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揭秘:侨户诸葛亮如何通过婚姻走向发迹之路

  因为诸葛亮才华出众?
  不。刘备纵横天下二十多年,见过的谋臣名士、一代宗师不下百人。诸葛亮只是一名被人推荐的乡下书生而已。刘备不必礼贤下士至此。所谓的“政治才干”是在刀光血影和尔虞吾诈中学来的,不是26岁的书生从书中看出来的。
  真正的原因是:拜访诸葛亮能给刘备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
  现代人很轻易地被《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谦所欺骗,以为诸葛亮当时真的是一介布衣,是名小自耕农。事实上,诸葛亮的确在隆中耕耘过花花草草,因为这是汉末世族阶层的雅兴之一。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习家后人习凿齿在《襄阳耆老记》也说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是司马徽。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聪明的读者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了。当然了,“安天下”说得夸张了点。但是将诸葛亮延揽入阵营,在荆州肯定是能吃得开了。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