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东县5青年诱骗女网友后将其轮奸 ![]() 王山、王海、张虎、邓刚、吴东皆是20至25岁的阳光青年,却一时糊涂,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的亲人更是悲痛万分。4月9日,五青年因涉嫌强奸罪在肥东县人民法院接受审判。据公诉机关指控,去年12月20日傍晚,王山、王海、张虎、邓刚得知女网友吴云经济窘迫,便商量以借钱给对方为幌子,将其骗出来实施奸淫。双方约定在合肥某地见面。当晚四被告驾驶租来的轿车,如约见到了吴云及其女同学马倩。几人以带她们到取款机取钱为由,将二女骗上了车。当车行至合肥经济开发区一偏僻地方时停下,几个人拿走了吴云手机,阻止她跟外界联系,并提出要她们“陪睡觉”,并承诺付给报酬。两女孩起初坚决不从。几个人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送她们去芜湖“坐台”。两女孩要求下车,邓刚当即给了吴云一巴掌,迫使其同意。随后四人开车接上被告人吴东,在肥东龙岗一家旅社开房对两女孩进行了奸淫。五人准备离开时,被巡警抓获。庭审时,控辩双方就是否涉嫌“强奸罪”,还是“卖淫嫖娼”,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此案未当庭宣判。[详细] ![]() ![]() ![]() | 近八成青少年犯罪受网络诱惑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今天说,根据公安机关的初步统计,被抓获的青少年罪犯当中,有近80%的人曾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令人痛心。武和平表示,网络是现在信息化时代一个非常便捷的工具,我国网民已经达到了1.23亿多人,网络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方便,给政府的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带来了便捷的渠道,也使我们加强了和国际上的信息交往,但同时在网络上也发生了一些违法犯罪活动。如近年来,我们在破案当中发现,青少年当中的犯罪人员因为沉湎于网络,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进行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记者何春中) |
揭秘网络陷阱 |
![]() 现在拥有网络婚姻的网民约有十几万人,提供网络婚姻服务的网站也数量众多。网恋就更不用说了,众多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支持,网恋更是成为网络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为一些有非法目的人提供了实施犯罪的便利,在“爱情”的幌子下,受害人陷入温柔的陷阱,最终往往人财两空。 ![]() 二、花言巧语讨芳心 “MM哪里人呀?”、“MM芳龄几何?”、“MM有玉照否?发过来给GG看看?”……“网狼”本色,功利性很强,问候语一般非常格式化。根据发帖者的总结,通过最初聊天的几句话,“网狼”希望确定聊天对象的居住地、年龄以及长相。有的甚至问得更为直接:“可以当我女朋友吗?而一旦确定MM长得不错,“网狼”的各种溢美之辞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看见MM名字诱人:“你的名字太美啦!勾起我无限遐思!”如果MM说话风趣逗人,“网狼”则会夸赞:“能在网上认识你这么冰雪聪明的女孩子,我都快幸福得流鼻涕啦。”而遇到成熟的女性,“网狼”又会故作成熟地说道:“唉,网上都是些小孩子,我等了一个晚上才遇到你。来,喝杯茶,和一个孤独的人聊聊吧。” ![]() ![]() 四、细聊慢谈套隐私 网络上,大部分“网狼”比较性急,很快就会进入“正题”。但也有个别经验丰富的“老狼”,他一不叫暖昧的名字,二不着急要照片、电话,三不说谄媚的语言,四不做起腻的动作,似乎怀着一颗平常心和你细细地聊、慢慢地谈———谈生活、谈理想,没有任何企图。不过,是狼就会露出尾巴———当你们聊得正好的时候,他会无比哀婉地说:“我不得不下了,我要出差(或是别的什么听起来合情合理的客观原因),以后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你能给我你的电话吗?” ![]() 五、虚拟性别麻痹对方 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掩盖真实身份性别,使涉世未深的网友降低警惕心理,伺机获得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则会采用威逼恐吓手段达到目的。 ![]() ![]() ![]() |
网友被害缘何频频发生 |
非传统犯罪极具隐蔽性 ![]() 由网络引发的犯罪是多种多样的,但所占比例较多的是由“网上情缘”引发的犯罪。随着市场、职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同行、同事等熟人之间越来越多的是防范心理,越来越少的是真实情感。这样一来,人们普遍感到对真实情感的渴望。有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养宠物的人多,就是一些人在人与人之间感到缺少真实情感,便去寻求与动物建立感情。就在许多人情感缺少寄托对象的情况下,网络聊天这一媒介出现了,人们顿时眼前一亮。于是,许多人或走进网吧或在自家或在单位迷上了网上聊天。网络技术发展到能够视频聊天之后,一些靓男俊女通过视频互相产生爱慕心理,有些真的发展成为“网上情缘”。有报道说,由“网上情缘”走入婚姻殿堂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网上寻情”肯定是一把“双刃剑”。有些色狼利用这一途径专门勾引涉世不深的性情少女或离异之后的寂寞少妇。更有些恶棍利用这一途径谋色骗财,甚至由此引发凶杀案件。只要注意浏览各类媒体,时而可见此类报道。 有多少“网上情缘”是“孽源”?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该多一分警醒,少一分轻信。不要说涉世尚浅的少男少女,就连老于世故的成年人因一时色迷心窍、财迷心窍而上当受骗者也不乏其人。 有多少“网上情缘”是“孽源”?面对这一问题,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警方,应该把防范和打击“非传统犯罪”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把“非传统犯罪”带给人们的威胁和侵害降到最低。[详细] 伤害 来自“熟悉的陌生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作案人是团体作案或者多种手段并用;还有一些作案人开始时并没有作案的念头,而一段时间过去之后,突然要用钱或者为了达到别的目的,会把目标定在网友的身上。将网友视作目标出于很多考虑,最关键的原因是彼此算认识但不熟识,生活中的交往极少,作案人认为这样会给警方的侦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逃脱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是近年来利用网络交友实施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详细 |
多管齐下预防网络犯罪 |
家庭——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警惕网络情劫 ![]() 法治—— 网络管理应当更人性化 重庆市出台一项法规,要求在家上网的用户必须到公安机关备案登记,拒不执行者,轻则被警方警告,重则被停机半年。此规定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友中产生较大影响,成为了公众讨论的话题而倍受关注。 家中上网为何要备案?这是笔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我以为,家中上网到公安机关备案可能是防止网络案件的发生。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新兴的网络犯罪也孕育而生。利用网上购物、网上银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比比皆是。网上聊天更是犯罪分子惯用的一种方式,一些无知的少男少女甚至包括某些成年人,都因网上的真真假假而被骗子得手,骗了钱财和贞操,更有甚者因此而丢失了性命。网络赌博更是害人不浅,使人钱财两空。从以上几点来看,网络备案机制的实施可以约束犯罪行为人的动机,一旦发生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备案用户确定目标,找到犯罪嫌疑人。网络备案机制的存在,首先是对上网人员的不信任,或者说是种变相的约束,而这样的约束对于喜欢上网人是有压力的。众所周知,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的世界,人们愿意在这样虚拟空间享受网络带来的视觉、感觉感受。上网的人大都向往自由,这种自由应该没有干扰,至少是无忧无虑的。而备案又意味着什么?这说明上网的人可能都会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因此有必要备案。不言自明的是,这将严重打击上网者的上网心情,尤其对于在家中上网的人来说。网络备案突显了一个很厌倦的现实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要何去何从?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会有这样的境遇,上网还需要备案,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是时代的悲哀。 网络管理应当更加人性化,具有互联网的关怀本色。互联互联,互通有无,联合大众,服务大众。而备案之后的互联网,倒有些变味了,互联到像相互监督了。备案后的网络,网民的积极性减少了,网络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的自由,畅通的网络也存在阻碍了。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到网吧上网的人因为没有进行实名登记,而被警察带到了派出所,如此管理让人心生质疑,仿佛网络已经成为大敌,只要上网就不会有好事情发生。 实质上,公安机关一般都有网络稽查科,一旦有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行为的活动,完全可以通过查IP的方式收索出来,并且可以根据远程控制系统对犯罪分子进行全时的监控,没有必须非得要求上网者到公安机关去备案。上网的人一般是因为个人的需要而上网,或学习或工作或娱乐,不能让网民产生这样的印象:上网就是做违法的事情。不能让网民感觉到自己上网的过程存在不合理因素。 网络管理应该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合理化,使得上网者有网有依,有法可保。相关部门应该给网民更大的保障,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而不是一味的针对上网者进行各种让人难以接受的制度。 ![]() |
声音: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 ![]() ![]() ![]() ![]() |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 Powered by Discuz!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