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金婚风雨情》收视口碑见分晓 细数剧中遗憾
[打印本页]
作者:
jamzhu
时间:
2010-12-20 15:56
标题:
《金婚风雨情》收视口碑见分晓 细数剧中遗憾
从地面频道转战卫视频道,同时剧组频频曝光于媒体,婚恋剧集《
金婚风雨情
》近期正进入它累积收视和口碑的最关键时段。该剧能拥有胡军、周韵、秦海璐、祖峰、吴军、姜文、午马、李立群、王思懿、张延、何琳、胡可、王艳这样一套同时确保着演技和人气的名演员班底,在内地的剧集里极不多见(这一点它甚至超过了《金婚》),但能不能持久地拉住观众的关注,这大概是要在播映彻底结束之后,才能得出一个精准的统计。
“高仿”痕迹过重,胡军周韵老年戏不到位
看得出来,《金婚风雨情》的制作方打算借三年前《
金婚2
》的收视东风,继续确立本方在婚恋类型剧方面的优势。不过,单从现有的观赏效果而言,《风雨情》和《金婚》似乎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虽说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导演和编剧,表演团队的整体“星味”也更足了,可作为“金婚”主题的延续,《风雨情》在风格上的追求,有点过度复制前作了,这一方面可以让喜欢《金婚》的观众有似曾相似的观感,却也容易把它和以往的成功放到一起比拼,甚至会生出审美上的疲倦。
《风雨情》的编、导和制片方太想复制《金婚》的成功了,以至于把表演之外的许多细节都处理得过于简单化,而这种简单化的风格处理,非但没有给表演提供空间,反而无形中构成了一种对表演的制约。这很像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拍《军歌嘹亮》,还是出自同一个作者 石钟山之手的剧情
新水浒传
,怎么看怎么觉得浓度不够;孙红雷和陈小艺的组合虽然在演技实力上,并不逊色于孙海英和吕丽萍,可多少都被强行要求“高仿”的痕迹。现在《风雨情》的剧情、胡军和周韵这套班子,也一样存在相似的毛病。
本来以胡军的演技,在他这个年龄段的男星里,是略逊于姜武,但比陈建斌要好的,大约跟吴秀波一个层次,属于“实力型男”一类,但胡在这部戏里所表现出的传递生活质感的能力,要逊于他不久前在《岁月》里的表演。尤其是进入老年阶段的戏处理得不好,对人进入暮年后反应的迟钝,把握得还有些失度和刻意。周韵在这部戏里,表现出了她不逊色于蒋雯丽的表演潜力,但问题与胡军的一模一样。如果单评价表演,《风雨情》对观众的吸引力,未必能赶上《金婚》之后另一部口碑之作 《王贵与安娜》!胡、周两人如果能再晚五到八年接这个戏,或许把握出的效果会不一样,但表演有时就是这么一个让人遗憾的职业。
历史细节偏差多
剧情浓度不够,老年戏不到位,加上后半段频繁出现的植入广告,一部剧集想不让人说喜欢,就成了很容易的事,不过这些还不是最拉低观众评价的主因。本来《金婚》就有在细节和台词的把握方面比较粗糙的问题,但“主题”在类型剧中的突围性,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收视率和口碑,很好地掩盖住了它们。现在《风雨情》再祭婚恋剧大旗,这方面的问题不是更在意,而是更大意了:1950年代正是解放军全军学苏联,大搞正规化建设的时期,这个时段的军人,即使不是在执行任务,军装的风纪扣和领口恐怕也不是能随便敞开的;那个时代人们谈恋爱,一般上来就互相交待家庭成分,不可能到最后申请结婚了还不清楚,更何况是“军婚”;1970年代单位里的同事,谈论夫妻冷战,竟会用到“分居”
赵丹
到了1980年代后期还很时髦的词;还有1976年去唐山大地震灾区救灾,哪是像前几年去汶川的那些个“爱心小资”或“慈善中产”,说想去就能去成的 《风雨情》在这方面,都有着套用当代人思维来演绎历史情境的错位,无论是为了照顾今天年轻观众的理解力而有意为之,还是出于影视急就式创作难以避免的粗心,这类失误都会降低剧情的生活真实度,同时也拉低镜头和表演上的效果。
为什么老爱歌颂精神差异极大的婚姻?
两部“金婚”为什么都要拍到50集的长度?这是我的另一个不解。最容易的答案当然是一年一集,但有没有必要这么刻板?即便头一部成功了,后一部好像也没有必要这么亦步亦趋(更没有必要还让主人公家的“大女”嫁给老哥儿们家的儿子)。最后还想说说另一个对于编剧婚恋观上的疑惑 当然这也不止限于《风雨情》,好像是从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开始了:为什么内地的婚恋剧老爱歌颂那种男女双方在精神和情趣上差异极大的婚姻?难道仅仅是因为这样编容易制造性格冲突、容易出戏?还是因为我们过去有这样经历的家庭实在太多?如果是前者,我觉得编、导可能在辛勤生产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影视在精神层面可能对观众具有的影响,多少传递出了一点对寻常情侣走向金婚之路的错误暗示;如果是后者,我想请未来的编、导们,在继续这么制造“中老年童话”前,能扪心自问一句:难道这种对生活的犬儒式演绎,就是国人对“金婚”或“幸福”这类词的心得和正确诠释吗?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