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0学校报到和分级测试
在学校报到的时候才搞清楚自己的姓和名在英语里怎么说。
到学校的注册办公室去报到,接待我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白种人阿姨。我去的时候白阿姨正在接待另一个学生,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强的排队概念,直接就站到桌子前面。人家看出我是来办手续的,让我等等,对我说:“Please wait 1 minute please.”(请等一分钟),听是听懂了,当时就佩服了,早就听说人家老美的时间观念强,今天可算亲眼看见了,时间都是按分钟来计算的。咱得“见贤思齐”啊,也要学学人家。于是退后,开始掐表,正好一分钟后趋前,那意思是:“一分钟到了,俺准时回来了”。可人家好像没完事呢,于是又是一个“1 more minute please.”,好像稍微有点不耐烦的意思。这下有点蒙了,不是讲究时间的准确的吗,怎么不准了。后来才知道,是我无知了,在老美的口头语里,什么一分钟、一秒钟、一阵子等等,都是一会儿的意思。难怪当初人家语气有点那个了,肯定以为我催了。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报出自己的姓和名,人家在计算机里面一查,居然没有这个人,当时一身白毛汗就出来了。不能啊,录取通知和I-20都发了,我翻山越岭的跑了半个地球到你面前了,怎么会没有呢?又查了一遍,还是没有。白阿姨有点着急了,说干脆你把录取通知书拿来看看吧。看完录取通知书上的姓名,人家说你到底姓什么啊?原来报名表上填写姓名是按洋人的习惯,First Name(名)在前,Last Name(姓)在后,偏偏咱那个时候对First Name和Last Name分不太清,想当然的就按老祖宗留下的习惯,先姓后名了。还不错,现在终于搞清楚了,而且在学校的系统里面马上就更正了,人家白阿姨居然都没让我先从居委会出个证明或者去做个公证什么的。
按照学校的规定,不管你来的时候分数如何,语言水平如何,一律要参加一个分级考试,来最后确定你的知识程度,过不了这个考试就需要先修一些基础课来提高你某方面的差距;当然同时你也可以修其它课程,但如果在你修满六十个学分的时候还不能通过这个考试的所有科目,你就不能继续修其它课程,而只能专注于分级考试的内容了。考试就三个大项,数学、阅读、和写作。数学是四十道题,能答对24道就过关;阅读是读几段话,然后答几十个问题;写作有点类似于托福考试的写作,给你一个有点争议的题目,比如说“应不应该支持堕胎”,然后发表你的议论。
考试第二天考,成绩几天以后就出来了,数学对了三十八道题,发分的老师对我一脸惊异,敬若天人的样子,跟我说这么好的分数很久都没有看到了。我脸上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自己心中暗问,就这么简单的题,怎么还能错了两道呢,简直是丢脸,绝对是胡来。
估计中国学生在美国学校里都能在数学上吹吹牛,太简单了,简单到我们普通的高二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感谢我们扎实的基础教育啊,骂了十几年的东西,没想到居然还是有点用的。但英语方面绝对是我的弱项了,阅读勉强通过,写作吗,实打实的说,要我自己判分都不能给及格。
于是乎,我第一学期的课程里面,理所当然的就有了一门初级的写作课程,而这门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这些不会写的家伙能通过这个该死的写作考试。
回过头看看,这门初级写作课程也许是除专业课以外对我帮助最大的课程之一,因为老师教的太有特点了。记得老师是个白人女性,犹太人,对人态度很好。从第一节课,她就开宗明义的告诉我们,要想通过这个该死的写作考试,必须按照她说的练;而且只要按照她说的做到位,肯定能过。好吧,既然你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我就死心塌地的练。
首先,她告诉我们这个写作不能太长,应该控制在三几百字以内,要不然我们这帮菜鸟没那么多可说的就只能胡说八道了,满嘴跑火车是肯定要出事故的;但文章也不能太短,起码应该在二百字以上,否则那就不叫作文,成提纲了,判卷老师会认为你什么都写不出来。文字上嘛,不要用很多华丽的词,只用日常用语和基本的东西,否则看起来很滑稽(也对,如果一个外国学生冷不丁给我来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或者银瓶乍破水浆迸什么的,听起来也不是滋味)。基本点说完,开始动真格的。
这类考试的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题目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政府应不应该救楼市?”,“北京是否应该实行单双号限行?”等等。这些题目正说反说都可以,反正是写作文,但唯一不能的就是正反都说。偏偏很多中国人喜欢这么干,从正反两个方向全面论证,好像怎么都是自己有理。可是人家考作文的目的是要看你的写作水平,不是要和你瞎嚼情那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道理。所以再次明确说明,如果你胡来的话,当时就得被拉出去毙了,而且是打五枪,前四枪不打要害的那种毙法。下面就是文章应该有的结构,一共只需要五段,第一段是套话,写个引子,比如“现在社会上关于单双号限行存在很大争议,我认为,单双号限行是本世纪最TMD傻B的一件事”,好了,已经把我的观点表达清楚了(千万不要脚踏两只船啊!!!)。
第二段分析一下大道理,比如说单双号限行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给大家带来很多不便,造成了开车人的额外开支,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影响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等等。怎么上纲上线怎么来,开动脑筋说得越严重越好,就怕搞个不痛不痒说了和没说一样。
第三段讲个故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只要能支持你的论点就行,比如说我们单位一个哥们,自打限行后总迟到,因为车开不了,公共交通又不够,公司里面老板批评扣工资,家里老婆孩子整天吵等等。这段的重点是要声泪俱下,怎么惨怎么来,哪怕写成一段活生生的血泪史也不过分。要是真能把判卷老师写哭了,问都不用问你肯定能过。
第四段给搞个统计数字,当然这个统计和数字都可以是杜撰的,人家看的是你的写作,不是考你的生活阅历。比如说限行后纽约时报搞了民意调查,百分之九十的受调查者都认为简单的限行是错误的(剩下那百分之十是吃狗屎长大的),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家庭开支,明显是弊大于利,是脑子被驴踢了的才想得出来的馊主意。这个意念中的统计一定是一个大的机构搞的,你就是说是国会参众两院搞的也没人怪你;而且这个意念中的数字一定是压倒多数一边倒的。你要是搞个百分之五十对百分之五十的统计数字出来,那你自己都得鄙视自己半辈子。
第五段是结尾,要搞个铿锵有力的谢幕。比如说:综上所述,根据公众的统计数字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限行是不对的,是有害的,是几个有先天及后天生理缺陷的白痴吃错药以后病危时的反应,所以我是反对的。
就这么一招,每次上课练这五段,下课还是练这五段,一学期都在练,练了几十个题目,都这个结构,然后呢,然后考试一次过关。
(注:在我和Roy先生开办的“非常美国”留学服务工作室里,已经用这个方法帮助了很多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英语考试的写作部分。如果有疑问和建议可以联系我们: he_d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