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1.共军回避交战,采取退避战术,专心致志保存其战斗力。加以支援共军的民众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巧妙地传递情报的能力,并有可怕的谍报组织,因而想要捕捉歼灭共军,至为困难。===========================用这一段扇嘴巴子不知道疼不疼?
呵呵,果然跳出来了
那位什么“韩大师”看来比尔等高明了些,也采用了GCD军队“回避交战,采取退避战术”但在其他场合不停骚扰的战术。
一、日军总结GCD军队的战术有8条,尔等(包括什么“韩大师”)为什么老是以偏概全、只提第一条、而且把第一条说成全部?
也太缺德了吧?
没有其他条,尤其第3、5条,敌人的“扫荡”干嘛撤兵?
二、GCD军队战术的第一条“回避交战,采取退避战术,专心致志保存其战斗力”,不仅对日军如此,内战时同样如此。1947年不是连延安都丢给胡宗南了吗?
按尔等的逻辑,岂不要得出“GCD反蒋消极”的结论???
尔等如果坚持自己的逻辑,必须说“GCD反蒋消极”!必须说!!必须说!!!
三、对GCD军队的战术,日军是恨得咬牙切齿的。
尔等为什么与日军穿一条裤子?
这不是汉奸行为吗???
——————————————————————————————————————
GCD军队的战术为:
1.共军回避交战,采取退避战术,专心致志保存其战斗力。加以支援共军的民众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巧妙地传递情报的能力,并有可怕的谍报组织,因而想要捕捉歼灭共军,至为困难。
2.为了在冀中地区实行退避战术,中共在修建地道及其它隐匿设备方面,付出的心血确实惊人。
3.对于劣势的日军,则出乎意料地勇敢进行挑战,并突然袭击企图围歼。其负责掩护主力退却的部队,即使兵力薄弱,也必进行顽强抵抗。
4.共军在进行袭击、伏击、防御战斗之际,特别注意选定有安全退路的地点做为战场。由于共军在险峻山地行动敏捷,尽量避开驮马可能通过的地区,多在山后小路进行夜间活动。
5.共军常潜伏于离开主要交通道路的山中村落。
6.当宿营时,通常不在大的村庄,而分散于小村或山中。
7.共军哨兵在退却之际,有故意向与主力相反方向退避的倾向。
8.为了便于退避,有时使用石头等做为秘密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