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广东顺德区发布数据称当地城镇居民99%有房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0-9-7 09:15     标题: 广东顺德区发布数据称当地城镇居民99%有房




大洋网-广州日报9月7日报道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建国61周年纪念了,昨日,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城调队根据最新的顺德区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比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整理而成了《与新中国一起腾飞——顺德区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历程》,充分显示出顺德城镇居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增长,生存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富裕”“富有”家庭已经占了88%。
【收入】
生意收入增速快过加工资
从收入来源看,构成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体一直是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因此,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也是依靠职工工资性收入增长为主。不过,工资增长速度缓慢,以近5年的发展变化为例,人均职工工资性收入从2004年的14952.16元,增加到2009年的19548.03元,5年时间只增加了4595.87元;而且近几年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逐渐下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镇居民家庭工资外收入形成逐年增长势头,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50.12元,到2009年增加4021.71元,增长3.2倍,明显快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同样快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虽然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然较小,但将是今后带动收入增长的关键。
“富裕”“富有”家庭占了88%
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显示:贫困型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占总家庭1%;温饱型家庭,年收入5000~10000元,占总家庭的2%;小康型家庭,年收入1万至3万元,占总家庭的9%;富裕型家庭,年收入在3万至10万元,占总家庭的54%;富有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占总家庭的34%左右。
另一方面,顺德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有所缩小。低收入户收入增幅快于高收入户,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收入,特别是多次调高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加大困难户的各项补贴,使低收入户收入不断增加。而高收入户收入增幅缓慢主要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消费】
从温饱到宽裕小康
随着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也发生巨大的变化。1990年以前属于供给式消费向温饱型消费发展的模式,1990年以后则是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富裕型消费的发展过程。
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299.92元,比1985年增长22.3倍。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生存型消费下降,享受型消费上升;物质型消费下降,精神型消费上升的趋势,居民的生活从“温饱型”跨越到“宽裕小康型”。
食:顺德已达“最富裕”标准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品种丰富,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6913.03元,比1985年595.20元,增长10.6倍。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消费质量逐年提高。
由于食品消费品种的日益丰富,以及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降低,购买量大幅度减少;肉、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鲜菜、鲜瓜果消费品种繁多、跨越了地域和季节的限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中各种食物的成品半成品购买量不断增加,大大减轻了居民的家务劳动负担。许多家庭在节假日以及宴请亲朋好友时都选择到饭店、酒楼,城镇居民在外饮食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人均2694.76元,比1985年增长48.9倍。
《顺德区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历程》中指出,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般为20%左右。2003年至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0%以内。
行:每百户拥有私家车48辆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成为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1064.56元,衣着消费中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材料支出1.51元,比1990年下降77.4%。
顺德城镇居民生活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用品消费,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购买量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前期,居民家庭为能拥有“三转一响”“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录机)而欢欣鼓舞。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度供不应求的“新六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空调器和照相机),形成了第二轮消费热点。由于当时商品供不应求,市场采取了凭票供应以及到港澳等地购买或者是归国华侨带回来,这个时候,买一个指标(彩电、冰箱等)也要花两三千元。
进入二十一世纪,居民家庭以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和家用轿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购买量显著增加。到2009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105部、移动电话265部、家用轿车48部。
住:人均住房面积达47平方米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了从租房到购房的跨越。改革开放前,极大部分城镇居民解决居住问题主要是依靠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的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使购买住房渐成城镇居民的普遍行为。通过祖传私房、购买房改房和商品房而拥有住房产权的家庭从1992年的72%扩大到2009年的99%。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不仅树立了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商品化的观念,更使城镇居民实现了从租房到购房的跨越,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速了居民住房的改善,使住房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顺德城镇居民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7.48平方米,比1985年扩大1.7倍,比2000年增长25.3%。在扩大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一户多宅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至2009年底已有27%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费几万至一二十万甚至几十万元把住房装修一新已成为一种常态。室内装修宾馆化、社区环境公园化成为先富起来的顺德城镇居民对居住的一种追求。
【问题】
教育支出负担太重
一、食品消费比重有所反弹。顺德的恩格尔系数已经进入富裕水平的区间,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比例都要高,因此城镇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比重仍有下降空间。


二、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从总体上制约了消费的扩大,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合理性。高收入者消费倾向低,因为他们的消费需求已经基本上满足。而低收入者消费需求大,却苦于无钱消费,消费倾向达到89.0%。
三、教育支出的比重过高。在发达国家居民教育支出的比重都很低,这些国家公共财政对教育的大量支出代替了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使居民不必花太多的钱在教育上。但顺德城镇居民的教育支出占教育娱乐文化支出的37.3%,居民的教育负担太重。
四、居住消费比重偏低。2005年顺德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比重为18.9%,而在西方国家,居住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一般占到20%,居住消费比重过低这一状况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合理性。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伦少斌)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