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创作
草稿本上的故事风靡网络
5年出版14本小说,匪我思存是网络作家高产的典型代表。状态最好时,她一天能写1万2千字,一般状态,创作速度是平均每小时1千字。
很多人认为网络小说良莠不齐,高产往往和劣质划等号,但匪我思存是个例外。她的小说文字优美,透露着浓郁的古典气息,文中场景器物,一钗一钿,一裙一袂都仔细描摹,以至于被导演戏称“道具师天敌”。这些其实源自《红楼梦》的影响,从小学到现在,她读《红楼梦》不下50遍,小时候还时常偷偷从父母的书柜里拿张爱玲、张恨水、金庸的书看,创作中往往不自觉地模仿。
匪我思存的写作生涯可追溯到中学时代,“那时候女生都喜欢买漂亮的笔记本抄歌词,我就在笔记本上写些自己构思的故事在班上传阅。”她说,只是因为有种讲故事的欲望,而她的第一本小说《裂锦》,在大学课堂的草稿本上初具雏形。
网络给了匪我思存一个讲故事的广阔天地,2004年前后,她把小说传到网上,然后一切顺其自然似的,她拥有了无数自称“匪徒”的粉丝,接连出版了14部作品,5部作品改变成电视剧……“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意思是“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好像与这个名字相对应,她的故事总是以悲剧结尾,所以常被粉丝称为“后妈”。谈起这个,匪我思存说自己很任性,写作风格随着心情和喜好变化,悲剧结尾只是因为“太平顺了没意思,总要折腾出一点什么来才好。”
她的生活
一个平凡的财务工作人员
和传统作家不同的是,网络作家的生活往往不会受声名影响,就像匪我思存,不论在网上如何红,现实中她就是一个普通的财务工作人员。她工作不忙,可以抽出时间写作,同事都不知道她就是电视剧《佳期如梦》的原著作者,父母知道她写了很多书,但也只当那是她的个人爱好,并不干涉,也不看她的书。
匪我思存乐于在网络身份和现实生活中游走,她不希望小说影响到正常生活,因此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年龄、公司、住址等真实信息,蒙着一层不可言说的神秘感,隐藏在武汉市井之中。
不过,经不住记者再三追问,匪我思存透露了一些不涉及隐私的生活细节。比如她喜欢在轮渡上吹吹江风,过把“伪小资、准文青”的瘾——因为向往那种情调和气质,但是自认“达不到那个水准”;她时常去武汉天地觅食,更喜欢在武汉过早,“一碗热干面加上一碗糊米酒就非常满足。”说起她的最爱,还是吉庆街的鱼汤糊粉,“经常大清早蓬头垢面打的冲过去吃一碗,坐车花的钱比饭钱还多。”
匪我思存在小说里塑造了许多霸道或邪气的男主角,但她坦言那并不是她的菜:“我喜欢的异性首先一定要善良,这一个条件就把大部分言情小说男主角都排除了,然后还要大方,除了对我以外,其他的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