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总10月12日敌情通报通知各部,敌廖兵团是日占彰武、新立屯,由我十纵、五纵钳击拦阻,各部务必专注锦州,加紧攻城的一切准备。意在告各部不要去 理会廖兵团的行动。正巧,此时转来东总副总司令员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黄克诚的电报,要攻锦部队的伤员齐送赤峰地区,那里已做好准备。首长们得知这个消息十 分高兴,知道黄司令员在此地为锦州大战做了战场准备、后勤安排,平添了力量。三年前就在此地区遭遇“七无困难”,今天成为“七有”的胜利条件。廖耀湘切断 我后勤保障线的行动已不起任何作用。说明攻锦之战早有全盘的战略布局。
锦州战役,以我大获全胜而出敌我双方高层意外,战局发展发生了有利于我的急剧变化,演变成为震惊中外的辽沈大战。
10月20日开始,各路大军奉命向东运动。兄弟部队作前卫,我们纵队晚于他们两天跟进。因我们连续攻义(县)锦(州),部队伤亡大,东总意图将 我们作总预备队。开始两天仅以战备行军速度跟进,两日后抵大虎山,前面传来枪炮声。炮声隆隆,催人奋进。此时东总电令我们加速前进,准备投入歼灭廖耀湘兵 团之战。部队即以临战姿态,急行军跑步前进。于25日在励家嵩棚、胡家嵩棚一带投入对敌廖兵团的激烈战斗。
歼灭廖兵团之战很特殊,首先是敌人乱了,低了。范汉杰已全军覆没,蒋介石仍坚持东西对进,仍命令廖兵团攻锦州,夺回锦州。而廖耀湘不听蒋的,自 己决定去营口,在营口地区固守待海运关内,或回沈阳守城待援。对此东总已预有部署,着部队穿插至盘锦地区,阻断敌退营口之路,廖已无路可走,只好被迫退向 沈阳,在我数十万雄师压迫下哪能不乱。从廖耀湘到连队,上下都乱了套,上头不知各部位置,部队不知自己任务,如何处置当前战斗。而我们战斗情绪特别高涨, 枪声就是命令,哪里有枪声就往那里冲,无须按作战程序进行准备,以营、连、排为单位,攻击前进,团以上指挥机关跟着部队向前跑就是了,只要发现敌人,就冲 上去俘虏。一群俘虏里就有连以上十几个单位的,甚至有跨师、跨军的俘虏挤在一起,足见敌人乱到何种程度。就这样,用了二十几个小时就把中国国民党最精锐的 兵团歼灭了,当场生俘了廖耀湘及新一军军长李涛等一批将领。
26日下午,林彪司令员电令:“敌全线溃退,我应以乱对乱,追。”这是一道作战命令,是在辽沈大决战中向几十万大军发布的一道作战命令,只有十 二个字,是我记忆中最短的作战命令,是短的不能再短了。十二个字分三段,第一段五个字,包含了对敌情判断,向全军作的战情通报;第二段,六个字:“应以乱 对乱”是向全军下达的作战行动命令,它知已知彼,切合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切合战场的作战行动;第三段,一个字,追!将数十万大军的行动,甚至营、连、排 的具体作战行动都指明了,追就是了。
这是一道命令,也是一道战斗动员令,首长们接电后,人人兴奋起来,立即向全体指战员传达,人人兴奋,个个热血沸腾,忘却了一切疲劳,双脚自动地 跑动起来,跑步前进!各级指挥员齐声下令,将铁镐、铁锹扔掉,把米袋扔掉,跑到前面,到处都有敌人扔掉的武器弹药,捡就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追击就这样 在松辽大地上轰轰烈烈、十万火急地展开了。开始总部还以电报划分各纵、各师所沿路线,甚至规定某部走公路的左半边或右半边,以防止大军堵塞道路,阻碍前进 速度。这并不实际。谁跑得快,行军力强,谁就冲在前面。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不能让敌人再有组织抵抗的机会,目标沈阳!
10月底,巨流河已结薄冰,水及腰深,我们徒涉过河,无一人怕冷叫冻的。从巨流河到沈阳的皇姑屯,约100华里,部队都是跑步向前冲。某团仅用 了三个半小时,平均速度28华里,这是徒步追击的速度,是经过连续作战50天、强攻义县、锦州、胡家嵩棚等一连串的大仗、硬仗、恶仗之后,体力付出极大消 耗之后所进行的速度。人人心急火燎,个个嘴唇爆裂,刘震,吴法宪也一样。有没有生理学家、医学博士们研究过人的体能活力究竟有多大?人在情绪亢奋高涨时, 特别是战斗胜利时,体能的发挥与平常时的比较,是怎样的一个方程式!同30个月前四平街撤退时,体力疲惫情形是一种什么关系?
守备沈阳之敌系周福成兵团,在锦州范汉杰集团、长春郑洞国集团全部被歼灭之后,特别是蒋介石在东北战场上最具战斗力、最精锐的廖耀湘兵团全军覆 灭之后,沈阳守敌周兵团虽有10万之众,已士无斗志,成惊弓之鸟,不战自乱,不战自溃,除特务、武装地主作些零星战斗外,敌周兵团实已溃散。11月2日, 我们大军潮涌跑步冲进了皇姑屯,冲进了铁西区,冲进了沈阳。沈阳解放了!辽沈大决战胜利了!全东北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