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河南教会问题再思

(3)工人供养

受老一代传道人的影响,教会要求传道人完全凭信心,仰望神生活,走十字架道路;提倡贫穷,舍己,俭省节约,走“穷、苦、死”的道路;对农村的传道人要求更 严格,一不能怕苦,二不能怕累,三不能怕穷,对于工人家庭中的生活从来就不考虑。全职奉献的工人,教会只在农忙季节帮助收割庄稼,对于工作之中的需要,只 供应路费。为什么这样?是为了防止工人腐败,落入金钱的网罗,保守工人生命成长,致使很多有能力的工人往富裕的城市跑,而山区贫困的地方得不到牧养。

我所在的教会,有一次一位传道工人回家结婚,经当地同工们交通决定,花200元给这位弟兄买了一套结婚的衣服。结果上面团契领袖知道后大怒,把当地同工叫 去训斥一番,认为是私自动用了“圣资”,致使一位接待同工再不参加教会服事。教会之中,往往对培养工人,打发工人工作很有主见,很有谋略,但对解决工人实 际生活却迟迟不行,甚至有一年,到了十二月份,传道的工人还只穿着一条秋裤。因为教会对于工人供养工作的消极,很多有能力的工人因生活所迫,就放下手中禾 场的工作,出去打工,以解决生活的难处。羊群因无人牧养,灵性下滑,生命长期处于饥渴状态。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工人不向神尽忠,在世界中打工挣钱,受到神严厉的管教责打,或在一种可怜凄 惨的光景之中,信徒不供应神的工人,使神的仆人挨饿——不敬畏神,不讨神喜悦,神的心发怒——咒诅临到,信徒的家不蒙神的祝福,灾祸连连,一如《哈该书》所说的:“撒的种多,收 的却少”(1:6),怎能对神感恩,奉献呢?而越不感恩,越不奉献,神就越不祝福,教会处在一种凄凉的光景之中,怎能复兴呢?信徒没 有信心,没有见证,没有喜乐。没有盼望,苦苦地,艰难地,支撑着自己可怜的信仰,在消沉和无奈中度过自己的信仰生活。

每年大批的工人被培训,费财费力,工人被培训后,面对生活,又在无奈中走向打工之路。真正能走进禾场,牧养群羊的人屈指可数。不能供应工人生活,不解决工 人生活之忧,这是当今河南教会复兴的最大拦阻。

(4)工人素质

很多传道人文化素质很低,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不能适应当今教 会需要。他们很爱主,肯吃苦,肯付代价,火热事奉,对圣经很熟,但是对圣经真理的领悟很差;没有正确的装备,解经完全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个人发挥,利用圣 经支持自己的主观属灵经历;牧养信徒没有目标和计划。

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的传道人,火热地事奉,盲目地事奉,建了拆,拆了建,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信徒灵命得不到生命真理的供应,致使许多人失去了属灵的胃 口,听道不积极,打盹,形成一个属灵的麻木状态。传道人一来,大家火热起来,传道人一走,又冷淡。工人对教会缺乏委身,缺乏系统牧养,教会普遍老年化,留 不住年轻人。教会成了过道,年轻人来了走,走了来。没有特别能符合年轻人的牧养方式,吸引年轻的传道人。

(5)教会事奉

危机重重,缺乏领导力的领袖。很多领袖唯亲而用,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对教会中有才干的同工,压而不用,唯恐超过自己,处处防范。教会的事奉机制没有活 力,一味地扩展教会,却不顾自己的力量,致使工人身在远方,又得不到教会按时的供应,处在很难很苦的光景中。另外,对于开拓建立的教会,不能按时牧养。有 的地方一年巡回牧养一、两次,致使信徒长期处于饥饿、困苦、流离的状态,被异端侵袭的很厉害。地方上的教会不能独立牧养,过于依附母会。牧养分工不明确, 工人对教会缺乏委身,教会对工人缺乏供养,留不住工人,养不住工人,工人事奉混乱不堪。

(6)教会观的缺乏

教会概念混乱。人数众多,真正委身教会的信徒却不多。河南新安有一个教会,两万人的教会,管理的只有几个,委身全职的也只有八个人。教会不能正确传扬神的 真理,为了些圣礼中的细小问题,彼此争论不休,互相定罪,各自独立山头。对于各种罪恶,教会中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圣洁派”完全拒绝罪人,冷酷无情,一 棍子打死,不给悔改的机会;要么就是完全地不管,包容忍耐,放任自流。

(7)过分片面追求属灵生活

这其中有两种极端:

(a) 过分追求圣灵充满和恩赐,火热传道,舍己,背起十字架事奉,但是缺乏对话语的装备,不以圣经的话语为准则,过分高举个人属灵经历,医病赶鬼之类。
(b) 过分注重读经,祷告,研经,缺乏对圣灵工作的认识,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古董式教会,死守教会的某些传统。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