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印冲突背景下的缅甸走廊:看戴旭C形包围圈!

比如,通过阿富汗,蛙跳至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再蛙跳到外蒙古。一排桩打下来,不是为了军事进攻,而在于针对目标对象的军事消耗和牵引,或者就是一种“地理心理学”。而就目前的现实而言,美国从东北亚和中南亚两个方向实行“东西对进”到是差强人意的勉强之作,要说是形成包围中国的“C形包围圈”,想象成分多了点。我们总不能说,美国军舰在南海和马六甲海峡上走一趟就是从南面包围了中国?因此,姑且认为美国的目标就是形成戴上校设想中的“C形包围圈”,它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军事地理的政治心理结点:缅甸走廊。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