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胡适口述自传》(边读边聊)
[打印本页]
作者:
350956409
时间:
2010-12-20 15:04
标题:
《胡适口述自传》(边读边聊)
这本书正在阅读中,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触,有一点写一点吧。
2007年11月7日
这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内容是什么?),它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读者群(适合自己读吗?),这是大部分人在选择书的时候要了解清楚的,那么这本《胡适口述自传》是怎样的呢,整理和翻译人唐德刚在《写在书前的译后感》中有非常明细的说明,不需要我再去干费力而不达意的事情了。
“‘后世青年’……愈看愈糊涂,愈看愈不知道‘胡适’是怎么回事。他们所需要的实在只是一本简单明了,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如果这个文化需要,由于时代转换而成为事实的话,那么胡先生这本小小的《口述自传》(也是他一辈子所编撰的最后的一本‘上卷书’),对青年读者的‘实用价值’,也就会逐渐地上升了,因为它是一部最浅近的,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
这个话讲的已经很明白了,这本书就是让后人来了解胡适这个人,因为“胡适”是他那个时代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有了解他的价值,有了解他的必要。我们去了解一个时代的时候,除了正经八百的官撰史书,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夫子自道,有时候更有鲜活的价值,他们是以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己经历过的历史,历史,不能只是些冷冰冰的数字,不是这个第一那个首创,更不是哪个人的丰功伟绩,在这些东西下面覆盖的,是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孔,历史的每一次转折,不管是影响了一个、两个还是一千万、四个亿的人,都给了身处其中人们以无法磨灭的印记,被历史抛弃的人,当然可悲,但身受这“抛弃”之痛的人,他们的感觉又有谁会去关心,我们只关心结果的对与错,这也正如马基.雅维利一针见血支出的那样,“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性”,不必遮遮掩掩,现实就是如此的血淋淋!
唐德刚在1979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已经感叹,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胡适便已经被人们所淡忘了,那个“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笑话,也着实令生者悲凉,如此的大人物尚且如此,吾等小民,等不及几年,也就是子女还能记得吧。
作者:
不属于
时间:
2010-12-20 15:05
怎么还需要翻译呢?
作者:
夢幻时空
时间:
2010-12-20 15:06
回复 小帅四十岁发表于2007-11-08 07:03:28的帖子:
怎么还需要翻译呢?
这本书原本是用英文写的,当时是为了给美国大学的学生阅读,在大陆出版的时候,需要翻译成中文。
作者:
陈茵茵
时间:
2010-12-20 15:07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胡适是谁呢?也许知道一点白话文改革。
作者:
我不是少爷
时间:
2010-12-20 15:07
2007年11月9日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特点便是注释与正文的篇幅不相上下,因为胡适在叙述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说的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和详细,并且,为了能够让外国人容易理解,胡适还对一些中国约定俗成的词语做了一些变通,例如,他把“无徽不成镇”解释为如果没有徽州人这个地方就只是个小村庄,徽州人来了,做起生意来,这个地方才会繁盛起来,就会从村庄变为城镇。唐德刚在【注二】当中对胡适的说法做了一个澄清,这“无徽不成镇”的本意是指在徽州人中经商的很普遍而已,但为了外国人更容易理解,“所以胡氏就决定做上项简单明了,但是并不十分正确的解释”。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来,不同系统的文化之间在交流时常常会存在很多的障碍,即使如胡适这样精通中西文化的专家,在想西方介绍一些“中国味”很浓的问题上,也只能稍加改动以适应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在第一章“故乡和家庭”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人在对待祖宗和故乡的事情上是如何的坚持。同一个老祖宗的是“同族”,如果没有血缘关系,但姓氏相同的,也可攀上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不管怎样也要拉上点“亲戚”关系。而籍贯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拉帮结派的工具,大到省,小到村,在全国则问你是哪个省的,在省内则问你是哪个市的,以此类推,地区名称甚至可以代表人的好坏,不可否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的人常常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类似于“洪洞县中无好人”的判断方法则是大错而特错。
唐德刚在【注四】中分析说,这种“‘读书人’一碰头便要叙乡里、攀宗亲、谈祖籍”的习惯,“是我国几千年来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途中的一种社会心理上的后遗症。这个传统在一个流动性极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里,是很难保留下去的。”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已经不是那么重视这些东西了,但也要看具体的情况,在中国这个“人情”盛行的国家里,同乡、同族依然会在很多时候给人带来一些便利,比如说获得更好的升迁机会等等,在我看来,只要“人情”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市场,那攀宗亲、谈祖籍的传统就不会消失。
当然,对宗族观念的重视也有一二优点,就拿修族谱来说吧,在保留家族资料的方面还是很有意义的,那我自己来说,我们这一枝在老家的族谱上只修到我父亲那一辈,到了我这一代,在起名字的时候没有按照辈份来排,也就没有再上谱。再下去几代,估计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太爷爷是谁了吧。而一个家族的记忆,尤其是普通家庭,每隔三四代就会形成一个断层,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被人记起。
作者:
6228975
时间:
2010-12-20 15:08
喜欢古代文学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
QQ群:50168562
作者:
流星悟语
时间:
2010-12-20 15:09
2007年11月13日
宗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感或者是喜欢,当然,最早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宗教与迷信是直接划等号的,我想这一点大多数人与我应该是相似的,在自己有了一些判断能力之后,才逐渐发现,有些问题是在物质层面上无法解决的,人类思想的发展给自己制造了无数的烦恼,又想出了各种各样解决这些烦恼的东西,然后是新的麻烦,如此的反复,宗教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容一切符合自己意志的东西,也排斥一切异己。
胡适初到美国时产生了对基督教的好感,这不足为奇,毕竟对一名中国留学生来说,在接触了那些和谐美满的基督徒的家庭生活之后,必然会对带来这个结果的基督教心向往之,但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认为胡适是不会入教的,因为宗教律令是需要绝对服从的,特别是对一名虔诚的信徒来说,因此,宗教也是“非理性”的,因为他们的“理”已经被规定好了并且是不容质疑的。
对于胡适这位自由主义者来说,完全的皈依宗教意味著放弃自身的判断,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估计与其早年接受的中国儒家思想的训练有关。
最后的结果也正如我猜测的那样,胡适“几乎做了基督徒。可是后来又在相同的情绪下,我又反悔了”,这个“相同的情绪”让我有点困惑,大概是说他被宗教集会的气氛所激动而准备入教,但又在另一个心情激荡的情况下反悔了,这个所谓的“情绪”似乎指的是冲动。
与胡适介绍的美好的美国生活形成反差的则是唐德刚在注释中的解释,他讲到,“胡先生那一辈的留美学生,可以说是全中国士大夫阶级里少爷小姐出身的。他们飘洋过海,又钻进了美国WASP的社会里,心理上、生活上,真是如鱼得水,一拍即合。”但这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部分,并不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全部,但由于胡适那一代人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阶层,因此,那一辈人,“对美国文明,终身颂之”,对美国的颂扬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胡适“是个国际性的学者,一言九鼎,为盛名所累,他就只能报喜不报忧了”,这可能也是为了维护国家间的良好关系吧!
作者:
klyxb
时间:
2010-12-20 15:10
我总觉得一个自由主义者信仰宗教是不可思议的,自由主义者往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很难接受种种超验的东西。
另外,同意书生兄的看法,应该和胡适早期接受的儒家思想训练也有关。儒学是讲内在超越,这和西方宗教也完全不同。
作者:
yulingli
时间:
2010-12-20 15:11
回复 拍砖党党魁发表于2007-11-15 11:14:04的帖子:
我总觉得一个自由主义者信仰宗教是不可思议的,自由主义者往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很难接受种种超验的东西。另外,同意书生兄的看法,应该和胡适早期接受的儒家思想训练也有关。儒学是讲内在超越,这和西方宗教也完全不同。
唐德刚讲的也很有意思,胡适初到美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好的方面,但宗教这种东西,还是有许多负面的存在,他就讲了很多的实例,虽然他没有直接说胡适一定就知道这些情况,但我们自己来分析,胡适对这些负面的情况因该不会一无所知,那么当他越来越了解美国之后,最初的想入教的冲动,当然也可能在知道了一些不好的实例之后而产生反悔的冲动。
作者:
gionah
时间:
2010-12-20 15:12
2007年12月2日
记得好象是舞雩说过,唐德刚的文字很有意思,在快读完这本《胡适口述自传》的时候,我才理解这话的意思,读这本书,当然是冲着胡适去的,但唐德刚的注释实在是给这本书增色不少,若没有了唐德刚的注释,这本书绝不会如此的生动。
注释的作用一般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或是作者本人语焉不详的地方,而这本书的注释却大大的扩展了原书的内容,经常是对胡适的一些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和批判。
例如,胡适一再强调,学知识、做学问要做到“不疑处有疑”,但唐德刚指出,“胡适之先生一生反对‘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可是在这篇自述里,我们不也是看到那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胡适,一碰到安吉尔、杜威二大师,便‘尽弃所学而学焉’,让他两位‘牵着鼻子走’吗?适之当然不承认他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不自觉自己的鼻子被牵了。这并不表示他老人家没有被牵。相反的,这正表示牵人鼻子的人本事如何高强罢了。”这就是知易行难,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正确时,他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被“洗脑”了,而权威如何能成其“权威”,便是有这么些被“驯服”了的从众,唐德刚进一步总结道“只是吾人近读近代中国政治史和学术史,觉得我们政学两届都害了过分依赖权威的毛病,如果‘权威’没有进步,我们全民族就跟他们一道落伍了。”盲从盲信,或者畏手畏脚,只能桎梏我们的创造性,最终被淘汰。
有时候唐德刚也讲了一些很实际的东西,胡适讲,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唐德刚则认为,绝大部分人选择所学时,还是应该根据社会所需来做决定的,因为这个样才能找到工作。“胡先生所要教的是一些将来和他(具体而微)一样‘有成就’的学人专家;笔者所要教的则是一些和我一样‘没有成就’,但却有个‘正当职业’的普通人。”这个话说的非常实在,没有什么大道理,没有什么现身说法,现实就是这样,站在塔尖上的永远只有少数人,他们成功的经验我们当然可以借鉴,但完全照搬就太不现实了,因此而失败的也并不是没有,只是因为他们被有意的忽视了,所以,成功经验,也是失败经验。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许多胡适称赞的东西,唐德刚都会把其真实的情况写出,这倒不是说胡适在撒谎,而是因为胡适所处的阶层使然,很多事情不是如他这般养尊处优的人士可以接触到的,因而他们也无法理解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是典型的书斋式的学者,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实现起来就是那么回事了。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