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金庸人物排行榜--十大英雄 精华 推荐

本主题由 ~花溪~ 于 2011-1-7 15:22 移动
陈近南:心底无私天地宽


  排名第五:陈近南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英雄指数:★ ★ ★ ★
  攻击力:★ ★ ★ ★ ★

  《鹿鼎记》开篇写吕留良、黄宗羲和顾炎武三位大儒相聚,诗酒唱和,由此贯穿出两个故事,其一是明书大案的这场惨绝的文字狱,吴之荣卑鄙小人卖身投靠告密,株连了无数读书人无辜惨死;其二是查伊璜与吴六奇之间传奇的友谊,这一段是最为闪光的亮点。这两个故事,都与清初笔记小说《记吴六奇》一文相关,是金大侠从中加以变化改动写来。查伊璜的慧眼识人,吴六奇铁丐的风尘奇气,读之真可以助酒兴,让人赞叹不已。

  由吴六奇身上,引出“天地父母,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又引出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平生不识陈近南,就做英雄也枉然”。好顺口的一句,就将陈近南的神异写得极尽想像。而情节和场景最后忽然加速启动,陈近南从天而降,替顾、吕、黄三人解决了捕捉他们的官兵。“在下姓陈,草字近南”,忽闻此语,真如聆仙乐,让人在惊讶和快意中醺然。

  神龙一现的陈近南再次出场,摆足了场面,气派极大。先是群豪二三百人在大门外相候,八字排开,茅十八在担架上也抬出来等着,并真心渴望能一睹陈近南天颜,“就算即刻便死”也心甘情愿。

  陈近南在本书中,其实是个悲剧人物,而且他的愚忠,也让人不大佩服,但陈近南的大义凛然,一身正气,还是写得轰轰烈烈,让人神往。他是诸葛亮那种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求尽力,心安而已,陈近南的身上有一种悲剧的崇高美感。

  这次的小宝作徒弟,也是为大局作想。陈近南明言,并不喜欢小宝的油腔滑调,狡猾多诈,但一切只以天下大事为重,冒险而行。看小宝与他斗嘴,偏有许多古怪的废话,真让陈近南哭笑不得,拿小宝没办法。

  陈近南道:“就算明知是火坑,也只好跳下去。”这是他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色,是他诸般行事言辞内在本质所在。立小宝为青木堂香主,实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不得已而为之。但虽是如此,陈近南还是盼着小宝成材,教他武功,教他为人的道理,教他处世的艰辛,又为小宝解去海大富所下之毒,真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功高震主,本是政治斗争中的大忌。陈近南一世英雄,精明忠诚,却没有想通此一关节。郑克爽道:“天地会只知有陈近南,哪里还知道台湾郑家?”一语道破天机。郑氏权力斗争的内幕,此时公然开张揭露,利益要求被重新分配,郑克爽与其兄弟争位,陈近南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冯锡范突然发难,天地会眼看又要遭灭顶之灾。小宝受命运垂青,让他又在天地会中立了奇功,靠着他撒石灰的下三滥手段,这才救了陈近南和天地会中兄弟的性命。小宝虽然得手,却心下忐忑不安,怕陈近南怪他手段卑鄙不够正大光明,但陈近南的境界,却不是茅十八可以比的。陈近南不仅没有怪他,反而夸赞他机智,这是识大体。

  看到陈近南两鬓斑白,神色憔悴,为反清复明事业操碎了心,小宝动了真情,将《四十二章经》中的藏宝图拿出来给陈近南,给郁闷忧愁的陈近南打了一剂强心针,精神顿时大振。“师父是不要银子的”,陈近南在此书中,是多么难得的一点亮色。看此书中哪一件事不要银子?有几人不在银子面前败下阵来?

  陈近南义释了归辛树等人,使归辛树又羞又愧,这才明白中了吴三桂的奸计,误杀了吴六奇。归二娘性子刚烈,立时就要横刀引颈自杀,陈近南舍身相救,拼着挨了归二娘一掌,口吐鲜血,夺去归二娘的单刀。陈近南这等武功,这等胸襟,不能不让归辛树口服心服。

  施琅和陈近南等打水战,打到神龙岛上,陈近南大义凛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施琅面有愧色,正关键之时,郑克爽却在背后突施暗算,刺了陈近南致命一剑。小宝靠着何惕守新送给他的暗器“含沙射影”才制住冯锡范和郑克爽,但已救不了陈近南的性命。陈近南英明一世,却落得如此结局,实在让人寒心,临死之前还要小宝答应要饶了郑克爽性命,这是陈近南一生的死穴所在,愚忠,毁灭了这个大英雄。

  陈近南最后道:“我一生为国为民,无愧于天地。”

  读此,真是惊心动魄,大英雄胸襟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但终不能见容于天地之间,天妒英雄也?造物弄人乎?

  十大英雄上榜人物中,陈近南以其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崇高美感,让人叹服和感怀,因此排名第五。
郭靖:英勇使自己成为英雄



  排名第二:郭靖

  武功:★ ★ ★ ★ ★
  智商:★ ★ ★
  情商:★ ★ ★ ★
  英雄指数:★ ★ ★ ★ ★
  攻击力:★ ★ ★ ★ ★

  郭靖在雪野夜半、患难流离之际诞生,此番绝大的苦楚,正合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说法。

  童年即是命运,这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说法。郭靖一生射雕英雄的历险之路,在他童年时就已被命定。童年的郭靖憨憨的模样,筋骨强壮,其实一生也未改变其本色。

  郭靖相助哲别一段,侠骨柔肠的本色已经显现。见哲别受伤而相救,这是郭靖的仁;不接受哲别相赠的黄金镯子,这是郭靖的义;不会说谎,张大嘴不答,这是郭靖的真;打定主意只是不说,这是郭靖的信;受术赤的鞭打拷问,痛的要哭,却拼命忍住眼泪,这是郭靖的勇。正所谓英勇使自己成为英雄,懦弱使自己成为懦夫,童年的郭靖,已正确选择了他的人生道路。

  写铁木真、王罕、桑昆之间的恩怨,借此机会又写郭靖骨子里的侠义本色,使郭靖的形象渐渐丰满。郭靖在恶豹行凶的瞬间,着地滚去,拼死去救华筝,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江南六怪正式开始教郭靖习武。写郭靖学艺一段,却另有一种精彩之处,六怪只是着急,郭靖却只有傻笑,十招学不到一招,如此师父,如此徒弟,七个活宝。

  大笔一拖,十年过去,一晃郭靖已是十六岁的粗壮少年,虽敦实如骆驼,武艺却没什么长进。

  韩小莹暗道:“十年来我们倾心竭力的教这个孩子,只是他天资不高。”此等话,要与后来郭靖学成降龙十八掌,第三十三回柯镇恶误会黄药师,呵斥郭靖道:“江南七怪这点微末道行,哪配做你郭大爷的师父?”一句话对看,才可见其绝妙之处。后来的师父们,要怪徒儿天资不高之时,须于此处仔细思量一番。

  接下来马珏教郭靖高明内功一段,一吐读者心中郁结多时的闷气。马珏的境界,比江南七怪不知高明多少,一句“你这孩子很有志气”,一语中的。半年之后,郭靖身轻足健,武功大进,“江南七怪只道他年纪大了,勤练之后,终于豁然开窍,个个心中大乐”,读到此,我亦心中大乐。

  郭靖憨人有憨福,老实到家,然而老实自有老实的好处,他和黄蓉两人,一个古灵精怪,聪明伶俐,一个是全无心机,古道热肠,一拍即合,看似偶然,实近情理。见面之初,请酒、赠衣、送马,一个是处处刁难,一个是有求必应,大拙胜巧,黄蓉果然没了招数,竟被一个傻郭靖感动得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此处写得真是妙绝,这一哭,黄蓉小女儿的心思就全放在了傻哥哥郭靖身上,郭靖全然不知,他已中了大彩。

  郭靖与杨康的第一场较量,其实大不讨好,只是仗着身粗力壮和一个“蛮”字,“打不过,加把劲”,这六字真言,实是成功者的秘诀。傻郭靖要强出头了,这是他的傻,也是他的福,没有这傻,日后怎能成就如此大侠人生?

  江南七怪中先死去张阿生,后又横死五怪,独剩柯镇恶,此实出意外,郭靖忽遭巨变,其反应、其憨直、其伤心、其矛盾,种种表现,写得精细入微,合情合理;黄蓉无辜地受牵连,绝望愁苦,又心有不甘,写得同样真切逼真。此二人同一现场,却各有肚肠,你恨你的,我悲我的,无间的亲密忽然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令读者揪心不已。

  伤心的悔恨和痛苦的催迫使郭靖成熟起来,郭靖百炼成钢,沉稳厚重,气度俨然,已初具大宗师的风范和胸怀。

  可笑欧阳锋,还抱残守阙,不识时务,仍以“傻小子”三字看待郭靖,和郭靖定约之提议,还敢轻视和托大。好郭靖,针锋相对,于仁慈宽厚的博大中咄咄逼人,反其意而用之,另定一奇约,要饶欧阳锋三次不死。此时正义乃是郭靖坚不可摧的后盾,实力又是他心平气稳的本钱,欧阳锋必输无疑。

  郭靖浑厚木讷,但是心明智清,如其逼迫鲁有脚必须明日找到黄蓉否则军法从事一段,有此心智,已不能再以“傻”字呼之。郭靖道“蓉儿,我给你磕一百个响头赔罪”,向如此美女磕头,顶礼膜拜,宜哉!郭靖实是至情至性之人。

  此书最后一段写黄蓉相助郭靖,出妙计建奇功,虽是极宏大场面,着墨却以一个“虚”字来写。着实笔的,却是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形象,郭靖热血沸腾,出口要成吉思汗饶了敌方十万百姓性命一段,直看得读者也热血沸腾,胸怀激荡。

  此书最后,郭靖未找到黄蓉时心神恍惚,正是破茧化蛹美丽的阵痛,既往者不可谏,知来者之可追。这世界极端的不合理和无意义,生命的价值何处去支撑?丘机处的见识,毕竟输了追求至善的郭靖一筹,爱情岂是靠心机才智、书本教育所能了解?

  郭靖意乱情迷之处,必得黄蓉“靖哥哥”三字灵丹妙药治之,药到病除,顿觉心中舒畅甜美,绝妙。

  郭靖一生的成功和幸运,在于其性格之真、之憨、之痴、之执,看他热血上涌,大踏步向崖下赴死,此无上境界,生而知之。饶是黄蓉万般聪明,万般伶俐,练门之处却被郭靖拿住,物物相降,又是绝妙。非郭靖治不住黄蓉,非黄蓉治不住周伯通,好看之极。

  《神雕侠侣》中,郭靖的大侠形象,继续丰满。

  郭靖带着杨过大闹终南山一段,最是好看,最是热闹。

  看郭靖天人一般的风采,独战百数名重阳宫道士,如汤浇雪,如风卷云,如潮涌流水,如雨打落花,举重若轻,又胜似闲庭散步,看得小杨过耳热心跳,目瞪口呆,五体投地,看得读者也五体投地。

  为了郭大侠的光辉形象,让臭道士们受点委屈,出点洋相,也就应该,谁叫那些道士太不可理喻,糊涂到家了呢?

  想当年王重阳是何等威风八面,怎么尽收了些如此草包窝囊的徒子徒孙?难怪不少读者于此处大呼不近情理。

  但需知小说家之言,不可太当真,而且马钰、丘处机、王处一,到了此书似乎还是长进不大。

  马钰见了郭靖道:“十余年不见,你功夫大进了啊!”此话反过来读,全真七子原地踏步,白活了不少年纪,长辈都是如此,怎能怪小道士呢?难怪杨过从此再也看不起全真道士。

  郭大侠宅心仁厚,却哪里知道送杨过到终南山学艺,本就是一个善良的错误──舍近求远,弃高就低,怎能让心高气傲的小杨过心意持平?

  郭靖对杨过的一片慈爱仁心,读来让人心热;

  杨过不识好人心肠,读来又备觉苦涩。

  郭靖真人,不知久作真时真亦有假处,不问青红皂白,先派杨过不是。

  郭大侠凄然对杨过道:“我宁可你死了,也不愿你做坏事。”

  看看,这世界借了正义的名字,多么轻易地做出最为不义的事情。

  郭靖毕竟是极品人物,他虽然混沌缺乏灵性,不能理解生命中最为深刻的意义,但他的可贵在于有着最本能的怜悯和仁慈之心。

  忠恕之道,郭靖几近矣,所以郭靖高高举起的手掌,终于心灰意懒,万念俱灰地放了下来。

  蒙古大举进攻南宋襄阳之时,郭靖黄蓉舍身而出,挽危澜于既倒,作中流之砥柱,实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看他在襄阳城头大战蒙古兵,所向披靡,真是威风如天神,比《射雕英雄传》中的形象更为高大丰满。大侠的力量,不能不让杨过耸然动容,肃然起敬。

  杨过误会郭靖,算计郭靖的一段文字,一明一暗,一急一缓,一勾心斗角,一心底无私。

  杨过此时多处见小,郭靖处处见大,但最后,杨过之小处见出大处来,郭靖大侠的人格,感化了杨过,自幼失教的杨过,终于上好了人生的一堂大课。

  郭靖道:“为善即善,为恶即恶,好人恶人又哪里有一定的?分别只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好郭靖,看他向来混沌木讷,不善表达,偶尔发一点高论,竟是哲学专业水平。杨过小子,再不能举一反三,就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了。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优点不过是朴实真诚,坚忍恒心,到了《神雕侠侣》,郭靖已是一会百会,一通百通。

  郭靖并不聪明,可贵的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修为,正面教育中的那些高尚道德恰如其分地与他内心善的一面相互融合,以至最后心口如一,浑然玉成,成为道德武功中的典范和楷模。

  所以郭靖境界自高,说出的话即是他心中所想,即使是大白话,也有一番不同常人的境界和气势。

  看郭靖谈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真不含糊,对社会、对政治、对民族、对人生有大的彻悟和通达。

  南宋腐败懦弱,只看襄阳安抚使吕文德草包样子就知道了。吕文德对郭靖倚若长城,其实内心只为一己之私;郭靖奋勇杀敌,“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为的却是民族和百姓,一小一大,昭然若白日垂天之云。

  看郭靖在襄阳城外蒙古兵中杀进杀出,直教人热血沸腾,恨不能跌身进入文字间,追随郭大哥抛洒热血。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书,雕却大有分别。郭靖以雕为役,杨过以雕为友,亦是一隐喻。

  郭靖,天上人物,世间所无;杨过,红尘英雄,复杂晦涩的内心,也近于半人半兽。

  十大英雄上榜人物中,郭靖以其天人一般的风采,让人佩服,无话可说,排名第二,已是有些委屈。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