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无疾暴卒......摘自红楼梦揭秘《一缄书札藏何事》)
六、栽赃物打曹惊弘皙
既然赵姨娘与马道婆预谋好“把他俩都绝了”,仅选在弘皙给新生儿作“百岁儿”时夺皇权刺杀雍正还不可能一箭双雕。怎么才能让深知密诏真情的弘皙无话可说呢?书中对此特作交待。一是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初,便有“哪里有个叔叔往侄儿的房里睡觉的理儿?”这叔叔应该指雍正,这侄儿当然就指弘皙了。二是设鸿门宴的贾母,早就扬言醉酒后到两个可恶的“玉儿”屋里闹去。果不其然,“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扎手舞脚仰卧床上,酒屁臭气满屋。
难道说是刺客将雍正尸体放到弘皙府上了吗?不可能。弘皙正值给孩子过“百岁儿”,看样子是连过三天,府上人来人往,刺客不可能将雍正送到弘皙府。而且,按茗烟与花自芳用软轿将雍正尸体送回时,特别交待“须等我同二爷还到东府里混一混,才好过去的,不然人家就疑惑了”。这宝玉(雍正)便是在东府看戏时被茗烟赚出来的,如此交待可见并没送回东府。应该是趁那里热闹,直接送回稍静一点的寝宫了。再说,若真的在弘皙府上发现雍正死尸,弑君杀父之罪当时就不可能放过弘皙的。
那怎么来解释先前的两条交代呢?
首先,来看书中对雍正替身刘姥姥的交代:且说众人等他不见,板儿见没了他姥姥,急的哭了。众人笑道:“别是掉在毛厕里了?快叫人去瞧瞧。”……众人各处搜寻不见。袭人敠其道路:“定是他醉了,迷了路,顺着这一条路往我们后院子去了。若进了花障子到后房门进去,虽然碰头,还有小丫头子知道;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若绕出去还好,若绕不出去,可够他绕回子好的。我且瞧瞧去。”一面想,一面回来,进了怡红院便叫人,谁知那几个房子里头小丫头已偷空顽去了。袭人一直进了房门,转过集锦槅子,就听得鼾齁如雷。忙进来,只见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
袭人这一惊不小,慌忙赶上来将他没死活的推醒……袭人恐惊动了人,被宝玉知道了,只向他摇头,不叫他说话。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合香,仍用罩子罩上。些许收拾收拾,所喜不曾呕吐,忙悄悄笑道:“不相干,有我呢。你随我出来。”刘姥姥跟了袭人,出至小丫头们房中,命他坐了,向他说道:“你说醉倒在山子石上,打了个盹儿。”
从正面看上述交待,只能是当瞎话看庄稼佬儿进城。如顺着前面杀死雍正的思路看,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因为死人不可能再活了。真情究竟在哪儿呢?考著书人幻笔——人非物换,首先从时空上就得与前面刺杀雍正割断来看;再就是将这“没死活”的姥姥定位在雍正身上携带物证或衣服首饰上。也就是说,有刺客将雍正之物偷着送到了弘皙府上,袭人作为弘皙妾室,因早有警觉,回家发现惊天大案赃物,知道利害,便偷偷扔到“山子石上”去了。
可以想象,当时皇上失踪该有多大动静。哪能不找呢?那么,既然此栽赃陷害一案被袭人破解了,也就该没弘皙什么事了,怎么还是牵连到了呢?
所谓天意该着,这被袭人送走的“祸端”还是回来了。书中对此有两处交待:
一是“拾麒麟伏白首双星”。史湘云真身为曹雪芹,当时十二三岁,作为弘皙小舅子,前来给新生儿过“百岁儿”,还争抢着做东道。可就是这还不太懂大事的“史大姑娘”,在府中玩时拣到了金晃晃的首饰“金麒麟”。何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应该是因拾到这金麒麟,才使得弘皙与曹雪芹二人成为“一芹一脂”两位著书人。那么,这金麒麟是何物这样利害?今分析,可能是雍正帝宠物狗的“金麒麟套尖”。史料载雍正好玩狗,被杀时可能身边带着狗。书中宝玉入梦前也有“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说,并有凤姐“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著书人故用幻笔对应历史,究竟赃物为何今已无可考证。
二是“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所谓傻大姐大手大脚,专在贾母处干粗活。也是在府中山石背处拾到了五彩“绣春囊”,让人发现禀报了王夫人。并因此而“抄检大观园”。清史对雍正喜好香袋亦有记载,更有书中宝玉与黛玉因香袋事件而“铰香囊”。应该说这“绣春囊”也是惊天案中的物证。
人家早已设好了圈套等着你钻,单单你又给人以手柄。雍正死后乾隆即位,圆明园中以嫌疑人身份禁管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弘皙王妃曹氏。曹家也在乾隆初年二次被抄,不用说弘皙,就连宫中老祖宗也无能为力了。书中特点“打草惊蛇法”,又借“七出”之典,写宝钗与湘云搬出大观园。实际上就是弘皙辞官归乡。(待续)