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 方舟子论转基因:伪“科普”,真“科唬” 2006年底,一个记者问方舟子:“如果没有走上‘打假’这条道路,根据您的所学,最有可能踏上哪一条道路?”方舟子答曰:“最有可能成为一名纯粹的科普作家。”(谭晓娟:《对话方舟子 从写诗少年到打假斗士》,《天府早报》2006年12月6日)。这说明,方 ..
除了这些挂羊头卖注水狗肉的“方舟子科普作品”之外,方舟子其余的“科普作品”实际上还可以被继续划分为“炫耀才学的”和“掐架的”两大类,前者属於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根据维~基百科,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而后者则是所谓的“打假”、“批判”之类的文章。可以想象,后者在“方舟子科普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方舟子作品•科普作品”分为以下七个亚类:“进化论虚妄吗?”、“进化新篇章”、“科学哲学”、“科学史”、“科普小品”、“神创论批判”、和“进化怪论批判”。这七个亚类之中,“科学哲学”是最庞杂的一个,共有195个条目,其中“纯粹的科普文章”只有三十余篇,不到总数的六分之一。http://www.xys.org/fang/science.html。)
毫无疑问,方舟子关于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文字,是被他划归到“科普作品”一类的。(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作品”栏目在2002年以后似乎就不再更新,因此其中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只有《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一篇,以及与之间接有关的《〈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对遗传工程的痴人说梦——再评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兼评柯志阳〈遗传工程:美梦还是噩梦〉》两篇。)从2001年5月到2007年8月,方舟子对转基因问题共发表了三十余篇文章(包括讲座)和评论(包括媒体访)。通读了这些文字,笔者的一个印象就是:它们之中,除了第一篇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可以勉强算作是“炫耀才学的”“纯粹的科普”之外,其余的文字,多数可以被划归为“掐架的”。在这些“掐架的”文章中,方舟子对於那些站在他的对立面的人物和媒体,仍旧是一如既往地破口大骂,把“科学”的大棒挥舞的呼呼山响。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方舟子的这些文章之中,有一些内容却既不是“炫耀才学”,也不是“掐架”。在这类文字之中,方舟子不仅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极力推崇,而且对那些搞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包括那些最最让他看不起的中国科学家——也好像“与有荣焉”似的,受到了方舟子的青眼相待。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肉唐僧网友说的,(方舟子)“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他却令人拍案惊奇地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的主要原因——一个“头缠白布条、手拿两把破菜刀的”主儿,突然间怜香惜玉起来,这不能不不让人感到奇怪。
现在谁都知道,方舟子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但问题是,方舟子既没有亲手搞过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关于这一点,下面将予以充分证明,但我暂时要提供的这样的逻辑来代替证据:他连自己的本行都似通非通,他对非本行怎么能通?),他为什么要跑到这个领域来兴风作浪呢?他能够普及一些什么样的知识呢?前面提到,肉唐僧先生曾把方舟子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观点总结为三条:1、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2、 欧洲拒绝转基因产品,是一个阴谋;3、中国应该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并且不应该加标签。应该说明的是,这三条,是肉先生根据自己聆听方舟子的一个讲座之后归纳总结的。就那个讲座而言,这个总结是不错的。不过,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言论和文字共有三十多篇,前后持续了六年多,仅仅根据一次讲座,很难得见方舟子观点的全貌。况且,出於某种原因,方舟子在讲座时的言论,和他在大陆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言论,以及和那些仅仅在新~语丝上发表的言论,并不完全一致。为了对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观点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概括,笔者耐着性子通读了他这方面的全部文字(方舟子的粉丝们总是对主子的“文字工夫”赞不绝口,好像他是个语言大师似的。其实,依我看,方舟子要吃文字这碗饭——不靠掐架吸引眼球——,也就是一个饿不死、撑不着的下场),从中总结出了方舟子论转基因问题的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 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一律赞不绝口——转基因食品安全、绿色、营养全面,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第二, 对反对转基因的人,一律骂不绝口——无知、反科学、制造恐慌、玩弄阴谋;
第三, 对於支持转基因的人,尤其是那些极力主张推广转基因食品的专家学者,一律“一视同仁”——都是为科学而献身的、无私的、正直的科学家。
下面将对以上三点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为了表明我对方舟子的言论不是断章取义、没有对方舟子的本意做出曲解和妄解,我先把他的文章标题及其全文链接,按照它们发表的前后顺序,列出如下清单(由於某些原因,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一些言论和文字并没有在新~语丝网站上登出,笔者尊重方舟子的选择,在此不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