并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百家争名时期,仅儒家就有八个学派,但影响力比较大地是孟子和旬子两个学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儒家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适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以董仲舒和刘歆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讳之学;魏晋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解释儒与道的玄学;唐以韩愈为代表的排佛倡儒的“道统”学说;宋明有兼取儒、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学说;清前期有汉儒与宋儒之争的学说,中期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的学说;五四运动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见丧失其作为上层建筑思想的地位。但由于它统治中国学术思想长达二千年之久,它的经典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可堪称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同时,哲学界唯心与唯物两个阵营的斗争,不但在“九流”之间存在着,而且在儒家内部也有反应,从先秦荀子对孟子的斗争直至清代王夫之、颜元等反宋明道学的斗争,都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在儒家内部斗争的表现。所谓道家是指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及其以“道”为中心学说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于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该书中已有 “道德家”的称谓;《汉书?艺文志》中有道家这个称为,并列为“九流”之一。传统的看法,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有些学术观点也认为老子是阐述“道”的第一人,其实不然,老子在《老子》 一书中多次提到“古人善道”的说法,这说明在老子之前就已有古人阐述道的含义了,只是老子更加系统、更加完善了前人有关“道”的学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意思是说,后世学习老子学说的人,往往贬斥孔子学说,而学习孔子学说的人,也往往贬斥老子学说,大概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缘故吧!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指老子派与孔子派之间不只是学说的观点不同,而决定他们观点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各自的世界观不同。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不同,致使他们对学术观点的评价标准也就不同,所以两个学派之间不可能在一起切磋与商量学术问题。如孔子提倡“仁”,而老子却提倡“慈”。《中国古代思想史》:“‘仁’,乍看起来,仿佛是很漂亮的,说‘仁’就是‘人’,连一切的人—不论是贵族或奴隶—都包括在内,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孔子的‘仁’只是包括了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士大夫,只是以‘仁’作为团结当时王公大人和士大夫的中心骨干。”(杨国荣箸,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次印刷)这就是说孔子提倡的“仁”是有明显的阶级属性的。而老子提倡的“慈”是指一切的人,也就是说老子提倡的慈是没有阶级属性的。无论是后人学习解读《老子》时的歧义,还是东汉张道陵倡导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将《老子》例为重要道教经典之一),这些都是后人所为,并非老子本人所为,其实老子之学并非宗教之学。同时,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和“自本自根”的观点;扬朱“全性葆真”的观点;宋鈃、尹文“情欲寡浅”的观点;以及彭蒙、田骈、慎到“弃知去己”的观点。老子系统、完善了上述诸子的观点并强调人们要效法、顺应自然规律,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观点,就是要求帝王治理国家不要违背自然法则,治国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私欲 。在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的观点,其目的就是消除阶级差别,消除城乡差别和消除工种(脑力与体力)差别。在道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曾与名家、法家相结合,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黄老之学。到了汉初又有黄老与刑名并称的学说,这种学说颇为当时统治者所重视,直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黄老学说便开始日渐衰败,但他的自然观点在反对谶讳神学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唯物主义者王充自言:“虽违儒家之说,但合黄老之意也。”(《论衡?自然》)。从此,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并对东汉末年农民运动中道教思想的形成有所影响,魏晋王弼,何晏用老庄理论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与道的融合,致使玄学盛行。佛学传入中国后,佛学者以老庄理论诠释佛典,被学术界称谓“格义”,形成了释与道合流的发展趋势。从此以后,宋明理学家又大力倡导佛家道统,虽对佛教与老子并斥 ,但对老子思想仍然是批判前提下的继承。同时,道家崇尚自然的理论,对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的体例分为四部分:1、原文;2、解读(注释与解说);3、译文(白话翻译);4、随笔。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典籍之一,为使各方面的读者受益附录道家与儒家、道教之异同和参考书目。由于本人知识有限,书中疏漏谬误在所难免,肯切盼望读者予以指正。
二○○九年六月冯天岭于高唐
作者:
daxiang800
时间:
2010-3-29 13:18
中国道理不不哲理:哲学不说理,唇齿也对立。否定无根据,量质没界区。改革换天地,科技不哲理。打倒洋爹迷,复兴中国义。
作者:
给我一刀
时间:
2010-3-29 13:19
我看老子——第一章(连载)
作者:
纸风铃
时间:
2010-3-29 13:20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解读】
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道: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哲学学说;第二、三个道是指一般含义的道,即规律、准则、学说或说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所以,抽象并超出具体形体概念的叫做道;具体有形体可见的叫做器。”
2、可:两个“可”字均表示反诘的意思。犹如“岂”,可译为“难道”。
3、也:本章中八个“也”字中,第一、三个表示疑问,其余六个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可译为“是”。以后各章中的“也”字均可参考本章的解读。
4、恒:本章四个“恒”字均是普通的或一般的意思。有些版本作“常”,是讳刘恒的缘故。
5、名:本章六个“名”字中,第一、四、五个是指具体科学,即已被人们认知事物名称的总和。第二、三、六个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名称。
本四句的意思为: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指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学说的意思。
二、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1、万物:两个“万物”词均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意思。以后各章中的“万物”一词均是此意。
2、之:本章 五个“之”字中,第一、二、三个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四、五个作代词,可译为“事物”或“对象。
3、始:原始,初始。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状态。
4、母:根源,来源。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的产生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
本四句意为: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
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1、故:作连词。可译为“所以”。
2、欲:两个“欲”字均是欲望或情欲的意思。此喻指人们的感觉。
3、以:两个“以”字均作介词。可译为“用”。
4、观:两个“观”字均是认识和看法的意思。
5、其:两个“其”均作代词用,可译为“事物的”。
6、眇:本章两个“眇”字均是微小、看得准或仔细看的意思,此有无法感知并有抽象认知的意思。喻指事物的本质;第二个作喻指名词“本质”的意动用法,是认识本质的意思。
7、所:是处所的意思。
8、徼:是边界的意思。此指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或事物的外形边界,此指能通过感知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现象或表象。喻指事物的现象。
本四句意为: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即事物的现象。
四、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1、两:表示事物成双成对的现象,此指事物的本质与现象。
2、者:作特殊指示代词,代指“眇”与“徼”,即指被认知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3、同:两个“同”字均是相同或一样的意思。
4、出:出显,显露。
5、而:作连词。可译为“就是”。
6、异:不同,不同的。
7、玄:三个“玄”字均指深青色的一种丝稠,未染色以前的白色丝稠喻指事物的本质,被染上的深青色喻指事物的现象。此处第一个作名词,是认识论的意思;第二、三个作名词的意动用法,是认识事物本质与现象的意思。
8、又:再,重复。此指认识循环周期的意思。
9、众:众多,多。
10、门:门类,方法或途径。
本四句意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的叫法不同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现象认知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译文】
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的意思。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性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性认识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即事物的形状和大小。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不同的叫法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即认识论;这种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周期性理论,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随笔】
老子在本章中首先澄清了“道”与“名”这两个概念,阐述了道具有哲学学说的含义,哲学的产生使科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阶级无关的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与阶级有关的社会科学。而名则是指具体科学学说,科学的产生将物质世界又复制出一个理论世界(又称精神世界)。其次阐述了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源,没有科学的世界是浑沌原始并未分化的世界。“无名”是指科学未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一个浑沌的原始状态;“有名”即科学的产生是划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开始。三是阐述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感知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现象是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的结果,而本质则是对实践思维加工的理性认识的结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这样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认识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3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通过实践而产生认识,再通过实践而检验认识,也就说实践既能产生认识又能检验认识,一旦被证实了的认识又能能动地指导实践。四是阐述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并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称之为玄,即认识论。认识事物周期性的理论是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关键。老子在本章中介绍了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即道、名与玄并在澄清这三个概念的同时,赋予了它们各自哲学理论上的含义。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并达到逐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规律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级或飞跃,这就是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论相对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道”、“名”、“德”。关于道的概念,老子在以后的各章中陆续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道是一种学说;二、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学说;三、道是关于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学说;四、道是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学说;五、道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学说;六、道是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学说。总之,老子总结和概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特点,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关于名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领域中被人们已认知的所有事物名称的总和。名这个概念在老子哲学理论体系概念层次上是低于道这个概念的。道与名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只有扎根于具体科学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它才能绽放出与时俱进并能代表时代先进精神的绚丽灿烂的花朵。研究科学的人能知道目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哲学的人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德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1、德通“得”。是指人们的作为适宜、适度,这层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使德的内涵社会化,其实质是使德的内涵等级化。这就是说帝王做帝王适宜的事情,百姓做百姓适度的事情。2、是指心意的意思,即思想或意识的意思,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果。老子要求的德是在道指导下而形成的德,也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或意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本章作为老子哲学理论体系的绪论章,它概括地阐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特点、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特点、辩证关系,认识现象与认识本质的特点、辩证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各自所研究的领域不同,具体科学中的某一学科所研究的只是世界某一个别领域、个别方面、个别事物或个别过程。而哲学则研究的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哲学和具体科学虽然在研究领域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同一个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哲学是对世界总的根本性的一种看法,这些看法又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又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植根于具体科学的土壤之中,离开了具体科学,就没有科学的哲学。其次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开始,只有认识了许多个别的、特殊的本质,才能从中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本质,没有共同的本质也就无法指导个别本质的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联系正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即认识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进行分门别类的依据与途径。总之,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海洋,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海洋的一叶帆舟;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殿堂,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殿堂的台阶;倘若具体科学与哲学之和是一只飞向蓝天的雄鹰,那么具体科学就是那雄鹰之躯体,哲学则是那雄鹰之翅膀。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最高理论思维水平的一种体现。中国哲学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夏、商、西周并系统于东周(春秋战国)。在原始社会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困惑和迷惘,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之天的神化和崇拜。这种感知大自然现象的唯物观点和神化自然之天的唯心观点,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唯物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物阵营的哲学,唯心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心阵营的哲学。夏、商、西周时期的《易经》标志着中国哲学在产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的百家争名,产生了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农、小说、杂等诸子的学说,标志着中国哲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这一时期,孔子的儒学、墨子的墨学和老子的道家学说已成为我国哲学理论体系中主要的哲学派别。
笔者根据文意将本章一、三分句的句读由“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改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恒名也。”
作者:
yuxiangminyi
时间:
2010-3-29 13:21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不居,是以弗去。
【解读】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天下:指中国或世界。
2、皆:两个“皆”字均作副词。可译为“都”或“全”。
3、知:两个“知”字均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4、美:两个“美”字中,第一个是指一般意义上美,即美好或美丽的意思;第二个是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称之为美,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符合逻辑(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规律的认识称之为美。也就是赋予了美以“真理”的含义。
5、之:本章十个“之”字均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亦可不译。
6、为:本章四个“为”字均是作为或当作的意思。
7、斯:两个“斯”字均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
8、恶:丑,与“美”相对。此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的认识称之为恶。也就是赋予了恶以“谬误”的含义。
9、已:作副词。可译为“已经”或“完成”。此指美与恶,真理与谬误,善与不善是一对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哲学范畴,即一个概念产生的同时另一概念也已经产生了。
10、善:两个“善”字中,第一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善,即好,好的意思;第二个是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实践真理达到预期效果的称之为善,也就是说,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实践过程称之为善。
本四句意为:世界上都知道的美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真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知道的恶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谬误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认识的判断标准吗?依此类推,世界上都了解的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已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了解的不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未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
二、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1、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和先后:是六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概念。喻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意识思维的一切领域中。所谓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凑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叫做声。”
2、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3、恒:通“常”。可译为规律、准则。有些版本作“常”。
本七句意为:有与无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产生而产生,难与易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形成而形成,长与短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作比较而存在,高与下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所处的高度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音与声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合凑或独凑而有别,先与后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在时间或空间的不同点而确定。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不居,是以弗去。
1、是以:作复合式连词,是一种固定习惯用法。可译为“因此”或“所以”。以后各章中的“是以”均是此意。
2、圣人:古时候人们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根据《老子?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是用圣人暗指帝王。以后各章中的“圣人”均是此意。
3、处:处理,安排。有的版本作“居”。
4、无为:是指没有违背规律的行为或无用的作为。此指遵循自然与客观规律。以后各章中的“无为”均是此意。
5、行:做,实行。
6、无言:不用说教的方式(实施教化)而是采用效法自然的方式。
7、作:做起来,活动或运动起来。
8、而:三个“而”字均作连词。可译为“却”或“并”。
9、辞:言辞,解说。有些版本作“始”。
10、生:草木生长。此泛指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11、有:占有。
12、为:作为。
13、志:心意,意志。此指人类的意志与自然规律相违背或相冲突的意思。有些版本作“恃”。
14、功成:事情完成,事业成功。
15、弗:六个“弗”字均作否定副词。与“不”的用法不同是“弗”含有“不……之”的意思,从形式上看“弗”所修饰的动词不带宾语,但在语义上有宾语“之”。“之”可根据上下文的情况决定是否译出。以后各章中的“弗”字均是此意。
16、夫:作句首语气助词,亦称“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不必译出。以后各章中句首“夫”字均是此意。
本八句意为:因此,帝王不做有悖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在教育方面并不推行说教方式,而是崇尚效法自然规律的方式。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只做不说,能使事物相互转化却不占有它们,对它们有作为却不与规律相冲突,自然界这种顺应规律、完成使命后并不停止运动与发展,却是又进入到下一循环周期。所以、自然界的一切物质永远都不会消失和灭亡。(待续)
作者:
一个人的舞
时间:
2010-3-29 13:22
咨询
作者:
gionah
时间:
2010-3-29 13:23
后人对《老子》原文理解上产生如此之多歧议的原因何在?
作者:
良思俊旭
时间:
2010-3-29 13:23
我看老子——第二章(二)
作者:
xxtyshun
时间:
2010-3-29 13:24
【译文】
世界上都知道的美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真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知道的恶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谬误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认识的判断标准吗?依此类推,世界上都了解的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已达到预期目的的标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了解的不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未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有与无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产生而产生,难与易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形成而形成,长与短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作比较而存在,高与下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所处的高度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音与声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合凑或独凑而有别,先与后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在时间或空间的不同点而确定。这就是它们的规律。因此,帝王不应做有悖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在教育方面并不推行说教方式,而是崇尚效
法规
律的方式。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只做不说,它能使事物相互转化却不占有它们,它对事物有作为却不与规律相冲突。自然界这种顺应规律、完成某一使命后并不是停止运动与发展,而是又进入到下一个运动发展循环周期。所以、自然界中一切物质永远都不会消失和灭亡。(待续)
作者:
欢喜楊陽
时间:
2010-3-29 13:25
你说“让社会生活哲学化、理论化;以达到利用主客相符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可别强奸老子了!“检验真理”野心与老子无关。
作者:
卡多佐
时间:
2010-3-29 13:26
Re: 第7楼
作者:
花开绿叶明
时间:
2010-3-29 13:27
社会发展到国民的认识都能达到老子的水平,国民的认识水平算不算达到老子化?
作者:
tks1000
时间:
2010-3-29 13:29
什么叫“国民的认识”?现成的老子知无为有“无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能变!
作者:
134625
时间:
2010-3-29 13:30
回10楼
作者:
kartoffel
时间:
2010-3-29 13:31
“国民的认识”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对客观世界的的反映。
作者:
喜多多
时间:
2010-3-29 13:31
什么是““国民的认识”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对客观世界的的反映”?客观与实际是啥关系?你的层次太低,还是多学学,少写书,以免误人子弟!
作者:
@地瓜叶
时间:
2010-3-29 13:32
我看老子——第三章(一)
作者:
双胞胎
时间:
2010-3-29 13:34
我看老子——第三章(二)
作者:
许闻
时间:
2010-3-29 13:34
【译文】
治理国家只有不崇尚贤能,才能让国民摆脱生存的争夺,只有不让稀有奇缺的商品值钱,才能使百姓不萌发偷盗之心,只有不允许私欲得逞,才能使百姓不发生叛乱。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最高标准是使国民逐步缩小阶级、阶层的差距,以达到消灭阶级与剥削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帝王不贤,百姓不贱,不分工种,不分城乡。所有的物品不分贵贱,实行按需分配,才能让所有百姓都不萌发偷盗的念头,使帝王与百姓共享社会资源。帝王不崇尚珍宝,百姓不看重缺货,人人大公无私,社会井然有序。因此,在现实阶级社会中帝王的治国思想是:统治百姓的思想并让他们有饭吃,淡化他们的理想并强化他们依赖体力生存的信念,使他们不能有非分之想。通常是使百姓处于无知识、无欲望状态。假若百姓中那些有知识的人没有勇气并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的话,国家就不会不太平吧。(待续)
作者:
乞食头家
时间:
2010-3-29 13:35
我看老子——第三章(三
作者:
zybt
时间:
2010-3-29 13:36
【随笔】
在本章中老子首先阐述了实现无阶级社会形态的三大治国举措:第一,消灭阶级及阶级斗争,并缩小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商品重新转化为产品;第三,大力提高国民大公无私的思想觉悟,使社会安定。其次阐述了现实阶级社会中帝王治国的三大举措一个目标:三个举措,第一,用衣食住行控制人们的意识形态;第二,充分发挥淡化理想、强化体力的信念作用;第三,实施愚民政策让国民无知无欲,并实施高压政策使有知识者惧怕酷刑而没有勇气发挥他们的才智。一个目标就是国泰民安。老子从哲学的角度将治国思想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无阶级社会或以缩小阶级、城乡、工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为宗旨的治国思想,在治理国家上要逐步缩小等级、贫富差距,减少“三大”差别所导致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治国目的;这一类治国思想是对无阶级社会或阶级社会中执政阶级代表先进阶级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另一类则是在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严格遵守仁义礼制,即奴隶与封建社会的宗法(或分封)等级制度,仁义、宗法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愚民,礼仪制度、宗法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愚民加刑民(只约束百姓的刑罚),它们是调整阶级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等级制度的行为准则,更是奴隶贵族与封建贵族治国思想的基本原则。因此仁义(以仁义为主,以礼制为辅)被称为奴隶社会立国的基本纲领,而礼制(以礼仪制度为主,以仁义为辅)则被称为封建社会立国的基本纲领。是否坚持这一立国的基本纲领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会掉以轻心,而是严格坚持与遵守这一基本纲领。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夏王朝,由夏禹(黄帝部族中颛顼一支的后裔)创建于公元前22世纪或前21世纪,历经近5个世纪(约450年),亡于前17世纪的夏桀,自禹至桀传了十多位帝王。夏禹因坚持仁礼而创建了夏王朝,而夏桀不坚持仁礼这一立国的基本纲领而葬送了夏王朝。夏桀残暴无道,赋敛无度,鱼肉百姓,民怨沸腾。众多百姓诅咒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大意是这个太阳(喻指夏桀)什么时候能灭亡啊?为了推翻他的暴政我们(指百姓)不惜与他同归于尽。成汤利用万民仇怨、诸侯不合的机会,率正义之师出兵伐夏,有“十一征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之称,先剪除了夏的翼羽,再战夏于鸣条(今河南商丘东),夏桀惨败,死于南巢(今安微巢县)。于公元前1600年夏王朝灭亡,商王朝正式建立,建都于亳,成汤即位时,约有三千(也有些资料说是八百)诸侯前来朝贺,由此可见商汤所开创的商王朝的盛况。但既是如此强大的一个商王朝也葬送在了纣王的手中,商朝自汤创立,至最后一个帝王纣,共传了30位帝王,历经17世(古代称30年为一世)约550多年。特别是仲丁帝之后历经了历史上称为“九世之乱”(从仲丁至阳甲共传九位帝王)和“盘庚迁都”(盘庚将商都由亳迁至于殷后,商也称殷)的时期,时至纣帝已是“惟妇言是用”(《尚书?牧誓》),即纣帝只听信女人的话,不理朝政,淫乱至极,战乱不断,荼毒生灵,并残暴地鱼肉百姓,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由夏、商的盛衰不难看出,夏禹坚持仁礼创立了夏王朝,夏桀不坚持仁礼而导致其灭亡;商汤坚持仁礼又创立了商王朝,商纣不坚持仁礼而又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由于夏桀、商纣的不仁导致了达官权贵们的胡作非为,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吧,也就是说在夏桀、商纣丢掉治国基本纲领的同时,也丢掉了他们的执政地位,王朝的灭亡也就成为必然。纵观古往今来诸多王朝盛衰的事例,败亡者又有几人不是自坏规矩而自食其果的呢!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借贾探春之口描述对贾府“抄检大观园”的看法:“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曹雪芹在此也是以家族喻指国家。由此看来这另一类的治国思想是对衰退、腐朽、没落统治阶级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待续)
作者:
隔壁臭啊
时间:
2010-3-29 13:37
我看老子——第四章(一)
作者:
流星悟语
时间:
2010-3-29 13:39
我看老子——第四章(二)
作者:
大傻111
时间:
2010-3-29 13:39
【译文】
在宇宙这个无限大的容器里,或许你使用的正是没有被其他物体所占有的空间。无始无终、深邃渊远的宇宙时间啊!在一切物体产生以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宇宙有四大自然作用:一是锉平所有物体的尖角与锐沿;二是化解所有物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三是调和所有发光天体与荧光天体的光亮。四是聚集与同化各种微粒状物体。澄清透明、无边无界的宇宙空间啊!它的所有空间容积又大大超过了宇宙中一切物体所占有的容积。我虽然不知道宇宙是谁的后代,但我好像知道宇宙是上帝的祖先。(待续)
作者:
?壞壞熊?
时间:
2010-3-29 13:40
我看老子——第四章(三)
作者:
好诗岚
时间:
2010-3-29 13:41
【随笔】
老子在本章中首先阐述了宇宙是哲学与天文学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并以比喻的手法陈述了宇宙的作用特点,即宇宙像个永远都装不满的无限之大的容器,每一个人每时每刻不在占有宇宙空间。其次阐述了宇宙时间的特点是既深远又深邃,既无始又无终啊!假若没有宇宙这个空间在先形成,那么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将无法形成,因为任何物体的形成都需要空间,不占有空间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三是阐述了自然界中的四大作用,老子在《老子?第五十六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人类社会效法自然界中的这四大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所不同的是在自然界是先解决矛盾然后再和谐共处,而在人类社会中是先融入社会,然后再解决矛盾。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四大作用所产生作用的顺序是“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而在人类社会中四大作用所产生的顺序是“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解其纷。《老子?第五十六章》:”。四是阐述了宇宙空间的作用特点是既澄清透亮,又无边无界,并且它的容积又大大超过了一切物体所占有的容积。五是阐述了不是上帝创造宇宙,即不是宇宙统一于上帝,是宇宙统一于物质,也就是宇宙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结论贯穿于时空观、物质观和宇宙观之中。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时空观、物质观和宇宙观的话,就时空观而言,唯心主义哲学阵营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上帝或神灵所创,而唯物主义哲学阵营则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老子对空间的认识是“渊兮!似万物之宗。”(见本章解读),对时间的认识是“湛兮!似或存。”(见本章解读)这就足以说明了老子的时空观是属于唯物主义哲学这一阵营的(但有些观点认为老子的时空观是亦唯物亦唯心)。就物质观而言,唯心主义哲学阵营认为物质是由上帝或神灵所造,而唯物主义哲学阵营则认为对物质的认识截止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现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将老子的物质观归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范畴之内,但从老子对宇宙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上看,即“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见本章解读)他认为物质与物质的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这样就理应划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范畴。就宇宙观而言,唯心主义哲学阵营认为上帝或神灵产生在先而宇宙产生在后,则唯物主义哲学阵营则认为宇宙产生在先而上帝或神灵产生在后,正如老子所说:“吾不知其(代指宇宙)谁之子,象帝之先。”(见本章解读)这也就足以说明了老子的宇宙观是唯物的(但有些观点认为老子的宇宙观是亦唯物亦唯心)。同时也间接阐述了上帝与物质、唯物与唯心的辩证关系。(待续)
作者:
习惯
时间:
2010-3-29 13:42
我看老子——第五章(一)
作者:
灯笼芯
时间:
2010-3-29 13:43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读】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天地:天与地,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太阳,广义是指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地是指地球。在自然界中或宇宙中天与地是一切物质的创造者。有时用天地代指世界或宇宙。
2、仁:两个“仁”字均是对人亲善,仁爱的意思。《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此喻指阶级。
3、以:两个“以”字均作介词。可译为“拿”、“把”。
4、为:两个“为”字均是当作或视为的意思。
5、刍(ch
作者:
chinablue
时间:
2010-3-29 13:44
我看老子——第五章(二)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