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其最新调查报告——《转基因作物的经济代价》。报告指出,转基因作物的田间种植表现问题严重,同时转基因作物的引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可谓代价惨重。
2009年11月底,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获得中国农业部下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安全证书。这是 ..
2009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
63”出现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获得了农业
部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可在湖北省生产应用,“一石激起千层浪”,
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成为众矢之的。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早有认定。2002年 10月,世界卫生组
织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在这份文件中,世界卫生组
织表示:“不同的转基因生物包括以不同方式插入的各种基因。这意味着应逐案
评估个别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并且不可能就所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发表总
体声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
人类健康产生危险。此外,在此类食品获得批准的国家普通大众对这些食品的消
费未显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转基因作物分为三类:抗虫害损害;抗病毒感染;以及
对某些除草剂耐受性。截至2002年,抗虫害或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在
美国和欧盟获得了批准,耐受除草剂的菊苣仅有欧盟批准,耐受除草剂或抗病毒
的甘兰型油菜、南瓜属植物、土豆则只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了批准。
对于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华中农业大学解释:“人类安全使用Bt蛋白
来抗虫已有70多年历史,没有发生一起让人中毒和过敏的例子。它本身是有机物,
是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生物抗虫剂。由国家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用转基因大米喂
养了很多代白鼠,没有发现转基因大米对白鼠生长、发育、智力、免疫、生殖等
有任何不良影响。研究人员还用纯Bt蛋白对抵抗力很弱的小鼠进行灌胃,剂量达
每千克小鼠体重灌注5克纯Bt蛋白,没有发现中毒、过敏、体重异常、脏器病变。
每克‘华恢1号’稻米含Bt蛋白不超过2.5微克,按小鼠灌胃剂量折算推知,一个
体重60公斤的人吃掉120吨稻米也不会发生中毒、过敏、体重异常、脏器病变。
如果按每天吃500克稻米计算,一个人活上120岁,也只吃掉约10吨稻米,不及小
鼠灌胃剂量的十分之一。我们想特别指出,人类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多年历史,
没有发现任何中毒、过敏等不安全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进一步表示:“我们最近查了食品、饮用水等相关国家标准,
发现对人体无毒的Bt蛋白在转基因大米中的含量,比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的亚
硝酸盐含量还低。亚硝酸盐是实验证明的中度毒性、高度致癌性物质。国家标准
规定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每克水中不高于1微克。考虑到饮水量,可以说,
我们研发的转基因大米比达标的饮用水还安全,是真正无毒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