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国术】[连载]我从海外寻回的中国养生功夫:手动而已

【国术】[连载]我从海外寻回的中国养生功夫:手动而已

今年九月份,我到韩国首尔一家公司洽谈业务,韩方的老总是个女性,姓全,喜太极,整座学院,师生上下都练一种叫“5分钟养生”的功法,边练嘴里还念一句顺口溜:动动手,流感季节病自走;5分钟,精神工作有奔头。我试着随他们练,觉得很实用,也很有意思,便问全女士这套功法是从哪来的?她说从中国太极来的,一个叫陈太平的人创造的。
    陈太平是谁?回国后,我才知道,陈太平先生是武当松溪派第12代传人,当世知名太极技击家,太极养生专家,已出版《太极拳述真》《太极心语》等著作。少时习少林拳法及易筋经等秘传功法,年岁稍长,随数位太极明师习陈氏老架和实战推手,后得周国远前辈传武当太极拳法功法及丹道。机缘所致又得道家无极门李道长传先天太极,遂融会贯通,对太极拳认识升华。对陈、杨、赵堡、峨嵋、宗岳等太极有深入研究,同时还广泛涉猎各家拳种,对形意、八卦、大成、少林都有很高造诣,等等吧(是不是有些吹牛,但真是这样的,估计武术界的朋友看到就不会说我吹牛了)。
    我向陈老师提起在韩遇到“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才知道当时全女士有本书在中国出版,她到中国做营销活动,遇到了陈老师。那天正巧全女士胃不舒服,陈老师知道全女士练太极,便结合全女士自身的条件,当场为全女士编排了一套功法,全女士练了三天,胃病就好了。全女士觉得神奇,就让陈老师为她从头到脚创造了一套简易的养生功法,回韩在自己的公司推广。
    陈老师说,武术主健身,医学主疗疾,丹道主静养和修复。而陈老师这套 “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是他汇聚三家之长,专门为都市人群打造的功法。这套功法名义为“太极“,实际上汇集了《易经》太极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之术。我当陈老师面练了一套在韩国学会的“5分钟眼睛养生”功法。陈老师笑了,说我练的不对。我说韩方那边就是这样练的啊。陈老师说,那是首尔,不是北京,在北京练就得加一种。陈老师当场给我加了一种,就是四指在玉枕顺时针揉18下,逆时针18下。试过以后,果然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陈老师说首尔与北京的城市气候,工作环境有分别,所以,功法也自然不一样。呵呵,各位,神奇吧。你也动动手,就知道功效了。
    陈老师后来告诉我,这套功法他已经教给一些企业老总,在北京,上海,广洲许多公司私下流行。我说陈老师这是继圣贤之学,开万民健康之法,影响深远。陈老师说不敢当,自己只是做了件比较简单的事,当场把韩方那边的顺口溜改变了一下:每天动动手,疾病自然走;每天5分钟,养生不神奇。
    在我的再三垦求下,陈老师答应把这套功法写出来,由我整理发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一、我的武学之路;二、我为什么公开“城市人不生病-5分钟养生功法”;三、手动病自除:武当太极传人5分钟养生功法。
    本人临屏匆匆急就,难免有不详之处。大家有疑问,直接提问,我传达给陈师,让他解决。对陈师的描述有不细之处,大家可以打开百度搜索一下“陈太平,太极”;如果碰巧了,你是陈老师的弟子,或者弟子的弟子,或者你见过陈老师,没见过知道陈老师,或者或者你已经练过陈老师这套“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你也帮我补充一下。
                        
                            第一部分:我的武学之路
  
  我练武与别人不一样,我是没办法才去练武。小时候,我是小儿麻痹,不能走路,是一个老中医帮我治疗的。治好后,家父让我到处学武,强身健体,生怕我再出些什么问题。14岁那年,家父让我退学,专心习武。因为自己的身体需要,我就对太极拳情有独钟。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打造这套“城市人不生病——5分钟养生功法”的原因了。
  我练了4年,18岁时开始参加工作,正常上班,25岁辞职,专门在江湖上闯荡,到处拜师访友。练武这种事,是成瘾的,如果当年我上班后,不再与“江湖”接触,也就断了练武的念头。可是,断不了啊,只能练下去。打啊。怎么不打?只练不打,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分真功夫啊。当年我们练拳不像现在的人,花钱雇人陪打,我们是到大街上去,看看谁是这一片的小混混,上去就打他一记耳光。很快,他就喊来一大帮子人,开打。虽然过瘾,也会输的,常言说的好,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输了就跑呗,这也不丢人。
  与同道那不叫打,应该是交流。我有十多位叩头拜过的师傅,另外还有一百多位老师。怎么这么多?你想想呀,我从14岁就开始习武了,25岁专吃武学这口饭,练的拳有陈氏太极拳,武当太极拳,无极门先天太极拳,无极拳,形意拳,道家八卦掌,少林拳,心意把,大成拳等,认识多少人?学了多少艺?我自己也不清楚。现在还活着的师傅有3个,两个道长,在四川,进山修练去了,我也有十几年没有见他们了。还有一个师傅姓王,不能说名字的,师傅不让说。我能理解他为什么不让说:常年呆在江湖中,谁身上还没有点事儿?我在武术界好几个朋友,连名都改了,隐了。这是常有的事。
  我在陈发科前辈的弟子邓杰门下学陈式太极时,基本每天练到晚上十二点,凌晨三四点就又起来接着练。有一次,正在外边练着,被同行看到,叽讽说我练一辈子也练不成。我不服,伸拳就打。什么招式?没有招式啊,开打就是了,谁还顾得想招式啊。像武侠小说中那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你自己想想,你在打一个人、或者被一个人打时,有没有时间想招式呢?招式是用来练的,不是用来打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不能说,说出来不好,为什么不好?也不能说。反正是我输了,他赢了。他说:“你练的方法不对,太极拳能技击吗?民国时期国术大会,前20名中有练太极拳的吗?有些故事纯粹是吹出来的。”呵呵,是呀,他看不起太极,认为太极不能打。肯定能打啊,陈长兴、陈发科、杨露禅、杨班侯等世人皆知的太极搏击高手,都是全凭打出来的。太极拳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实战紧密相关,直接服务于实战。完整的太极拳修炼应包含自我训练及实战训练两个部分,自我训练包括站桩、盘架、推手(包括程序化的单推、双推、大捋及沾手和接手)、功力(包括静态与动态训练)、发力、抗击打训练等。在自我训练有一定基础后,便可进行技击实战训练。不过,自我训练与技击实战训练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训练,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自我训练是实战技击训练的基础,而实战技击训练是在对方不断变化的情形下,自己随机应变,逐步培养充分发挥个人拳学素养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训练与对方的距离感、时间差、角度、速度、步法的灵活变化、灵敏性与本能、击打发放的力度等,是在动态当中针对于实战状态的综合训练,如缺少此过程,就很难发挥出太极拳的技击威力了。
  我也与人打过,很多次。谁输谁赢?我不能说,让对方自己说最好。你不相信,那这样,你站好,站牢实了,别动,你个子也挺大,我要打你,试试能不能打动你。我只用一个手指轻触你的手臂,你随意用力。对,就这样。哎呀,行了,这就行了,还真让你飞出去不可吗?这叫“何处沾点何处击”。打打闹闹是没有用的,但是,不打,不能证明你功夫如何。讲多少也没有用。我上学少,不会写,也不会讲。但因为打,认识了好多朋友。互相交流,互相授技,也是件好事。现在,我主要想把太极的养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问我师承呀?能够数出来的,应该是武当松溪派与龙门先天太极。我现在也在极力推广这两套功夫。还有一套“易筋经”,是三个不同的师傅传授给我的,分为“内养经”“内经”“外经”。周老师说我们的“松溪派”武功是从王宗岳这一支传下来的,到我为止是第十二代传人。怎么传的,我也说不清楚。有弟子说他考证过了,并拉了“传承表”,上面确实有我的名字。但我自己也不能证明,比如说,周国远师傅授技于我,他是家传,祖父周继兴教他的,周继兴在咸丰年间就练武,说是从武当道士那里学来的。再往上,就不知道了。我认为武学的师承,真的只能推三至五代,再往远说,谁也说不清楚了。尤其是太极拳,养生功能特强,几乎每个太极高手都长寿。比如说周国远师傅是94岁去世的,其祖父周继兴是96岁辞世的,加上我现在的年龄,你看看,从咸丰到共和国了,怎么说得清楚?除非这中间有个文化人整理过,传下来。我小时候,总看到村子里有一些不认识字的人会相面,会给人打卦,觉得很神。后来,自己看《周易》这些书,还觉得神得很,再后来,看了《断易天机》,才明白,这些打卦的人,都是老师教得,如果得出这个卦就这么说,至于为什么这样说,他们也不知道。于是我就想:我们练武人的师承也是这样的吧?
  有些人认为,辈分越高的人武功也就越好,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我武当太极拳的师伯,他的徒孙比我大六十余岁,难道我这样的小师叔功夫一定比师侄好么?肯定不是的了。你非要让我说这方面的事,我只能说一些我认识的人、经历过的事,肯定是真实的,但再往上、往远的事,我真的不知道。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